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泰山”综合性学习设计
“走进泰山”综合性学习设计
高一语文组 于伟
一、“走进泰山”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设想
鲁人版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包括四篇课文:《都江堰》《兰亭集序》《古希腊的石头》《书生论剑》。这四篇文章紧紧围绕着“追寻文明的踪迹”这一单元话题,主旨是从探寻文明踪迹、接受文明洗礼出发,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体悟文化内涵,尊重文化遗产,提升精神境界。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启发意义。
泰山,作为一座文化名山,承载着泱泱中华数千年的灿烂文明。泰山山势雄奇,景色秀美,气势磅礴,拔地通天,素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誉;而且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历代帝王封禅和民众朝拜,给泰山遗留下了极为丰富的人文景观,使泰山成为华夏文化的缩影。泰山风景名胜以泰山主峰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而成。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泰山,无论从科研,保护还是从审美价值看,都具有突出的特点,因而它不但受到众多科学家的高度重视,也获得了无数游览者的喜爱。所以笔者认为应在教学过程中把泰山这得天独厚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了解泰山,走进泰山,更好地巩固和提升本单元的教学成果。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学校地理位置的优势,笔者设计了本次“走进泰山”综合性学习活动。“走进泰山”活动,旨在使学生在欣赏泰山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的同时,能被千年泰山所承载的华夏文明所震撼、所感染,自觉地跨越历史时空,触摸那一段段被风干了,但被泰山保存下来的历史文明,接受千年文化的洗礼,从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二、“走进泰山”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施
(一)准备阶段
1、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兴趣小组,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任务。
注:学习任务主要是:
(1) 感悟泰山自然风光的雄伟壮丽,并用相机拍下一组相关照片。
(2) 关注沿途石刻,记录有关石刻的相关内容。
(3) 收集有关泰山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加以记录并装订成册。
(4) 收集泰山各文化景点的解说词,即兴向各地游人解说景点风物。
(5) 收集有关泰山的历代诗、词、名家名文。
2、规划登山路线,明确登山时间,作好登山准备(备足食品、饮用水、相机、摄像机、笔记本等)。
(二)登山活动
1、按确定的路线、时间登山。
www.350xue.com
2、各小组采取各种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拍摄照片、记录沿途见闻、采访当地人士等。
(三)“走进泰山”学习成果展示(家乡风情文化展)
1、泰山优美自然风光、风景图片展。
2、泰山石刻文字、图片展。
3、《泰山典故》《泰山传说》作品集。
4、部分同学向游人讲解泰山部分景点的剪辑录像。
5、编辑《泰山诗文集》。
(四)“我爱泰山”征文
泰山是一首巍峨雄壮,气吞山河的诗。
泰山是一幅气势磅礴,雄伟壮丽的画。
几千年来,多少帝王将相把它推崇至上,多少文人骚客为它吟咏歌唱。多少中华儿女为它感到自豪。
得天独厚自然神韵古老悠远的历史文化,使它列居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榜首,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大山。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通过“走进泰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接受大自然的陶冶和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洗礼,我们深深地为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感动着。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历、体验、认识、感悟,以“我爱泰山”为话题写篇文章,并以手抄报的形式在班级展出。
三、“走进泰山”综合性学习活动成果案例
(一)图片:四大景观
旭日东升
晚霞夕照
云海玉盘
泰山佛光
www.350xue.com

(二)石刻文字图片
泰山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局部缩影,而泰山石刻则是这部文化史中的一枝奇葩.
泰山石刻源远流长,自秦汉以来至建国后,上下两千多年,各代都留下了珍碣名刻.泰山石刻现存1800多处,其中碑碣800余块,摩崖石刻1000余处.
泰山石刻的内容也十分广泛:有历代帝王的封禅告祭文,有寺庙创建重修记文,有石经墓铭,有颂岱诗文,还有题景楹联。
泰山石刻的文字不拘一格,其中既有洋洋洒洒数千言的宏篇巨制,也有一个字的惊世之作,既有帝王御言,也有黔黎之说。
泰山石刻的形式丰富多采,既有雄伟高大的“万丈碑”,也有盈尺之间的小碣,既有精雕细磨之作,也有粗犷片石之刻.
泰山石刻的书法艺术,既有真草隶篆,也有四体揉融,既有如斗大字,也有蝇头小楷,既有古拙若痴,也有龙飞凤舞,既有大家之作,也有百姓之书.
泰山石刻瑰丽多姿,变化万千,把泰山装点的更加庄严典雅,成为中国最大的“天然书法博物馆”。游客来到泰山,在一路欣赏泰山优美风景的同时,不可忽略欣赏泰山的石刻艺术。
“虫二”石刻,想必到过泰山的游客都会对这块石刻留有深刻印象。它利用了中国文字千变万化的特点,把“风月”的偏旁去掉,取“风月无边”的意思。游客在欣赏这副石刻时,不能不佩服作者构思的奇妙,一路的辛劳,顿时就无影无踪了。
(三)泰山典故、传说节选
泰山石敢当
在大江南北的农村,大凡阳宅冲处,或正对巷口、桥梁的地方,常立有石碑一块,上刻“石敢当”三字,以为可以降恶避邪,禁压不祥。泰山周围修建民房,则多将刻有“泰山石敢当”的石碣建于后墙正中,此俗一直沿用至今。不过,现在阳宅冲处的石碑,已被一截短墙所代替,并在上面题诗作画,称之为“迎宾墙”。据说,这石敢当的传说,就起源于泰山。
相传,石敢当是后晋泰山石家林人,姓石名敢,家境贫寒,靠打柴为生。石敢自幼喜欢舞枪弄棒,练得一手好枪法。
www.350xue.com
这年六月,飘泼大雨一连下了三天,把个汶河灌得八方横溢,洪水泛滥,河水冲上岸来,连人带畜,卷走了整个村庄,只有石敢一人附在一颗大树上,才免于一死。此后,石敢便不得不寄居在岱岳镇姥姥家,白天上山砍柴,晚上帮姥姥做些家务,深得姥姥的疼爱。
石敢生就一身硬骨,山上他没有跨不过的沟、涉不过的涧,没有攀不上的树、爬不上的崖,而且每遇飞禽走兽,只要他举手投石,说打耳朵不打眼,说打翅膀不打脸,射技高超,可谓百步穿杨。
一次东岳庙会,石敢到会上卖柴,见一伙无赖之徒,在大庭广众面前竟敢调戏民女,他气愤不过,抡起扁担就打。起初,那伙无赖还嘴强耍刁,石敢三下五除二,一阵扁担,直把他们打得跪地求饶才住了手。
就这样,石敢凭着一身本领,一腔的豪气,常常为百姓打抱不平,除暴安良,好多连官府都管不了的无赖,都被他降服了。此后,凡人们路遇坏人,只要说石 敢来了,坏人便像老鼠听到了猫叫,闻风丧胆,夺路而逃。石敢这个名字,也就在泰山附近流传开了。人们钦佩他见义勇为,敬慕他的胆识武艺,便把石敢尊称为“石敢当”。
一年冬天,镇上赵员外的女儿被妖精缠上,终日疯疯颠颠,多方就医未见好转,把赵家弄得乌烟瘴气,一家人六神不安。赵家贴出告示,说谁能降住妖精,赵家愿与他平分家产;若是未婚男子,甘愿将女儿以身相许。多少人为了捞到赵家的半分家业,被妖精弄得皮毛不见;多少人羡慕赵小姐的姿色,做了妖精的美味佳肴。从此,再无人敢登门降妖。赵员外见女儿日益憔悴,神魂颠倒,更是心急如焚。
石敢闻讯,急忙赶到赵家。他问清了妖精的出入时间,夜晚,他把赵小姐挪入别室,自己换上赵小姐的衣裳,手持铜手炉在牙床上等候。三更时分,一阵旋风过后,妖精破门而入,刚要掀帐子,石敢猛地将铜炉扣在妖精头上,只听“哎哟”一声,妖精化作一股青烟逃走了。
第二天,赵员外得知石敢降服了妖精,便大开宴席,又是分家产给石敢,又是要让女儿与石敢成亲,都被石敢婉言谢绝了。
人们得知此事,更是把石敢传得神乎其神,说石敢会什么咒通什么法,石敢的名字越来越远了。
不久,江南杭州来人请石敢,说有一民女被妖精迷住,不得解脱。妖精曾扬言:“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泰山石敢当的火龙爪”。石敢听后,欣然应允,千里迢迢赶到杭州。妖精听说石敢当已到,不等石下手,就先悄悄地溜了。
从此,石敢更是闻名遐迩。每天,从天南地北来求救的络绎不绝,石敢应接不暇,便请石匠在石上刻上“泰山石敢当”字样,交给求救的人。刚开始,人们还不信这石头能避邪,等回家立在大门里边,果然妖精见立有此碑,便不再进前。于是石敢当的碑碣便在民间广为流传。
(四)部分景点解说词
泰山景点解说词:
游客您好:
欢迎大家到泰山旅游观光,并预祝各位旅途愉快。我们现在是从泰山西溪的天外村路登山。蜿蜒盘旋的游览公路全长
泰山西溪谷阔幽奥,峻峰簇拥,林木荫翳,清泉奇石。因而被称为旷区。
下面我将沿途的景观介绍给大家,我们经过的第一个景点是
【天外村】它位于西溪谷口,这里既是山城结合部,也是环山公路与西溪游览公路的交汇点和游客集散地。2000年开始对天外村路进行综合治理,首先建成“天圆地方”广场,“天圆地方”是“天人合一”之意,古帝王封禅大典即是在泰山极顶设圆坛以告天,然后在山下设方坛以祭地,以示“天圆地方”。广场占地总面积3.
www.350xue.com
5万平方米。主要包括方形广场和圆形广场(方形广场边长为
【白龙池】在建岱桥北的溪谷内是著名的白龙池。相传此处是东海龙王的小儿子小白龙在此潜居镇山治水。这里上有百丈崖悬流下掷,似玉龙腾飞,顺着峡谷穿山越涧泻入池内。池北有巨石,层崖峻削,若圭若舟,上刻“玄圭石”。每当山洪暴发,巨石如舟在激流中飘行;而雨过天晴,它又象巨龟出池,伏岸晒背,所以又叫“石舟”,俗称“晾龟石”。石之东侧,山崖如削,石峡中穿,北为三元石,上刻“白龙池”、“龙潭”等大字。此石与玄圭石上遍布题刻,清初史学家顾炎武曾在此考得宋人题名15首,后来又有人考得16首,现在大部分尚存。
白龙池历史悠久,根据宋代碑刻所记,自汉唐以来至宋,历代帝王均派重臣到这里投金龙、玉简,焚香祈雨。宋代元封五年即公元1082年,神宗皇帝曾封白龙为“渊济公”,并建神龙祠一座。明代泰安知州袁枪还在此题写白龙颂歌:“白龙之潭,渊渊莫测。有祷则应,沛降甘泽。粒食生民,四境既宅。灵承神庥,永祀功德。”2000年在原址复建宋式石室渊济公祠。
民间传说,小白龙曾变成一健壮青年,到岱南田家做工。田老汉见他勤劳忠厚,就把女儿许配给他。白龙每天浇田都是遍地透,但就是听不到辘轳声。邻居们非常纳闷,就暗地窥探,只见白龙身长数丈,银鳞万点,寒光夺目,于是人们惊呼相传。小白龙见事情泄露,就告别爱妻来到白龙池居住。据说古时在此求雨求雪是很灵验的,所以自汉唐以来,历代官民常在此处求雨求雪。
白龙池东有招军岭,西有飞鸦峰,前有锣鼓湾,后有黑龙潭。每年夏暮秋朝,在这里可看到黑螭白龙,神潭水府,云烟吞吐,轰雷掣电,被古人誉为“龙洞甘霖”,列为泰安八景之一。
【黑龙潭】由此顺谷而上就是黑龙潭。潭之北高崖耸立,绝壁环围,这就是东百丈崖。中溪之水自崖巅悬流下泻,似天河落地,直冲崖下石穴,如虎啸龙吟,溅珠迸玉,又是一番奇观,人们称它为“老龙窝”;又因瀑流好似古代士大夫的垂绅,又名“天绅泉”。长瀑下流之水,又顺峡谷直泻黑龙潭。石潭因常年溪水冲击,腹大口小,形若瓦坛,深广数丈,传说与东海龙宫相通,所以被称为“黑龙潭”。龙潭之西有西百丈崖,再往南又有南百丈崖,每年夏秋之季阴雨连绵,三条瀑流犹如玉龙从云中凌空而降,古称“云龙三现”,是泰山十大自然景观之一。因此泰山人有谚语:“冒雨游山也不嫌,游山遇雨景更添。”2000年盛夏,《泰安日报》社某记者,在老龙窝的百丈崖上发现了众多的天然壁画:天马行空、美女出浴、鲤鱼跳龙门、猛虎出山及著名世界油画蒙娜丽莎头像等。
龙潭东南方有西溪石亭,北侧有清代光绪三十四年即公元1908年,泰安知府事宗室玉构题联:“龙跃九霄云腾至雨;潭深千尺水不扬波。”
在东百丈崖之上,有石桥横跨西溪,是1925年军阀张培荣创建的月牙形石拱桥,犹如长虹卧波。再加两侧置以红色箭杆铁栏,与青山绿水相映,玲珑别致。桥头两侧有石亭,遥遥相对,东为“云水”,西名“风雷”,1965
www.350xue.com
年建,供游人小憩赏景。
【扇子崖】再向上又见一怪峰,如同巨扇,故叫扇子崖。明代人杨博在此题书“仙人掌”。其峰峻拔奇特,丹壁如削,惊险难攀,望而生畏。元初通慧律师行全僧,曾在此筑茅屋修行。明代举人王无欲又在崖巅修建石屋读书修身,后来又在崖下建了一间茅草屋,自号“西山别业”。据考证《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当年进京赶考游览扇子崖受到启发,把这儿的许多景物写进了故事里。扇子崖就是铁扇公主的扇子,傲徕峰是傲徕国原址,还有魔王洞、石猴观海等。 1995年迎胜村为了开发旅游资源,在扇子崖上修建了铁梯;在崖前创建了阁楼式茶舍和餐馆。
扇子崖之西是傲徕峰,又名芙蓉峰。因巍峨突起,有与岱顶争雄之势而名。峰虽高不过泰山主峰之半,但犀利峥嵘,傲然不向泰山低头。所以古有民谚:“傲徕高,傲徕高,近看与岱齐,远看在山腰。”
峰之西南,绝壁之下有月亮洞,阴森可怖。内有清泉,冬春两季渗泉沿洞顶下滴,结冰为柱,似龙宫冰穴。史载,民国初有道姑在此修炼,一天道姑正在洞中盘膝打坐,忽觉身轻上浮,她自以为功成道就,天仙召唤,惊喜若狂。但抬头一看,见大虫长舌似火,虎视眈眈,道姑惊呼而逃。
洞外岩壁上有一幅天然形成的赭红色双环太阳图,直径达
扇子崖北有一石猴,又名“石猴观海”,是孙悟空的化身。再北是松棚和火焰山,又有牛魔王洞,这就是《西游记》中铁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住的地方。
傲徕峰与扇子崖交接处有山口,山口后是长谷绝涧,因旧时多青桐,故命名为“青桐涧”。这里就是泰山女儿茶的原产地。还有一段故事,有一年一个少女到扇子崖采茶,遇到了歹徒,少女便顺手摘了一把青桐芽,纵身跳下悬崖,就在将要落地的时候却被一位神人搭救了。他就是威镇四方的泰山石敢当,少女和他一见钟情,结婚生子,生下了一男一女。
涧北是壶瓶崖,危岩万丈,绝壁如削,巍峨壮观;崖之上怪石嶙峋,星罗棋布,又有一巨石宛如宝瓶,因之而名。吴承恩把这个石瓶当成了观音菩萨的宝瓶。游人站在山口,东瞻扇子崖如半壁城垣,摇摇欲坠,让人心惊目弦;西望傲徕,层叠而上与天接;北眺壶瓶崖,高耸入云,连绵数里。
(五)泰山诗词选
阀宫(节录)《诗经·鲁颁》
泰山岩岩,鲁邦所赡。奄有龟蒙,遂荒大东。
至于海邦,淮夷来同。莫不率从,鲁侯之功。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游泰山六首(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山) 李白
其一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www.350xue.com
>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飖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其二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其三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凭崖揽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其四
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暝。
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
其五
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
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云汉,远望不盈尺。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于此炼玉液。
其六
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关。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晖,玉真连翠微。想像鸾凤舞,飘飖龙虎衣。
www.350xue.com
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
岳下 苏辙
东来亦何求,聊欲观海岱。海西尚千里,将行勇还退。
岱阴即齐疆,南往曾历块。春深草木长,山暖冰雪溃。
中巷无居人,南亩释耕耒。车徒八方至,尘坌百里内。
牛马汗淋漓,绮纨声綷蔡。喧阗六师合,汹涌众流汇。
无复问谁何,但自舍耽爱。龙鸾画车服,贝玉饰冠玲。
骅骝蹴腾骞,幡旆飞晻暖。腥羶及鱼雷,琐细或薄菜。
游惰愧无赍,技巧穷殊态。纵观愕未己,精意殚一酹。
出门青山屯,绕郭遗迹昧。登封尚坛壝,古观写旗队。
戈矛认毫末,舒卷分向背。雍容太平业,磊落丰碑在。
往事半蓬蒿,遗氓但悲慨。回瞻最高峰,远谢徂徕对。
欲将有限力,一放目所迨。天门四十里,预恐双足废。
三宿遂徘徊,归来欲谁怼。前年道环辕,直上嵩岭背。
中休强饮食,莫宿时盥頮。稍知天字宽,不觉人寰秽。
岁时未云久,筋骸老难再。山林无不容,疲尔坐自碍。
自知俗缘深,毕老守闤闠。何当御清风,不用车马载。
登泰山记
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www.350xue.com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六)“我爱泰山”征文选登
我的泰山行
泰山俗称东岳,在山东境内,黄河之南,因其山势通天拔地,气势雄伟,被古人尊为五岳之首。
据说泰山是神州大地唯一受过帝王封禅的大山,昔日的秦始皇、汉武帝都曾到此留下过足迹。而在秦始皇汉武帝之前,真正使泰山出名的,当推孔子。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就是因为这一句话,千百年来,使无数的帝王将帅、文人墨客、有志僧道、善男信女,如朝圣般向泰山涌来。今年五一,泰山的游客量又是居全国各名山之首。而泰山则以它那伟岸的气质、博大的胸怀,热情接纳着每一位登高望远的游者。
我是携着走过衡山的余威,怀着满腹的冲劲登泰山的。指着地图上的玉皇顶,我在下决心:一定要亲自登上去!但真到了现实中,刚走到泰山中天门,行程才一半,我的双脚便不听使唤了。脚底像岩石上的松树,长了根似的直扎在底上抬不起来,膝盖关节酸溜溜地直想打弯,按理说山上的地球引力应该小一点,可为何全都集中到屁股上,混身像散了架似的轻飘飘的,只有屁股沉重重地往地上坐下来。看看高耸挺拔的泰山,想想自己,所有的雄心壮志在泰山面前,都是显得那么的渺小,还是弃鞋投降,乘索道而上吧……
……过千峰万仞,乘索道直取月观峰,徒出天街,便上玉皇顶、日观峰和望鲁台。
玉皇顶下有一巨石,上面刻有“五岳独尊”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这里早已是成为泰山的标致所在。大凡登上泰山顶的人都要在此留影纪念。我也在骆驿的人群中凑了个热闹。 而号称齐鲁第一高峰的玉皇顶却被整一座寺庙裹了个严严实实,失去了原来的面目,也看不到四周的风光。虽是春天,但我阅不见人间春色。至于日观峰,好好一个看朝阳的地方。凭空造个什么宾馆在上,大刹风景。自然的东西本就是自然的,有时人为的太多了反 适得其反,哎!
吾们独爱望鲁台,这里怪石鳞立,寸草无生,没有人为建筑,只有偶尔的石刻点缀其间。也许,我潜意识里的山就该是这样的。只有到了这里,我感觉才是到了泰山。一切都是显得那么的自然,那么的野性。万丈深渊就在脚下,齐鲁风光辽阔无限,苍天已近,天下已小!在这里,你可以大声呐喊,释放你束缚已久的心灵。放心吧,没有回音的,只有这寂静的苍天,沉稳的泰山,在聆听接纳着你的声音,你的呼吸,你的感叹。人性所有的脆弱在这里暴露无疑,悬崖你要小心,巨石你要避开,每迈一步,你还要同自己的胆怯懦弱作斗争。而唯有泰山,仍是那么的岿然不动,它似乎也在暗暗地笑,笑你的无助,你的脆弱,你的渺小。
突然之间我有一种感觉,这高高在上的泰山,高耸于天地之间,傲视群山,是不是更像一位真正的帝王?或许两千年前秦皇汉武选择泰山封禅,亦只想能像泰山一样“五岳独尊”吧?但秦皇汉武早已是连骨灰都不知何处,泰山却仍会在风里雨里笑傲千古!
“走进泰山”综合性学习设计
tag: 泰山 语文教学艺术,教学艺术,语文基础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教学艺术
栏目导航
- ·2017年高考备考策略——鉴赏、阅读、写
- ·初中地理记忆口诀大全
- ·语文:让语段阅读材料“增值”
- ·高中数学知识点公式定理记忆口诀
- ·九年级语文课文及教学目标
-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速成歌诀7
- ·当今课堂教学的十大关系
- ·着迷------学好语文的捷径
- ·全国十佳班主任培训视频
- ·教学法
- ·网络语文教学与创新人格的塑造
- ·课起始的八种类型
- ·语文导入新课的二十六法
-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
- ·精熟教學法
- ·给传统教学一个有力的支点——记一次基
- ·专家指导:语文水平无非就是这两样东西
- ·语文高考应试能力自测表
- ·北大状元谈高考冲刺-8
- ·故事创作法
- ·怎样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 ·作文应急处理九法
- ·高中生的完美学习方法
- ·求“精”、求“效”的发展性备课制
- ·不作阅读的奴隶
- ·张思中教学法中兴趣调动的探索与实践
-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
- ·问题中心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