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艺术高中中国古代史速成歌诀3

高中中国古代史速成歌诀3

浏览次数: 868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41 | 语文教学艺术
标签:教学艺术,语文基础知识,http://www.350xue.com 高中中国古代史速成歌诀3,

①药王:指孙思邈。②宇文:指宇文恺。③浩然:指孟浩然。④杜:指杜甫。⑤ 香山:指白居易,号香山居士。 ⑥欧阳询:指唐初欧阳询、虞世南和褚遂良等三大家。⑦《霓裳羽衣舞》:由唐玄宗创作。

 

 

第五章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368)

同期的世界

欧亚非 封建制度形成和发展阶段

欧  洲      法国为分裂割据局面

            英国封建庄园制确立

五代宋元              东罗马帝国走向衰亡

欧亚非

                      阿拉伯国家走向衰亡

            亚  洲    日本封建庄园占统治地位

 

            

第一节   北宋初期的中央集权和中期改革

一、北宋初期的中央集权

1、背    景              唐末藩镇显野心,废唐五代十国①兴。

后周大将赵匡胤,“陈桥兵变”都东京②。

年号建隆建宋朝,南北征战割据平。

2、中央集权措施         前朝为鉴图国安,中央集权举措新。

①控制军权            太祖杯酒释兵权,控制禁军三统领。

精壮之士入禁军,拱卫京师为重心。

枢密将帅互牵制,统兵调兵两分明。

北宋实行更戍法,兵走将留为特征。

②控制中央            君权相权为矛盾,相权三分权归君。

调兵权归枢密使,参政知事③掌行政。

执掌财权三司使,赋税转运到京城。

③控制地方            地方知州为文臣,通徒监督又署名。

地方司法央派员,死刑上报需核准。

北宋各路转运使,赋税大部送京城。

各地驻兵常更戍,知州无兵常易人。

④控制科举            北宋科举又改进,乡省殿试④初推行。

殿试录取任帝君,“天子门生”多顺臣。

主考科目进士科,试卷糊名防弊政。

录取增加近万名,仕途广开利国君。

3、评    价             北宋集权举措新,正反作用两分明。

①积极方面 a政治      藩镇割据喜铲除,维护统一国安定。

b经济      国泰民安促生产,经济发展好环境。

②局限方面 a政治      机构重叠多冗员,行政效率低水平。

b军事              将不识兵难指挥,军队“积弱”难取胜。

c经济              地方财政多困难,国家财政亦“积贫”。

二、北宋中期的危机和改革

1、社会危机             北宋危机有原因,矛盾聚焦略说明。

①阶级矛盾            政府纵容地兼并,土地集中民贫困。

饥寒交迫民抗争,中原边地多义军。

②统治内部矛盾        中央集权多机构,互相牵制冗员兴。

募兵养兵防抗争,军队“积弱”难取胜。

巨额开支成“积贫”,岁贡辽夏常犯境。

③民族矛盾            辽国西夏常犯境,北宋岁币难安宁。

2、庆历新政(1043)     参政知事范仲淹,整顿吏治为中心。

①官吏选拔            官吏升迁严考核,加强保举防恩荫。

②精简机构            严肃政令并州县,取信于民徭役轻。

新政触犯保守派,庆历新政遭废停。

3、王安石变法(1069)

①理财措施            缓和矛盾利农民,财政增收医“积贫”。

a青苗法            仲春贷谷给农民,夏秋偿还息二成 ⑤。

农民免受高利贷,。政府收入又大增。

b募役法            权贵农民皆复役,以钱代役多富人。

政府收取免役钱,农民生产负担轻。

c农田水利法        政府鼓励兴水利,开垦荒地大盛行。

d方田均税法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高中中国古代史速成歌诀3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高中  中国古代史   语文教学艺术,教学艺术,语文基础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