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艺术高中中国近现代史速成歌诀6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速成歌诀6

浏览次数: 467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41 | 语文教学艺术
标签:教学艺术,语文基础知识,http://www.350xue.com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速成歌诀6,

敌我矛盾用专政,内部矛盾公式新。

“团结-批评-团结”,建设团结各阶层。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严重失误(1957-1959)

1、反右派斗争         中共“八大”任务新,建设团结各阶层。

①整风运动           学会处理两矛盾,五七整风运动兴。

(1957)            官僚宗派与主观,运动三反提批评。

右派乘机乱人心⑤,整风运动转风云。

反右斗争扩大化,错划右派冤案频。

②斗争影响           国家建设蒙巨损,主要矛盾大变更⑥。

左的错误渐发展,党的建设教训深。

2、“三面红旗”(1958) 一五计划刚完成,经济建设大冒进。

①总路线             鼓足干劲争上游,建设多快又好省。

夸大主观能动性,忽视规律灾难临。

②大跃进运动        片面追求高速度,轻率发动“大跃进”。

全民炼钢耗资源,指标太高难完成。

比例失调物资紧,影响农业民贫困。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村人民公社化,生产关系大变更。

共产主义初过渡,左倾错误四特征⑦。

“一大二公” ⑧损农民,影响生产积极性。

④总体影响           “三面红旗” ⑨教训深,社会建设求速成。

夸大主观能动性,科学规律不遵循。

3、庐山会议(1959)  “三面红旗”为左倾,庐山会议图纠正。

①“反右倾”斗争      指导思想未变更,德怀上书⑩转风云。

“反党集团” ⑾定罪名,会后全党反右倾。

②会议影响 a政治    庐山会议危害深,中断纠左更左倾。

党内民主遭巨损,阶级斗争更盛行。

b经济     会后继续“大跃进”,经济形势更严峻。

三、六十年代初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1960-1962)——进一步探索

1、三年经济            经济建设太冒进,“三面红旗”危害深。

困难因素            庐山会议反右倾,中苏恶化成敌人。

屋漏难寻睛天云,自然灾害频发生。

2、纠左举措(1960-1962)农村率先纠左倾,纠正“共产” ⑿民安心。

①“八字”方针      “八字” ⒀方针重调整,比例协调多商品。

②中央工作会议      中央会议七千人,总结教训作批评。

平反纠错⒁得人心,六五调整初完成。

经济恢复又发展,经济建设势喜人。

四、十年经济建设成就1956-1966

1、背    景            十年建设多艰辛,曲折发展波浪行。

左倾错误频发生,国际反华势逼人。

自力更生求奋进,建设成果笑吟吟。

2、成    就           基本建设五百多⒂,工农产值增六成⒃。

①工农业            武钢包钢三油田⒄,石油自给电力增⒅。

②交  通            新修铁路八千里⒆,西北包兰与兰新。

③科  技            成功试验原子弹,牛胰岛素喜结晶。

3、英雄模范           雷锋铁人⒇焦裕禄,社会建设立功勋。

舍身为国向秀丽,榜样力量照后人。

[注释]

①苏共大会:指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的严重错误,引起西方反社会主义浪潮。②变更: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由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转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③内部矛盾:把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④讲话:指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⑤乱人心:指资产阶级右派公然要求共产党下台,要求政府“轮流坐庄”等反动谬论。⑥变更:将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正确论述改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⑦四特征:指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⑧ “一大二公”:指农村人民公社规模大和高度的公有制。⑨ “三面红旗”:指1958年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⑩德怀上书:指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的上书,指出当时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⑾反党集团: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张闻天等人被认定为“反党集团”。⑿共产:指农村人民公社化中的“共产风”。⒀八字: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⒁平反纠错:指1962年七千人大会前后,为反右倾运动中被错批的大多数人平反。⒂五百多:指建成大中型项目500多个。⒃增六成:指工农业总产值增长近60%。⒄三油田:指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⒅电力增:十年中农村用电量增长了70倍。⒆八千里:这里指八千多公里。⒇铁人:指大庆油田工人王进喜。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

一、发生的根源

1、国际因素            文革发动多原因,周边局势步步深。

①南部边境           西南中印曾战争,台湾频发反攻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速成歌诀6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高中  中国   语文教学艺术,教学艺术,语文基础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