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模式初探
文 言 文 诵 读 教 学 模 式 初 探
内容摘要:
本文就高中新教材文言文教学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和分步骤实践。
提纲如下:
首先,阐述诵读的可能性以及必要性,培养学生自觉诵读的习惯,为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奠定基础。其次,在教学上实行一个转变、三个转移:即课堂教学从以教师讲解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练习诵读为主;把立足点从讲翻译,看译文、谈语法、做归纳转移到指导诵读上来;把实词义项与虚词用法意义的归纳转移到例句诵读、读颂上来;把重点句式的分析转移到有代表性句式的诵读和背诵上来。突出诵读方面的训练,将培养兴趣,指导朗读方法以及试题演练相结合。最终实现以读懂为目的,以自主设计问题为深化,以主动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文言文教学新模式。
正文:
文言文是在古代汉语口语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体,具有时效性、变异性等特点。与现在口语及书面语天差地别。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在于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摒弃琐碎的讲解粗暴的分解课文,以诵读带动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依据大纲要求,设计新模式是有科学依据的。
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任务应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是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考试的压力,不得
www.350xue.com
不违心地引导学生抠字句背解释,而把诵读到读懂的能力训练挤出了语文教学的课堂。进入高中的学生,目标始终瞄准高考,而高考只有笔试没有口试。学生们整天埋头于练习卷,从而导致了一种错误的观念的形成,即认为文言文是翻译懂的,然后才能提到内容的把握、层次的分析、结构的理顺。
语言与思维是紧密地联系着的,语言所表达的是思维活动的结果,课文的语言的表达(层面意义)不能流畅清楚,那么思维就没有可能敏捷清晰严密,很难想象,一个思维迟纯而又混乱的人,能够在高考考场上条理清晰地体会作者思想(隐藏意义),捕捉文段传达的信息,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高度。
诵读水平的高低与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诵读水平的提高,也就意味着表述者思维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之所以把诵读放到重要位置,是因为正确的文言文诵读涉及到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关乎文章内容的理解。
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形成一个训练的台阶,诵读具体要求如下:
预习很必要,工具书是左膀右臂。
奠定基础,诵读读音要正确。这是诵读的基本要求,而文言文中有许多通假字、异读字、生僻字。这就要求学生要先认读,只有认读正确才有诵读的准确。
诵读句读要正确。句读即断句,断句成功就意味着弄清楚了内容大意和词句结构,
诵读要有语感。不同的语气表达的语感是不同的,陈述、疑问、判断、祈使、感叹等语气的传达,就是文章内容情绪的传达。诵读时从字词运用的色彩、句子的表达重点、段落间的起伏跌宕来把握语气和语感,就更易于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情感表达重点。
“以读带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可行方法。因此,我们就要注意积累文言文诵读的教法。
引导学生张口读。因为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学生对文言文总会有些隔膜,隔膜的表现之一就是诵读困难,因此,教师要范读,范读要准确而富有感染力,这样学生才会乐意模仿。另外,教师还可以播放优秀的朗读录音,或课前先指导一名诵读水平高的学生准备诵读,这些都是引导学生张口读的方法。
培养学生诵读能力。诵读是一门艺术,文言文教学的课堂并不追求诵读艺术的完美,但要落实诵读能力的培养,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是逐步的。它表现为,诵读要通畅,诵读要有语感,诵读要有情感。
养成学生的诵读习惯。事实上,诵读在整个语文学习中都很重要,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一方面要守住课堂教学这块阵地,强化“以读带解”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把诵读活动延伸到课外,留诵读作业,开诵读会等。
语文老师其实更象是一个导演或演员啦,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然后带领他们沿着古人的思路来读,用古人的思维来想,用正确语感来读。这样才能形成语感。然而现在的文言文教学一般都少不了疏通文段。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教师在尽“解惑”的职责,其实它是造成现今文言文教学模式僵化的根源。由于学生文言文阅读面狭窄,课外基本上很少有人阅读文言文,接触到的文言材料很有限,所以难以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于是学生对教师产生很强的依赖心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读懂原文,教师只好串讲、直译。串讲、直译又直接养就了学生的惰性心理——不是积极探索主动解难,而是消极等待被动接受,自然又很难形成阅读能力,如此恶性循环。因此,一个有经验的教师绝不会对课文作简单的串讲直译,而是给学生提供工具书,逼着他们自己去阅读,开始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一旦养成了独立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便会大增,受兴趣拉动,他们会自觉寻找材料来阅读,从而巩固和发展以往的能力。
这里面有基础的基础,重中之重。所谓“基础的基础”指的是最基本的准备,包括三项任务:(1)大胆猜测,从常情常理揣摩字里行间的意义。(2)掌握初中必须掌握的文言词,熟悉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式;(3)能初步适应文言文
www.350xue.com
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回避细节,不求甚解,得起大意而已。这些都是养成语感的必要条件。
以上仅仅是发现问题阶段,解决问题的时候当然还需要辎诸必较的谨严和一字不苟的韧劲。惟其如此,方能运筹字句之间,把握文章内涵。
习惯决定命运,阅读习惯决定理解能力,只有诵读才能挽救文言文教学误入歧途。
文言文教学模式初探
栏目导航
- ·2017年高考备考策略——鉴赏、阅读、写
- ·初中地理记忆口诀大全
- ·语文:让语段阅读材料“增值”
- ·高中数学知识点公式定理记忆口诀
- ·九年级语文课文及教学目标
-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速成歌诀7
- ·当今课堂教学的十大关系
- ·着迷------学好语文的捷径
- ·全国十佳班主任培训视频
- ·教学法
- ·网络语文教学与创新人格的塑造
- ·课起始的八种类型
- ·语文导入新课的二十六法
-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
- ·精熟教學法
- ·给传统教学一个有力的支点——记一次基
- ·专家指导:语文水平无非就是这两样东西
- ·语文高考应试能力自测表
- ·北大状元谈高考冲刺-8
- ·故事创作法
- ·怎样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 ·作文应急处理九法
- ·高中生的完美学习方法
- ·求“精”、求“效”的发展性备课制
- ·不作阅读的奴隶
- ·张思中教学法中兴趣调动的探索与实践
-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
- ·问题中心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