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艺术试论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试论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浏览次数: 803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08 | 语文教学艺术
标签:教学艺术,语文基础知识,http://www.350xue.com 试论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三、精要点拨,见解独到,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目前,师范生、中专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还比较差,各科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仍然是教师在起主导作用,“讲课”仍然离不开老师的讲。一位领导对某校一位语文教师上一节课只讲了四句话大加赞赏,以为那是最好的课。倘若这位老师只在精要处作了点拨,那几句确实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就确实值得称道和发扬。但在现实中,能有此教学艺术者有几人欤?
        在教学中,我们不妨用“画龙点睛”这个成语吧。我们把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通过自学解决问题的过程叫着“画龙”,把老师的精要点拨,深入发掘叫着“点睛”。“画龙”要做大量工作,龙身的绘制可以多姿多彩,万千变化,但是无睛,它是不是真龙,是不是活龙还很难说。所以离不开老师“点睛”之语,正如于漪所说“‘睛’乃关键之笔,传神之笔,‘点’与不‘点’迥然不同。点睛之龙,破壁而出,乘云上天;不点睛者仍留于壁,其中显然有真假之分,死活之别。这一‘点’,点出了要旨,赋予了生命,起了质的变化;这一‘点’,笔力千钧,工夫深厚。画龙须这关键的一笔,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④于漪强调“教师既要善于‘画龙’,通过一篇篇范文的教学,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更要学会‘点睛’,学会准确地掌握文章精要,言简意赅地开启学生思维门扉,以收豁然贯通、印象深刻之效。”⑤
       笔者对于漪的话深有感悟,在教学中,往往和学生一道在“画龙”上下工夫,更在“点睛”上下苦功,化大力。现在把问题回到《谁的爸爸大》这堂课的教学上来。我提的第二个问题是:你认为故事中哪个人物塑造得最好?学生通过一番讨论,多数说“石头”,少数人说“老师”,通过比较、争论,最后肯定了是“老师”。很多学生以为在儿童文学作品中集中塑造人物形象非儿童莫属,而在本课塑造的儿童形象中自然首推“石头”。针对这种情况,我又提出了第三个问题:儿童故事的教育对象是谁?众口一词:“小学中高年级以上的学生!”“书上是这么说的,可是这篇故事仅仅是教育孩子们吗?”众人沉思,无言。于是,我说:“这篇故事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老师的,我们就来分析故事中的老师吧。”
首先,这位老师看到学生踩坏了椅子、争夺椅子,她为什么没有使用非常简单的“批评”“罚站”“赔款”等办法?这正体现了这位老师优良的师德师风和高明的教育艺术。
其次,当老师听到班上大多数学生喊:“石头,不让!石头,不让!”时,老师“听着,听着,她心里难过”,她为什么难过呢?她分明是看到了小强、帆帆身上存在官本位思想的影响,看到了他们身上存在的优越感和傲气,同时又从许多儿童身上看到了对官本位的抗议,对官僚的厌恶和反抗!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像这样幼小的儿童都不应该有这样的思想,这是一种不良思想倾向,是一种危险的潜意识,他们太早熟了!她也许想到了这个社会还有这样多的丑恶现象,所以她心理难过。这恰恰是不少老师所缺乏的深邃的洞察力。
第三,她为什么要导演修椅子这场戏呢?她怎样导演呢?老师看到这群孩子,心理难过,但是她 不是直接去批评甚至痛骂,因为她 知道孩子年龄小,错误不在他们,不应该用粗鲁的方式,她 想用事实来教育孩子。然而她不是马上请石头的爸爸来修椅子,而是先让爸爸是局长的小强和爸爸是科长的帆帆承认他们的爸爸修不了椅子,让他们的爸爸在这方面的无能暴露在同学们的眼皮底下,然后老师意味深长地“望着石头,笑咪咪的”,石头心领神会,说自己爸爸会修椅子。于是请来石头爸爸修椅子,在事实面前,同学们受到了教育。这位老师用事实教育孩子岂不比用批评语言效果更好?
第四,石头的爸爸修好了椅子,老师为什么没有表扬他?于情于理老师都应该这么做,但是这位老师没有轻易地使用"表扬"这个词。小强和帆帆因为自己的爸爸不会修椅子已经很没有面子了,如果表扬石头的爸爸,他们便会无地自容,自尊心大受伤害,同时石头也会从此骄傲起来,因为老师已经看出"石头高兴了",他在开始翘尾巴了,他有一种优越感了。老师心想:"小子,你不能骄傲!"于是不失时机地对孩子们说:"对!无论有官没官,无论官大官小,你们的爸爸各有各的工作,都有用!"这位老师没有走进多数学生的行列,去对官表示不满,但对官僚主义思想却有着鲜明的态度,不露声色地进行讽喻。她用事实证明,工人更有用,但她没有直接得出这个结论,是想向孩子们进行正面教育,而不是用肯定一方来否定另一方。这位老师的巧妙的育人艺术,难道不值得所有老师学习吗?
这些,就是这篇故事的精粹所在,得神之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或将包含的情意挑拨,或把深透的见解点明,鞭辟入里,独到深刻,那就会意味隽永,情趣横生,引人入胜,给教学增添色彩。
"名师出高徒",何谓名师?我以为,在教学中、,就是善于"画龙",更善于"点睛"者。学生崇拜老师,除了老师的人品、人格魅力之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崇拜他的学识,崇拜他的与众不同、匠心独运的教育教学艺术。我增读过一篇小小说《丑女》,其女相貌丑陋无人敢看,师专毕业走上师专的讲坛,学生们都纷纷坐到后边去,听课时埋头记笔记,不敢抬头,但不久,学生们争抢前面的座位,盯着她目不转睛,她靠的是什么,她为什么有如此轰动的效应?
我们不妨做做"丑女",向教育捧出你的一颗赤诚的心。在教坛洒出你的一身汗水,向学生献出你的一腔热情,想方设法创设出一个优美融洽的学习环境,力尽所能地展示你的才情和技艺,学生就会围聚在你的周围,甚至写上一份热情洋溢的"情书"来追求你,到那时,你还能说学生厌学,没有学习的兴趣吗?
注释:
①《论语·雍也》,转引自中师语文教科书《课外阅读文选》第三册第187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②章泽等编《名言1000句》第72页,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10月。③转引自佟士凡著《语文学习论》第34页,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④⑤见于漪《"睛"探》一文,中等师范学校语文教科书《阅读和写作》第五册P111,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上一页  [1] [2] 


试论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语文   语文教学艺术,教学艺术,语文基础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