卡夫卡和里尔克:同往别处
人是在雾中前行的人。但是当他向后望去,判断过去的人们的时候,他看不见道路上任何雾。他的现在,曾是那些人的未来,他们的道路在他看来完全明朗,它的全部范围清晰可见。朝后看,人看见道路,看见人们向前行走,看见他们的错误,但是雾已不在那里。——米兰·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
一、难解的天才试炼场——布拉格
在那个特殊的被昆德拉称为“雾”的时代,有许多天才涌现在雾的深处。梦一样的布拉格,它的上空飘扬着奥匈帝国残破发黄的旗帜,在人类物质文明的劲风吹拂下,在革命浪潮的雷雨滂沱中,随时可能沦为泥浊中的一块破布。新的思想交织着、撞击着,尼采等人振聋发聩的声音,理性和感性的重新哲学观照,人文思潮成为人类命运和解放的真正信标,新德意志民族力量的凝聚和性格的生成,让布拉格的上空风云斜飞,无所适从。
然而布拉格却为世界文学和思想的天空贡献了飞翔的天才,那是人类难以忘却的光荣和梦想。
一八七五年,里尔克出生于布拉格。一位用力量、思索和诗歌揭示现实世界本质的布拉格人。
一八八三年,卡夫卡出生于布拉格。一位以观察、荒诞和小说切中人类精神要害的布拉格人。
一九二九年,米兰·昆德拉在两位天才相继遗骨他乡后出生于荒凉的布拉格。一位打碎一切文体封锁的不世作家。
然而,保守的布拉格容不下天才展开的双翼,以它的传统抑制着天才锋利的思想光芒,以它的封建扼杀着天才优异的文学才华。布拉格放逐的与其说是天才的身躯,倒不如说是天才的灵魂。
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遗嘱》中说:“家庭,我恨你们!”当提到布拉格时,他说自己的感觉仿佛“看见自己在一头误解的毛驴上回到故乡。”
布拉格是误解的沼泽,是精神的荒漠,然而却成为了最美丽鲜花开放的土壤,并最终成为了天才的试炼场。因为天才失却了布拉格这个故乡,就必须用毕生的精力和希望去寻找“精神故乡”或“第二故乡”。
卡夫卡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未曾远离布拉格,然而他把自己关在一个地窖里拼命地写作,他害怕街道上的空气,和空气里游动的压力,他希望自己有一个“地洞”般的世界或者一个“笼子”,躲在里面经营自己的文学创作。他用自己的思维寻找着内心深处的“精神故乡”。当逝期来临,肉体即将湮没,他甚至希望永远地毁灭自己的精神故乡,不使它呈现在世人的眼前。那么孤独的一个精神故乡,却因为遗嘱的背叛,成为世界人类共有的灵魂家园。
里尔克甚至对布拉格有更深的痛苦认知,童年的迷惑,少年时的精神磨难,使他做梦都想远离布拉格。他却以自己诗人的敏感,做出了相反于深刻的小说家卡夫卡的举动,漂流异乡,不再回归。波西米亚的大地,既是他的血脉故乡,也是他流浪的起点。他寻找“家”的感觉和心灵归宿的感觉如此强烈,以至辗转世界各地,历经俄国、意大利、瑞典、法国等地,巴黎成了他最后的根据地,并且病逝于他乡。他的第二故乡,实际上在他的流浪中从未涉足到,只有诗句中不断地流露出来那种意识,震撼着读者。
卡夫卡的寻找,里尔克的寻找,实际上是人类思想的迁徙。他们表现在文学中的“寻找”意识,既是对布拉格这个原故乡的游离,更是对人类自古以来孤独状态的挣脱。
当代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哲学导论》说:哲学寻求真理,而不是占有真理。“哲学就是在路途中。”
卡夫卡、里尔克,两个布拉格人,同时走上了这条路,同时向着远方的同一个方向,进发。因为“生活在别处”。
二、共同的时代,相似的孤独
孤独几乎是人类的孪生兄弟,自从人类有心灵的感知力量以来,便逃脱不了孤独的追随。一方面孤独也许是人类自省的特殊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迷惘,对与他人相处的怀疑和绝望。随着文明的进程,到了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阶段,人类的普遍孤独愈演愈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趋复杂。人类基本生存条件得以解决后,人类对心灵的关注就促使人们对自身反观的力度和深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描写孤独,发现孤独,剖析孤独,是那个时代文学的一个任务。要写出那个时代的精神矛盾,并非易事。以往的文学理解方式,以写表面世界为主,要直刺心灵,势必接触并倾倒出丑恶的东西,将写“美”的潮流变为写“丑”的潮流,能否为时代所接纳,当时无人敢下结论。但是,卡夫卡和里尔克两个本就深切体验孤独的人,把文学作品提炼为人类共同的孤独感的观照。
作为一个时代的记录者和触角,卡夫卡和里尔克具备比别的作家、诗人更能表达孤独的能力。
卡夫卡在《乡村医生》中说:“在这最不幸时代的严冬里,一个老人赤身裸体,坐在人间的车子上,而驾着非人间的马,四处奔波,饱受严寒的折磨。”同时在《老光棍布鲁姆·费德》、《地洞》、《饥饿艺术家》中表现了形形色色的孤独的人物形象。而《变形记》以一句“当格里高·萨姆莎从烦躁不安的梦中醒来时,发现他在床上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甲虫。”引出一段荒诞的叙述,把世界人际关系的冷漠、异化张扬到极至,更加把人的个体存在压抑到扭曲的地步。
里尔克则以“长空包围的旗帜”的意象,暗示一种无所不在的孤独,“我预感到风来了,我必须忍耐。”同时在《孤寂》一诗中,把孤独的意象写得惊人,“这时孤寂如同江河,铺盖大地……”孤独伴随着里尔克一生的思索,它占据了描述和讨论的中心。
在理解孤独上,两人夸张、特异,却又有文学精神上的一致;同样在思考方面,两人都深受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影响,将个人的伤痛和时代结合,用孤独和存在的方式表现出来,竟然有惊人的共同。
先看卡夫卡的名言:“要是你在深夜去寻找一个朋友,去探视和问候他,还会加强一切。”(《忽然散步》)
再看里尔克的名言:“有何胜利可言,挺住即是一切。”(1908年《安魂曲》)
这里的“一切”妙不可言,意味着决心,颠覆,对世界彻底地认识。也许只有这两位伟大的德语作家才会有这样巧妙地认识。事实上,两人在布拉格经历了相似的孤独的生活历程,才导致在文学中出现奇妙的共鸣之声。
卡夫卡出生在一个犹太商人家庭,父亲是一个成功的犹太商人,固执霸道,对儿子管教非常严格。一九零一年他考入布拉格大学学习德国文学,后来屈从父亲的意志转修法律,以后一直在布拉格工人事故保险公司供职,在那里了度一生。可以说,卡夫卡的人生是不由自主地,对父亲的又爱又怕在《判决》中体现得非常明显,他想反抗,又心中无力,只有牺牲自己来以示抗议。卡夫卡表现了人类对“原父”的恐惧情结——实际上是人的内在对退化对异化的恐慌情结。
而里尔克是一个独生子,九岁双亲离异,跟随母亲生活。母亲是个有点神经质的小市民型女性,把儿子从小当做女孩来抚育,让他蓄长发、穿花衣、以玩偶为伴,并拿“苏菲亚”、“马利亚”之类阴性名字叫他:这段极不正常的童年,使得他内心有很重的女性ai慕意识,成年以后与许多女性jiao往,难免近似对于未曾充分享受的母爱的追寻。父亲当过军官、铁路职员,始终郁郁不得志,便把自我补偿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儿子十一岁被送进了免费的军事学校,从初级到高级,一读读了五年,其间在精神和肉体两方面所受的折磨使他终生难忘。这五年的经历,严重地摧残了一个正常的童年的记忆,使得他的诗未老先衰。童年、女性成为了里尔克作为一个诗人始终摆脱不了的两种意识。
三、不同的道路,相同的方向
卡夫卡尽管也学习过多种文学主张和哲学思想,但他几乎是全新地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并附着在他独立的价值观上面,所以卡夫卡是开创性的,由他的作品滥觞出的各种文学思潮几乎统领了整个二十世纪现代派文学的世界。
而里尔克明显受过大量的其他作家、思想家包括艺术家的影响。荷尔德林的神秘主义、梅特林克的象征主义对他的早期作品有深刻影响。在后来游历欧洲的过程中,他先后与托尔斯泰、茨威格、瓦雷里等大作家交往,并受到他们文学主张的影响。在巴黎,他对艺术大师罗丹的敬仰,使他对雕塑、美术发生了浓厚兴趣。晚年与帕斯捷尔纳克、茨维塔耶娃通信往来,相互影响。可以想见,里尔克是继承性的,在继承的基础上开创了一种只有他自己才能坚持的独特诗风格。
从文学史的地位看,卡夫卡是大师级的,然而他的文学地位和重要性只有在他逝后多年才为人共识,生前寂寞无名;而里尔克生前即已是欧洲最有名的诗人之一。两人的知名度决定两位同乡没有实质性的来往。
两个人尽管都是采取全新的现代派文学表现手法写作,但又走了两条相似相反的道路。
卡夫卡和里尔克:同往别处
tag: 卡夫卡 里尔克 高一同步辅导,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一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论语》——立身之则
- ·《论语》——仁孝之道
- ·高中标准教材《论语选读》严重失准谬误
- ·《论语》——为政治国
-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师的张扬与学
- ·论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
- ·卫灵公篇第十五(论语)
- ·汉唐儒家作品选(论语|孔子)
- ·宪问篇第十四(论语)
- ·高一语文三、五单元试卷
- ·《呐喊》自序(含配套教案)
- ·高一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训练·熟语的辨析
- ·秋水课件
-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 ·《季氏将伐颛臾》课文理解
- ·高一第一单元测试
- ·先秦儒家作品选(论语|孔子)
- ·孔子生平
- ·卡夫卡和里尔克:同往别处
- ·出墙红杏莎乐美是谁?与伟大的心灵共舞
- ·从豹眼中看世界
- ·里尔克传——第五章 巴黎与罗丹
- ·里尔克传——第六章 新艺术的杰作
- ·里尔克传——第七章 杜依诺、非洲和西
- ·里尔克诗选——第八章 战火纷飞的年代
- ·《论语》——守礼之教
- ·里尔克诗选——果园
- ·漫谈老子与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