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17届高三年质量检查
浏览次数: 786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08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厦门市2017届高三年质量检查,
垃圾日产量为770吨,每年总量约为29万吨。这些数据是骇人听闻的。
D.“白色污染”问题主要由于人们对废旧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缺乏足够的认识,环保意
识薄弱,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方式。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关于治理“白色污染”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 )
A.易降解的塑料制品因成本偏高影响了在治理“白色污染”中的全面推广。
B.加强对塑料垃圾的再生利用、变废为宝是治理“白色污染”的重要方法。
C.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可降解塑料解决了“白色污染”。
D.治理“白色污染”必须加强和完善环保立法,减少塑料垃圾的产量。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言语,完成11—15题。
膑生阿、鄄之间,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①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②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收,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太史公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孙子筹策③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于被刑。……悲夫!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注:①趣:同“趋”,趋向,奔赴。 ②白:刮去树破使白木露出。 ③筹策:谋划。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 去:离开
B.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蹶:受挫折,折损。
C.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期:希望。
D.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烛:照亮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素悍勇而轻齐 B.遂成竖子之名
蟹六跪而三螯 古之人不余欺也
C.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D.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孙膑“能行”和“能言”的一组是 ( )
A.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 B.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C.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D.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
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孙膑精通兵法,善于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指挥作战常常智胜敌手,深得齐将田忌
重用。在马陵之战中,他用减灶的计策诱敌深入,大破魏军,名扬天下。
B.庞涓曾与孙膑同学兵法,后来做了魏惠王的将军,因忌恨孙膑,设计断其双足。在
马陵之战中,庞涓在消灭齐军士卒过半的情况下,终因过于自信,兵败自刭。
C.马陵之战可以说是一场心理战争。孙膑紧紧抓住魏军凶悍勇猛,一向瞧不起被称为
胆小怯弱的齐兵的心理,精心策划,巧设埋伏,终于计胜庞涓。
D.本文通过马陵道智斗庞涓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孙膑过人的智谋和卓越的战略战术思
想。他的《孙膑兵法》为后世传诵,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
1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太史公曰”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史学家的眼光,评论孙膑智慧和胆识过人,却难以避免自己的不幸。
B.指出孙子、吴起的兵法后世多有非议,只有其处事原则和方法可以肯定。
C.借用俗语,阐述“能行”和“能言”的关系,对孙膑的遭遇寄予深切同情。
D.启示后人,才智过人者固然可取,但学会保护自己有时更加重要。
第II卷(共105分)
四、(15分)
16.把文言文阅读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译文: 。
(2)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译文: &
www.350xue.com
nbsp;
。
1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西宫春怨 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注释:云和,即瑟,一种弦乐器。昭阳,即昭阳宫,汉成帝的居所。
这是一首描写失宠妃子的古诗。有人说,第三句中的“深”字,第四句中的“隐”字,既描写又抒情,用得极为巧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两个字各描写了什么?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厦门市2017届高三年质量检查
垃圾日产量为770吨,每年总量约为29万吨。这些数据是骇人听闻的。
D.“白色污染”问题主要由于人们对废旧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缺乏足够的认识,环保意
识薄弱,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方式。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关于治理“白色污染”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 )
A.易降解的塑料制品因成本偏高影响了在治理“白色污染”中的全面推广。
B.加强对塑料垃圾的再生利用、变废为宝是治理“白色污染”的重要方法。
C.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可降解塑料解决了“白色污染”。
D.治理“白色污染”必须加强和完善环保立法,减少塑料垃圾的产量。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言语,完成11—15题。
膑生阿、鄄之间,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①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②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收,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太史公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孙子筹策③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于被刑。……悲夫!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注:①趣:同“趋”,趋向,奔赴。 ②白:刮去树破使白木露出。 ③筹策:谋划。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 去:离开
B.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蹶:受挫折,折损。
C.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期:希望。
D.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烛:照亮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素悍勇而轻齐 B.遂成竖子之名
蟹六跪而三螯 古之人不余欺也
C.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D.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孙膑“能行”和“能言”的一组是 ( )
A.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 B.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C.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D.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
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孙膑精通兵法,善于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指挥作战常常智胜敌手,深得齐将田忌
重用。在马陵之战中,他用减灶的计策诱敌深入,大破魏军,名扬天下。
B.庞涓曾与孙膑同学兵法,后来做了魏惠王的将军,因忌恨孙膑,设计断其双足。在
马陵之战中,庞涓在消灭齐军士卒过半的情况下,终因过于自信,兵败自刭。
C.马陵之战可以说是一场心理战争。孙膑紧紧抓住魏军凶悍勇猛,一向瞧不起被称为
胆小怯弱的齐兵的心理,精心策划,巧设埋伏,终于计胜庞涓。
D.本文通过马陵道智斗庞涓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孙膑过人的智谋和卓越的战略战术思
想。他的《孙膑兵法》为后世传诵,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
1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太史公曰”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史学家的眼光,评论孙膑智慧和胆识过人,却难以避免自己的不幸。
B.指出孙子、吴起的兵法后世多有非议,只有其处事原则和方法可以肯定。
C.借用俗语,阐述“能行”和“能言”的关系,对孙膑的遭遇寄予深切同情。
D.启示后人,才智过人者固然可取,但学会保护自己有时更加重要。
第II卷(共105分)
四、(15分)
16.把文言文阅读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译文: 。
(2)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译文: &
www.350xue.com
nbsp;
。
1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西宫春怨 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注释:云和,即瑟,一种弦乐器。昭阳,即昭阳宫,汉成帝的居所。
这是一首描写失宠妃子的古诗。有人说,第三句中的“深”字,第四句中的“隐”字,既描写又抒情,用得极为巧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两个字各描写了什么?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厦门市2017届高三年质量检查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厦门市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推荐
- ·开平市风采华侨中学2017届模拟测试题(
- ·最新北京市语文高考模拟试题(2017.2.1
- ·2017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四)
- ·湖北省孝感市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
-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 ·高二语文(下)第一单元同步测试
- ·古诗鉴赏训练
- ·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
- ·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 ·中国古代最缠绵词章大全
-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
-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试
- ·高一下学期大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 ·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新教材第一单元测试
- ·2017届全国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 ·高三专项训练题 词语
- ·文言文训练1
- ·语言与表达能力训练(六)
- ·标点符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 ·2017高考汉语成语训练
-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1
- ·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2017.3)
- ·厦门市2017届高三年质量检查
- ·语文模拟试题(三)
- ·语文模拟试题(WORD文档)60套(2017)
-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 ·古诗鉴赏主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