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精选试题之四 花季的思考
试题分析
“花季”比喻16岁的少年时光,是青少年引以为骄傲的年龄,是“思考”这一动作的发出者,是题眼。青少年面对人生应该“思考”些什么?“花季”的“花”怎样绽放才更美丽?如果让“花”永不凋谢?这都需要作者深入思考,提炼一个中心。
佳作示范
考 生
当今少年不约而同地把自己的青少年时期比喻为“花季”,让人不禁心生疑虑:大自然的生物千姿百态,为什么人们单单用花来比喻当代青少年,为什么就没有人想到青少年也可以像树呢?
提出这个问题并非抬杠,只要深入地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花后树下”大有文章。
我们的父辈很少把自己的青少年时期称为“16岁的花季”。16岁时,他们已经开始在大兴安岭里伐木,在农场上耕耘,在河边挖泥。他们更愿意称自己为树,一棵有16道年轮的壮实年轻而饱经风雨的树。
我们的父辈的父辈中更少有人将自己的青春称为“16岁的花季”,因为他们16岁时,中原大地风雨如晦,花儿无处开放,于是他们就成了擎天的柱梁,担当起救国的急先锋。
只有我们这一代人,喜欢将“16岁的花季”挂在嘴边,并认为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了。
年轻的花和年轻的树都是美丽的,前者清纯娇丽,灿烂芬芳;后者风华正茂,郁郁葱葱。所不同的是,年轻的花虽然灿烂但也单薄,需要精心呵护;年轻的树,虽不那么灿烂、鲜亮,却已能独立抵挡风雨,承担责任了。
如此看来,将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称为“16岁的花季”确实是符合现状的。因为灿烂柔嫩、备受呵护、未经风雨正是我们这一代青少年的特征。
可我们不能甘心自己总是花,是花就易凋谢,树却可久经考经而常青。16岁,已经可以承担责任了。像我们的前辈那样去做一棵壮实的树,如何?如果嫌它太单调,那就让这棵青春之树上开满鲜花!新时代青少年的青春应该茁壮而长久,灿烂而辉煌!
简评
本文可贵之处在于创新,开篇即标新立异地提出质疑,然后单刀直入地引出比较论证,在比较中揭示“花”的优劣,以及如何化劣为优。环环相扣,结构严谨,使人在心悦诚服之余赞叹作者的文笔之畅达。同时,针对“花”这一比喻,作者用了“树”这一形象打比方,两者比较更相衬。
高考作文精选试题之四 花季的思考
- › 高考作文错一字扣一分?不妥!
- › 2017年福建卷高考作文题及优秀作文点评
- › 高考作文的九种结尾方式(苏教版高三)
- › 高考作文试题模拟
- › 高考作文到底应该怎样写(张金波)(人教版高三必修)
- › 高考作文九大思维专家教你如何写好考场作文(人教版高三必修)
- › 提高高考作文写作能力的主要方法
- › 三位专业人士写高考作文 高中语文老师打分a
- › 课外练笔是提高高考作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
- › 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及训练对策
- › 高考作文该如何备考
- › 冲刺高考作文“五项训练”
- › 高考作文常见症状及诊治
- › 高考作文精彩开头22例
- › 2017年高考作文命题分析
- › 我写上海高考作文
tag: 高考作文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栏目导航
- ·开平市风采华侨中学2017届模拟测试题(
- ·最新北京市语文高考模拟试题(2017.2.1
- ·2017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四)
- ·湖北省孝感市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
-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 ·高二语文(下)第一单元同步测试
- ·古诗鉴赏训练
- ·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
- ·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 ·中国古代最缠绵词章大全
-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
-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试
- ·高一下学期大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 ·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新教材第一单元测试
- ·2017届全国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 ·高三专项训练题 词语
- ·文言文训练1
- ·语言与表达能力训练(六)
- ·标点符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 ·2017高考汉语成语训练
-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1
- ·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2017.3)
- ·厦门市2017届高三年质量检查
- ·语文模拟试题(三)
- ·语文模拟试题(WORD文档)60套(2017)
-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 ·古诗鉴赏主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