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艺术2017年高考语文状元(134分)的语文总结

2017年高考语文状元(134分)的语文总结

浏览次数: 676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41 | 语文教学艺术
标签:教学艺术,语文基础知识,http://www.350xue.com 2017年高考语文状元(134分)的语文总结,

   恐怕语文成绩是让我觉得最幸运也最满意的成绩了,是,我高考语文考了134,虽然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想想自己平时对语文的态度,我觉得,对于语文这个学科,日积月累确实是个好方法。     我没有刻意去给语文时间,倒是有时经常占用语文自习。但仔细想想,语文在我平常生活中也有一定时间,我从高二起每天都会积累些字词,而且从高一开始每天坚持写日记。我不会每天保证一定的题量,也不一定说是老师要求做的题目全部做完。因为我觉得,如果为了应付老师而去抄一些东西,那就是浪费时间。但是,只要是我决定要做的语文套题或是专项,我就会认真整理,卷子上的每一个字,我都会认真分析。     先说说前五道选择题吧。虽然每套题目中都会有详细的答案,但是涉及到字词的题目,我都会一一查字典,因为字典上给你的并不是这一个字词,你会看到它或许有多音,你会看到它旁边的字词。还有成语题目,不会的很多,这种题有时会凭借一些经验,你可能会遇到一些情况,你已经排除了两个,那剩余两个中有一个你觉得它从表面上看与句中的意思相仿,但是其实它就是错的。但如果你没有一定的积累,你又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呢?还有病句题目,这方面我没有重点整理,但是每次考试前,我都会翻翻语文知识手册,看看每一类,这样脑子里就会很清晰。     还有小阅读。这三道题目考的就是你的认真仔细程度。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你才读了两个选项,就选出了答案,而事实往往就会很让人气愤,答案在后两个选项中。我在高考前作小阅读时,几乎每次都错一个。有时两个选项都不严谨,就会容易选错。但这点在高考中是不会出现的,所以我给自己下的规定,就是所有的选项都在文章找出答案。     文言文阅读。我想我最喜欢的课本就是《史记》了,我喜欢古代的故事,所以有时我会看还没有讲过的文章,按照自己的感觉来翻译理解,然后再对译文。有时语文课上不怎么做题,就会翻报纸上的文言文。我一直弄不懂什么语法,所以做文言文第二道题目(我觉得最难的题目)时完全就是凭语感。剩下的三道题目你仔细读文章就会找到答案,即使你的感觉很差。还有文言文翻译,主要是翻译到点上,这就靠你平常上课对词和句式的记忆了。     最让人头痛的就是诗词鉴赏了。考试前为了这部分题,没少翻语文知识手册,看看上面是怎么总结的,然后自己平常做时又会错在哪里,然后总结写在笔记上。其实这部分得感谢我班主任整理的那个语文积累本,那上面对于诗词的分析比知识手册上还好。所以我高考前几天就集中看那些诗词鉴赏,没有自己练习,就像是读故事一样每天读一些,然后给自己念叨念叨。     对于阅读题目,我一般是选第二篇,因为那样的文章比较好找规律,而第一篇散文之类的我会读不懂他们说什么,或是我读懂了,也不会答题。有些对修辞或是写法的好处在高三的复习资料上有,考试前翻翻就行。     作文。我很有体会,我觉得日记最大的好处,就是在我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来写文章具备细腻的描述。初三时写作文经常用诗人或是词人或是才女,那是感觉这种文章很吃香,可是到了高中看,几乎每个人都会用这些人,而且语言文字丝毫不差。所以就会感觉很无聊,因为几乎都是一样的材料。还有人会写议论文,说实话,我不会写议论文,我试过,每次都得不到高分,而且我手头除了我背过的几篇美文外没有任何资料。我讨厌在文章中用一段话描述一个例子,然后再议论。而且有时甚至那些同学都不懂得自己的文章写的是什么。于是很苦恼,于是写文章是用自己的事情当背景,意外地发现只要有真情实感,外加好的词句,就会得到理想的分数。因为老师不是木头,老师也会有感受。     我挺感激我班主任的教学方法,他似乎很了解我们,所以他从不会和别的科目抢课下时间,发现我们语文自习时做别科作业也不会生气。他让我们自己批阅自己试卷,这个时候,我总是对自己很严格,严格到每个点,因为这又不是高考,睁只眼闭只眼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他让我们自己准备字词去黑板听写。他总是在考试前和我们一起复习字词。暑假遇上一高一小盆友,她说他们被逼得在别的课上写语文作业,唉,好可怜。语言类科目成绩不是一时的紧张就会上升的。     总之,语文是门语言,需要日积月累,需要认真对待,需要真情实感,用零碎的时间去查字典,用被理科弄得头痛时的脑袋去看语文,这就是我的经验,我的总结。    高考语文成绩134分,为平原一中的语文单科状元。2012年考入山东财经大学



2017年高考语文状元(134分)的语文总结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高考语文  语文总结   语文教学艺术,教学艺术,语文基础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