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语文第二册语言知识测试

高中语文第二册语言知识测试

浏览次数: 497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高中语文第二册语言知识测试,
答:对冲基金是_。
43下面的话是围绕高尔基如何走上文学创作道路而展开的,但两段话在语气上不连贯,请你在横线上写出必要的过渡性语句,使两段连贯起来。
    高尔基在童年时期就尝到了生活的艰难。他拉过废纸,当过学徒,做过扫院人、面包师、守夜人、铁路上的司磅员,换过许多职业。在这种最困难的生活环境里,高尔基的性格受到了锻炼,他的经验日渐丰富,同人民的联系日渐紧密。
    高尔基的外祖母聪明、慈祥,而且精通俄罗斯语言,她知道许多童话歌谣,常常生动地把这些空话和歌谣讲给孩子听。外祖母的童话和歌谣,引起了高尔基要做一个艺术家的愿望,为他以后的文字创作埋下了种子。
答:_。
44.阅读下面一段话,在规定字数以内回答问题。
    许广平当学生时曾写过一篇论文,题目是《罗素的话》,写完后,她把论文交给鲁迅先生批阅。鲁迅阅后写下这样几句话:"批给90分,其中给你5分(抄工3分,末尾的几句议论2分),其余85分都批给罗素。"
    鲁迅这几句批语的主要意思是:(不超过18个字)
45 根据下面的情境说话,控制在 45 个字以内,注意说话的艺术。
上午,晓阳听说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消息,心里非常焦急,决计晚上回家看看报纸上的有关报道。回到家刚拿起报纸,妈妈就说:“晓阳快别看报纸了,还是做完作业就去睡觉吧。”此时,晓阳怎么说,妈妈才会赞同地继续看下去?
答:
46 读下面一段话,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天,住同一幢楼的徐阿姨见到小林的姐姐时说:“你家小林真刻苦,每天晚上 12 点多钟了,我们都睡觉了,还听见她在练琴。”小林姐姐说: (1 )徐阿姨的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请写出来。言外之意是: ____ ( 2 )假如你是小林姐姐,你这时打算说些什么话?.    
将这些话填在上文的横线上。

高一语言知识练习答卷
班级_____姓名 _____ 得分_____
一. 选择题。(38×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二.表述题。(8×3′)
39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18个字)
4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B曲高和he4寡;C提di1防;D参与yu4) 2.A"(谍一碟、抗一亢;B统一谛,慨一概,手一首,新一心;C蹩一憋;D坦一袒,妆一装,殚一惮) 3、B("或"表选择,此处与"都精通"相矛盾,应改为"和") 4、B("做梦时必然伴有眼睛转动"与"有梦……称快速眼动睡眠"构成因果关系,要用’由于……所以"连接。 "除此之外"后一分句有进一层的意思,用"还"连接) 5.B(本句是假设的情况,不能用"无论…都"。 "一定穿着"表明同时出现,不能用"或者") 6.C(A改为“是因为”与“之所以”才能照应,B“又”与“最后”相矛盾D将“而且”改为“并且”,因为前后是并列关系。7A("邂逅相遇"的意思是:没有约会而遇到,多用于指熟人,"萍水相逢"比喻偶然遇见,一般用于陌生人;‘倾听"的意思是: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聆听" 的意思是:仔细地听,多用于下对上;"繁华"的意思是:城镇街市兴旺热闹,"繁荣"的意思是: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 8.D("权力"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权利"指公民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截至"指到某个时候,"截止"指到一定期限停止;"声明"指公开表明立场态度B或说明真相,多用于国家、政党、组织等范围;"申明"指郑重说明,有解释或辩解之意) 9.B("推托"指借故拒绝。"施行"指法令、规章公布后发生效力。"播发"指通过广播电视发出) 10.C("侍奉"比“服侍"带有更为尊敬的感情色彩;’沉溺"有过分迷恋某种不良生活习惯而不觉悟之意,带贬义,"沉浸"是中性词,比"沉溺"程度轻些) 11. B(注意前后文词语的搭配,"一抹"与"较淡" 呼应,"贴"与"一动不动"相符,"熔"与"火烧云"搭配,"一位"与"一痕、一点、一芥"从大到小排列,"长堤、亭、舟、舟中人"也是从大到小排列,写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12、C(A"满目疮度"形容到处是遭受破坏或灾祸后的残败景象,句中用指商贩散去后的情景不妥;B"杳无音讯" 指一直没有一点消息,雾遮电线杆应是"杳无踪影";D"耿耿于怀"形容心里很不平静,有难以排遣的心事,多指不愉快的事) 13、D(A"明眸善睐"意思是:明亮的眼珠善于左右顾盼,与整句意思不符;B"望穿秋水"意思是:形容盼望得非常急切,用于指观察敌情不妥;C"贻笑大方"意思是:留下笑柄,让内行人笑话,词语本身已有"被"的意思,再用于被动句中不妥) 14. D("勉为其难"指勉强去做感到困难的事,用在句 中恰当。·A"登峰造极"比喻造诣精,用在句中语意过重;B"见异思迁"多指意志不坚定或喜爱不专一,若要表示拿不定主意应用"犹豫不决"之类;C"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用在句中语意相反) 15. D("坚贞不屈":坚定而有节操,绝不屈服,指的是品格;"坚强不屈":不可动摇或摧毁,不屈服,指的是人;"坚韧不拔"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指的是意志;"不屈不挠":形容在恶势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不低头) 16、C     17、B ( A 不够婉转; C 指责性强,别人不一定接受; D 未表明你在批评讲粗 言的人) 18、D 19、B (成绩好用排列第一,取得荣誉才说摘取桂冠。)  20、C(A"花粉"是集合概念,不受数量词修饰限制; B"历史上"与"前"重复;D"避免不犯"即"犯",词与 义反) 21、C.( A误用虚词,两个"对于"都应改为"对"。B 缺主语。删去"使"。D主谓搭配不当,"恢复"前加"病 人) 22、D(A"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可理解为"其他的党和国家"或常委外的其他领导人;B"穿着西服的经理和售货员"可理解为经理穿西服,或经理、售货员都穿西服;C"特地叫他徒弟"可理解为王师傅的徒弟或工段长自己的徒弟)23、D(A赘余,"至少"和"以上"重复,删去其中一个;B用词不当,"稳健"改为"稳稳";C歧义,到底是李明体弱多病,还是小翠体弱多病) 24、D(A项中"走了一个多小时"有歧义,"走"一有行走之意,二有离开之意。B项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就是"否认他取得了成绩",与原文要 表达的意思相反。C项中"最重要的"多余;"整治……建设"搭配不当)25、D(①b与下文照应、(2)b衔接上文) 26 、A(主语一致:"命运","它"遵循,"它"青睐,"它"让……) 27、A(照应"不幸也未必就一定是坏事") 28、C(要注意"不要心疼""多余的”“都得划去"等关键词语     29、A(与各观察角度一致)30、D   31、B    32、C 33、B    34、B    35、D    36、C   37、D   38、D     39.例如:(A)面对微型彩色电视机观看球赛、欣赏歌舞。(B)使用直通大洋彼岸的传真电话问候亲友、传递信息     40( l )塘中碧波闪闪,似锦似缎;( 2 )井冈山,青山起伏,峻岭绵绵。 41、“有喜与忧的交织”改为“有忧也有喜”   42没有注册为投资基金,因而未受相关法律的严厉制裁,往往采用高风险的投资策略,以期获得较高回报的私人基金。
43如果说艰难的生活为高尔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那么,高尔基的外祖母就是他走上文学道路的引路人。
44批评许广平的论文基本没有自己的观点(或"好的论文要善于阐发自己的观点",或"不能充分阐明自己观点的不是好论文")
45、妈妈,请允许我看看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的消息,不然,我会连觉也睡不好的。
46( 1 )时间太晚了,弹琴会影响别人休息。
    ( 2 )徐阿姨,对不起 ! 影响您休息了。我让小林今后晚上练琴早点结束,好 吗?



上一页  [1] [2] [3] 


高中语文第二册语言知识测试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高中语文  知识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