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如何冲破“弱语境”的束缚
浏览次数: 657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08 | 文言文
标签:文言文翻译,文言文阅读,http://www.350xue.com
文言文教学如何冲破“弱语境”的束缚,
最近对文言文教学的讨论涉及到了“弱语境”的问题,我自以为自己的做法虽不新奇,但对克服“弱语境”不无裨益,特写出请指正。
具体做法是:
1.诵读。
首先强调诵读的综合效应,要求学生调动目、口、耳、心,做到目观其文,口诵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意,即做到“口而诵,心而惟”。具体做法是在高中三年利用早读时间诵读文言文(高一高二读教材上的,高三读课外的文言小段),而且要注重实效,有布置有检查。
其次强调诵读的环境效应,既要求集体朗读,也进行单独提问。通过集体朗读,形成一个良好的诵读文言文的风气和氛围;通过单独提问,检查学生诵读的效果,即是否做到了“口诵”,是否做到了“心惟”。集体强化和单个击破,形成了诵读文言文的环境效应!
2.注释。
在高一诵读的基础上,高二开始做“注释” 练习,要求学生模仿教材中的注释方法,给印发的文言小段做注释,每周一至二篇,这意在锻炼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是对诵读中“心惟”的拓展。因为以往学生可能读懂了,但要他说出来或者写出来就不一定都能行,而“注释”正是需要这种外化,学生也可以在自己周围形成一个小小的文言语境。
我的这点做法还不十分成熟,希望有同道来共同实践并在实践中改进阿!
文言文教学如何冲破“弱语境”的束缚
最近对文言文教学的讨论涉及到了“弱语境”的问题,我自以为自己的做法虽不新奇,但对克服“弱语境”不无裨益,特写出请指正。
具体做法是:
1.诵读。
首先强调诵读的综合效应,要求学生调动目、口、耳、心,做到目观其文,口诵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意,即做到“口而诵,心而惟”。具体做法是在高中三年利用早读时间诵读文言文(高一高二读教材上的,高三读课外的文言小段),而且要注重实效,有布置有检查。
其次强调诵读的环境效应,既要求集体朗读,也进行单独提问。通过集体朗读,形成一个良好的诵读文言文的风气和氛围;通过单独提问,检查学生诵读的效果,即是否做到了“口诵”,是否做到了“心惟”。集体强化和单个击破,形成了诵读文言文的环境效应!
2.注释。
在高一诵读的基础上,高二开始做“注释” 练习,要求学生模仿教材中的注释方法,给印发的文言小段做注释,每周一至二篇,这意在锻炼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是对诵读中“心惟”的拓展。因为以往学生可能读懂了,但要他说出来或者写出来就不一定都能行,而“注释”正是需要这种外化,学生也可以在自己周围形成一个小小的文言语境。
我的这点做法还不十分成熟,希望有同道来共同实践并在实践中改进阿!
文言文教学如何冲破“弱语境”的束缚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栏目导航
文言文 推荐
- ·高考文言文备考策略(张金波)(人教版高
- ·一词多义全解:常、苦、上、穿、量
- ·文言文翻译课教案
- ·文言文的阅读教学
- ·高中文言文须背诵及熟记的句子
- ·文言实词:单音词和双音词
- ·课文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及例句(6)
- ·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2
- ·文言文的词汇
- ·文言文的三种异读字
- ·关于文言文课外阅读的训练与思索
- ·中学语文文言文的阅读教学
- ·初中文言文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 ·高中古诗文背诵篇目
- ·《谏太宗十思疏》主题论
- ·文言文阅读:名词和名词的作用
- ·高考文言文翻译六要诀与解释三原则
- ·文言文阅读2
-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 ·一词多义全解:道、相、见、息
- ·一词多义全解:夫、乘、从、亡、若
- ·一词多义全解:望、可、照、晏、履
- ·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1
- ·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1
- ·初中文言文全解(语文版)——七年级上
- ·初中文言文全解(语文版)——七年级上
- ·初中文言文全解(语文版)——八年级上
-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