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中学2017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题
浏览次数: 189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江苏省东台中学2017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题,
命题者:华林春 顾 权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27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A奇葩pā 隽永 juàn 佝偻gōu 禁锢gù
B执拗niù 窈yǎo 窕 沉溺 nì 花蕊xīn
C词藻zǎo 扁piān 舟 懊丧sàng 簇新zú
D遒劲 qiú 愀然 qiǎo 宁谧 mì 迸发bì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蔓延 暮蔼 沁人心脾 惊滔骇浪
B.亲昵 谩骂 笑容可掬 妄自菲薄
C.愚拙 通辑 精神可佳 惟妙惟肖
D.端详 汇萃 轻歌慢舞 骄奢yin逸
3.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是:
①他对别人都很好,惟独对他的爸爸 不尊敬。
②剩下的帝国主义的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可以让它们暂时存在,由我们加以监督和 ,以待全国胜利后再去解决。
③政府机关 用行政办法管理工厂,无法发挥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④利用激光的单色性特征制成的激光测距仪,是目前世界上最标准、最 的“尺子”。
A格外 管理 单纯 精致 B特别 管制 单纯 精细
C 格外 管制 纯粹 精致 D特别 管理 纯粹 精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第2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今天揭晓,曾在放映期间赢得了数百万观众,掀起了国产电影多年少见的热潮的《生死抉择》,在本届评选中不负众望,摘取了最佳故事片桂冠。
B.由于高考政策的放宽,现在参加高考的不仅仅有浩浩荡荡的中学生大军,而且还有一支年龄参差不齐,婚姻状况各异的应考队伍。
C.极端恐怖主义用这样惨烈的“宣战”方式,拉开了文明发展“全球化”阶段的新型世界大战的序幕, 正像二次大战期间罗斯福政府千方百计仍无法调动美国国人的战争动员,而珍珠港事件却轻而易举地替他完成了一样。
D.随着上海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逼近,又一场新的媒体大战正悄悄拉开帷幕,各路人马严阵以待。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表意正确的一项:
A.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膜拜、崇敬、羡慕,而在于自己对人类的贡献。
B.艺术家告诉我们,任何人如果想正确地和深刻地评价艺术,就必须训练自己的眼睛,他得从品评线条、构图、形式和色彩的经验中去学习。
C.城管部门的领导强调,必须把乱搭乱建、占道经营等不正当行为当作一项长期任务,长抓不懈。
D.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完全可以提高大家的素质和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6. 下面一段话缺一句主持人的插话,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某年某日的外国文艺节目由杨小姐主持,中央乐团一名指挥介绍说,老约翰父亲原本不想让儿子搞音乐,而自小偏爱音乐的儿子违逆父命仍搞了音乐,且成就斐然。后来他有了儿子,——小约翰,他也同样不让儿子从事音乐学习和创作,要让他当一名银行职员,小约翰仍然没有听父命……讲到这里,杨小姐说
A.这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这真是“己所不欲,‘偏’施于人”……
C.这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这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7、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作者为南朝人徐陵。
B.词在唐、五代时已经出现,到宋代广为流行。宋词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豪放派作家不写婉约之作,婉约作家不写豪放之作,彼此囿于自己的题材范围,风格倾向固定不变。
C.裴多菲,19世纪匈牙利伟大的爱国诗人。
D.屠格涅夫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的代表作有《罗亭》《贵族之家》《复活》《父与子》等。
8.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B.《诗经》富于写实精神,《离骚》富于浪漫气息,分别开创了我过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C.普希金是俄国伟大诗人,积极浪漫主义开创者,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D.“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朴。
9、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毛泽东诗词是用古典诗词形式写成的现代诗歌,是中国现代诗歌百花园中的奇葩。
B.闻一多是著名的爱国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死水》用反讽语言描写丑的事物,直白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C.南唐李煜善诗文、音乐、绘画,尤工于词,他的词被后人尊为“神品”,风格与李白诗相似。
D.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尾联)。
二、(18分,每小题3分)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10.选出修辞手法不同类的一项:
A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B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C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D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11.对“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这一段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段精彩的肖像描写,运用了铺陈的手法,突出了人物“精妙无双”的特点。
B.这一段描写兰芝着重装饰自己,一方面在婆婆面前示威,一方面给丈夫以安慰。
C.这一段是按“装束——容颜——姿态”的顺序描写,表现刘兰芝沉着冷静,赞美她的美丽。
D.这一段文字属于正面描写,但它也从侧面反衬了焦母的无理,使人愈加同情刘兰芝的遭遇。
12.下列对第二段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一“拜”一“怒”,表现刘兰芝礼节周到和焦母的蛮横无理。
B.“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表明刘兰芝对小姑恋恋不舍,希望小姑不要忘了自己。
C.“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这一“涕落”既有不忍别离的悲伤又有不得不别的怨恨。
D.这一段是写刘兰芝忍住内心的痛苦与婆婆、小姑告别,从刘兰芝的话语中可看出她是不愿意再回到这个家来的。
13.下列对末两段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江苏省东台中学2017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题
命题者:华林春 顾 权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27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A奇葩pā 隽永 juàn 佝偻gōu 禁锢gù
B执拗niù 窈yǎo 窕 沉溺 nì 花蕊xīn
C词藻zǎo 扁piān 舟 懊丧sàng 簇新zú
D遒劲 qiú 愀然 qiǎo 宁谧 mì 迸发bì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蔓延 暮蔼 沁人心脾 惊滔骇浪
B.亲昵 谩骂 笑容可掬 妄自菲薄
C.愚拙 通辑 精神可佳 惟妙惟肖
D.端详 汇萃 轻歌慢舞 骄奢yin逸
3.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是:
①他对别人都很好,惟独对他的爸爸 不尊敬。
②剩下的帝国主义的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可以让它们暂时存在,由我们加以监督和 ,以待全国胜利后再去解决。
③政府机关 用行政办法管理工厂,无法发挥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④利用激光的单色性特征制成的激光测距仪,是目前世界上最标准、最 的“尺子”。
A格外 管理 单纯 精致 B特别 管制 单纯 精细
C 格外 管制 纯粹 精致 D特别 管理 纯粹 精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第2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今天揭晓,曾在放映期间赢得了数百万观众,掀起了国产电影多年少见的热潮的《生死抉择》,在本届评选中不负众望,摘取了最佳故事片桂冠。
B.由于高考政策的放宽,现在参加高考的不仅仅有浩浩荡荡的中学生大军,而且还有一支年龄参差不齐,婚姻状况各异的应考队伍。
C.极端恐怖主义用这样惨烈的“宣战”方式,拉开了文明发展“全球化”阶段的新型世界大战的序幕, 正像二次大战期间罗斯福政府千方百计仍无法调动美国国人的战争动员,而珍珠港事件却轻而易举地替他完成了一样。
D.随着上海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逼近,又一场新的媒体大战正悄悄拉开帷幕,各路人马严阵以待。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表意正确的一项:
A.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膜拜、崇敬、羡慕,而在于自己对人类的贡献。
B.艺术家告诉我们,任何人如果想正确地和深刻地评价艺术,就必须训练自己的眼睛,他得从品评线条、构图、形式和色彩的经验中去学习。
C.城管部门的领导强调,必须把乱搭乱建、占道经营等不正当行为当作一项长期任务,长抓不懈。
D.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完全可以提高大家的素质和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6. 下面一段话缺一句主持人的插话,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某年某日的外国文艺节目由杨小姐主持,中央乐团一名指挥介绍说,老约翰父亲原本不想让儿子搞音乐,而自小偏爱音乐的儿子违逆父命仍搞了音乐,且成就斐然。后来他有了儿子,——小约翰,他也同样不让儿子从事音乐学习和创作,要让他当一名银行职员,小约翰仍然没有听父命……讲到这里,杨小姐说
A.这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这真是“己所不欲,‘偏’施于人”……
C.这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这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7、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作者为南朝人徐陵。
B.词在唐、五代时已经出现,到宋代广为流行。宋词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豪放派作家不写婉约之作,婉约作家不写豪放之作,彼此囿于自己的题材范围,风格倾向固定不变。
C.裴多菲,19世纪匈牙利伟大的爱国诗人。
D.屠格涅夫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的代表作有《罗亭》《贵族之家》《复活》《父与子》等。
8.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B.《诗经》富于写实精神,《离骚》富于浪漫气息,分别开创了我过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C.普希金是俄国伟大诗人,积极浪漫主义开创者,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D.“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朴。
9、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毛泽东诗词是用古典诗词形式写成的现代诗歌,是中国现代诗歌百花园中的奇葩。
B.闻一多是著名的爱国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死水》用反讽语言描写丑的事物,直白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C.南唐李煜善诗文、音乐、绘画,尤工于词,他的词被后人尊为“神品”,风格与李白诗相似。
D.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尾联)。
二、(18分,每小题3分)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10.选出修辞手法不同类的一项:
A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B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C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D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11.对“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这一段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段精彩的肖像描写,运用了铺陈的手法,突出了人物“精妙无双”的特点。
B.这一段描写兰芝着重装饰自己,一方面在婆婆面前示威,一方面给丈夫以安慰。
C.这一段是按“装束——容颜——姿态”的顺序描写,表现刘兰芝沉着冷静,赞美她的美丽。
D.这一段文字属于正面描写,但它也从侧面反衬了焦母的无理,使人愈加同情刘兰芝的遭遇。
12.下列对第二段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一“拜”一“怒”,表现刘兰芝礼节周到和焦母的蛮横无理。
B.“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表明刘兰芝对小姑恋恋不舍,希望小姑不要忘了自己。
C.“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这一“涕落”既有不忍别离的悲伤又有不得不别的怨恨。
D.这一段是写刘兰芝忍住内心的痛苦与婆婆、小姑告别,从刘兰芝的话语中可看出她是不愿意再回到这个家来的。
13.下列对末两段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江苏省东台中学2017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题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中学 高二语文 江苏省 东台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推荐
- ·开平市风采华侨中学2017届模拟测试题(
- ·最新北京市语文高考模拟试题(2017.2.1
- ·2017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四)
- ·湖北省孝感市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
-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 ·高二语文(下)第一单元同步测试
- ·古诗鉴赏训练
- ·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
- ·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 ·中国古代最缠绵词章大全
-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
-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试
- ·高一下学期大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 ·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新教材第一单元测试
- ·2017届全国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 ·高三专项训练题 词语
- ·文言文训练1
- ·语言与表达能力训练(六)
- ·标点符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 ·2017高考汉语成语训练
-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1
- ·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2017.3)
- ·厦门市2017届高三年质量检查
- ·语文模拟试题(三)
- ·语文模拟试题(WORD文档)60套(2017)
-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 ·古诗鉴赏主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