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综合辅导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2017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2017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浏览次数: 527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2017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14、比较下列每组句子,其中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②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B、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C、①得复见将军于此                   ②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D、①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②大王来何操?

15、下列各项是有关这段的一些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段旗帜鲜明地揭示中心论点:为人君者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B、本段先从正面说,用比喻推理引出正题,然后再从反面申诉。
C、开篇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直接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
D、魏征于唐太宗执政的鼎盛时期十分强调地提出“居安思危”,是很有政治眼光的。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6-19题(每题3分,共12分):
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柱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帷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1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数骑出        从:使……跟从  
B、闻左公被炮烙    被:被动词,表被动。
C、史噤不敢发声    噤:闭口  
D、必躬造左公第    造:拜访。

17、下列各句中的“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帷幕外         B、小学而大遗
C、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D、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

18、下列各句中都有实词活用的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一日,风雪严寒            B、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
C、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D、背筐,手长镵

19、下列各句句式特征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B、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C、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D、或劝以少休

(三)阅读下列文字,完成20-25题。(20分)
官书不愁销
此处所谓“官书”,不是指什么盖有公章的红头文件、机密文本,乃是官员编著的大作也。“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自古以来,文人书生最大的理想,便是自己的著作能够“藏山传世”。然而,著书立说,岂是文人书生的专利?古时能入仕途的大多吃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能诗善文者不乏其人,因此,不论是案牍劳形的文官,还是戎马倥偬的武将,只要有时间提笔,或能提得起笔,都颇热衷此道。①
古代官员著书的遗风,至今尚存,并且似乎愈演愈烈。官员写的书,其中不乏经典之作,韩愈、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司马光、曾国藩等都是官,他们的著作,谁曰不好?然而看看现在一些官员的大作,实在叫人难以恭维。故对于官书,我一向是厚古薄今。②
当今官员的大作,有些是“亲自”写成的。但更多的却是纠集几个笔杆子,由他阁下出出主意,或曰出出思想,然后由笔杆子们将他那一酒杯的思想,兑上十桶八桶的文字,于是大作成焉。有些老爷只是心血来潮,随口出个题目,于是便有人心领神会,主动请缨,为该阁下捉刀,三捣鼓两折腾,大作也成焉。当然,老爷虽未动手,但其大名却是一定要独署,或署在执笔者之前的,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是也。然而不论是官员亲自写就还是枪shou代劳的书,其中都不乏具有催眠功用之作。这些书之所以能够催眠,倒不是可以与舒伯特的小夜曲媲美,而是由于其索然寡味,不堪卒读,令人翻不了几页便昏昏欲睡也。③
读者阁下不禁要问,内容如此拙劣的书,为何要写,出版社又为何要出,印出以后又如何能销得出去?桑榆先生今天免费为您解惑。④
当今一些官员为何热衷于出书,原因有三。别看



www.350xue.com
有些官员不读书不学习,肚子里那几滴墨水早已被啤酒白酒冲洗殆尽,然而在谄媚之徒的一片吹捧声中,他却自我感觉忒好,以为自己才高十斗,学富八车。既然才高学富,当然要“妙手著文章”,以求闻达于当代,留名于后世。何况文章不一定要自己的妙手去著,只要动动妙嘴便可以出大著一部,何乐而不为?此乃原因之一。一些善于揣摩上意,迎合长官心理的笔杆子,以能替长官捉刀为荣,并且将此当作一条依附上司,从而求得一官半职的途径,故热心为长官出书出谋划策。结果往往是上下一拍即合,此乃原因之二。长官出书可以动用公款,不用自己掏一个子儿,书便可以印出,不亦乐乎?此乃原因之三。至于出版社为何要出这种书,自然是由于钱的魅力。一切出版印刷费用,皆由作者奉上,而书印出之后,又不需自己推销,轻而易举便赚了一笔,出版社当然乐于服务。此类大作的推销方法十分简单,只需长官以自己或一级政府的名义下指示,发文件,辖区各部门、各单位焉敢不买?……⑤
多年来,官员出书之风一直盛行不衰。某经济落后县,书记、县长均有大作出版……可见在某些地方,官员们对著书立说是何等的重视。值得庆幸的是,目前有出书雅好的官员,尚只知出版单行本,若是他们有朝一日忽然立下壮志,要模仿作家出版全集,将他们读中学、大学时写的作文,以及自己和别人为自己写的发言稿、总结报告编纂起来,动用公款印上几大卷,然后靠行政命令在自己的辖区内发行,那才真是出版业的“不朽之盛事”!⑥

20、第2节的“厚古薄今”和第3节的“捉刀”在文中是什么意思?(3分)


21、第2节列举了古代一些作家,请把“唐宋八大家”中未列举到的作家名字写出来。(3分)


22、第1节中写道:“只要有时间提笔,或能提得起笔,都颇热衷此道。”“提得起笔”和“此道”在文中是什么意思?(4分)


23、第3节“将他那一酒杯的思想,兑上十桶八桶的文字”其实含蓄地道出了“官书”的特点,请写出这些特点。(3分)(不超过10个字)


24、对第5节中的“墨水”和文中多次出现的“笔杆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都采用了借喻手法,比喻那些热衷出书的官员文化很少,就像几滴墨水,那些为官员代笔写书的人就像笔杆子忙于书写。
B、 “墨水”是借喻。“笔杆子”是借代。
C、 “墨水”和“笔杆子”都采用了借代手法,“墨水”代文化知识,“笔杆子”代檀长写文章的人。
D、 “墨水”是用借代手法,代文化知识。“笔杆子”是借喻,比喻那些人像官员的笔杆子。

25、从修辞和表意两个方面对最后一节“那才真是出版业的‘不朽之盛事’”进行分析。(4分)(不超过35个字)



三、语言知识与运用:(13分)
26、默写:请在下面7题中任选5题作答。
①有志矣,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②东隅已逝,                        。(《滕王阁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2017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江苏省  期中考试  丹阳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