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综合
宋子良
自从伽利略制造出可实际应用于科学研究的折射出望远镜以后,科学家们一直在设法提高它的放大倍数和质量,但色散(复色光通过棱镜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如目光通过三棱镜分解为赤橙黄绿青蓝紫光,造成的色差,即因各单色光聚焦点不一致,使成橡模糊与原物不符)的问题,一直未得解决。牛顿也参与了色散的研究,他想,既然色散是由于同一棱镜对不同频率的光的折射率不同造成的,那么,如果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就可通过不同折射率的透镜的组合来消除色差。这一设想是合理的,也已被后人的实践所证明。问题出在牛顿为此设计的实验上。他在一个注满了水的玻璃容器里放入一个玻璃棱镜,以观测光线通过它们时,折射是否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有变化,即可证明水和玻璃的折射率不同,消除色差就有希望。事也凑巧,牛顿选的用于制造棱镜的玻璃恰好和水的折射不同颜色的光线的,因此望远镜的色差问题是无法解决的,他放弃了研究色差的努力。
类似的事例在科学史上并非绝无仅有,因此总结牛顿的教训很有必要。首先牛顿对自己的实验过于自信。当时,科学家卢卡斯也做了类似的实验,但他选用的制造棱镜的玻璃与牛顿选用的不同,因而也与水的折射率不同。这样,他的实验结论就与牛顿的不同,卢卡斯恰好证明了,通过选用不同折射率的玻璃相重合,消除色差是完全可行的,卢卡斯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告诉了牛顿,但牛顿坚信,他自己的实验没有不妥的地方,这就使他从一个偶然的原因导致的错误一错到底,直到他死,他都不曾改变自己的看法。
其次,牛顿没有采用反向思维法。既然别人已经提出了反例,牛顿本应该从反例中进行认真思考,找出别人实验和自己实验的不同之处,或按照别人的实验重做一次,就有可能找到问题。因此科学研究常常需要交换一下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牛顿缺乏的正是这一点。
第三,牛顿还忽视了实验的可重复性。如果玻璃和水的折射率是相同的,那么随意找一块玻璃镜和水复合在一起做出的实验结果都相同,才能证明牛顿是正确的。卢卡斯的实验已表明,牛顿的实验很可能是不能重复的,牛顿理应根据实验的可重复性原理再做一遍。
总之,方法和指导思想上的不正确导致过份自信的牛顿犯了错误,后人总结了牛顿的教训,就在方法论上大大前进了一步。
这篇文章分析了牛顿犯错误的原因。一是过于自信,二是没有采用反向思维法,三是忽视了实验的可重复性。这三点都是在原因分析基础上形成的局部综合,也就是文中的分论点。最后的结论则是在局部综合的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综合。
[思考和练习]
阅读《抒情歌曲与革命传统歌曲》,指出文中哪些部分是综合,属于哪一种类型的综合(见附文)。
附:
谈抒情歌曲与革命传统歌曲
李沉简
对于音乐,我是一个门外汉,从不敢妄加评论。但现在倒忽然心血来潮,想说上几句。
抒情歌曲,顾名思义,大概是指抒发感情的歌曲吧!抒发感情,谁能说它是坏事呢?人非草木,岂能无情?既然人人有情,则有情者借歌抒发,当然无可非议。
情,有无产阶级改天换地的豪情;也有资产阶级荒yin颓废的感情。但感情决非只此二种。试问:李密同他祖母的乌鸟私情,陆游与唐琬的爱情属于哪个阶级?贝多芬无限热爱大自然的深情又是哪个阶级的?可见,感情是多样的,复杂的。
无产阶级革命者也是人,也有感情,而且不仅有壮志鹏举之情,也有母子相依之情,也有夫妻恩爱之情。由此看来,抒情歌曲只要它为人民所喜爱,只要它抒的不是黄色、低级之情,就不管它是柔软的,还是刚健的,都是无可指摘的。这本是明明白白的事情,不知为何又有人把“抒情歌曲与革命传统歌曲”的问题提了出来。在他们看来,似乎抒情歌曲与革命传统歌曲是完全对立的,好像革命歌曲就不该抒情,抒情歌曲就一定不革命,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众所周知,革命传统歌曲是指历史上那些激发人们革命情感的歌曲。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抒发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保卫祖国的豪情。鲍狄埃所作的无产阶级的战歌——《国际歌》,抒发了无产者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永远革命的战斗激情。
革命歌曲不仅抒发豪情,也抒发离恨忧伤,思乡忆亲之情。长征期间的《十送红军》不是广为传咏么?《松花江上》不也催人泪下么?可见,为它们以情动人,所以才成为不朽之作,灿烂之章,才得以流传至今。
以情动人的革命歌曲是感人的,不以情动人的歌曲再革命也只不过是配上了乐谱的口号罢了。十年浩劫中,这类东西想必大家也接触过许多吧!
总而言之,现在流行的抒情歌曲与革命传统歌曲并不互相对立,而是相互联系的。我们认为:抒情歌曲并非一定革命。我们赞成大唱革命的抒情歌曲。我们反对那些下流小曲,但我们也反对毫无音乐性的狂呼。我们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热情支持抒情歌曲。这样,也只有这样,我们的音乐事业才会蓬勃发展,我们的文化水平才能提高。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综合
- › 引用名句挑战高分 高考议论文写作素材集萃
- › 议论文写作叙例方法摭谈
- ›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 因果分析
- ›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比较分析
- ›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矛盾观的运用
- ›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概念分析
- › 议论文写作方法论:特性分析
- ›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定量分析
- ›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概括
- ›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想象和联想
- ›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演绎推理
- ›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归纳推理
- › 借鉴语言运用题,构建议论文写作模式2
- ›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综合
- ›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联系观的运用
- ›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类比推理
tag: 议论文 作文教学,作文学习,作文指导,语文教学 - 作文教学
栏目导航
- ·作文辅导材料
- ·有关“一个人在逆行中,会得到什么?”
- ·让作文得高分――如何选到新颖、独特的
- ·如何使记叙文写得有波澜
- ·怎样写好话题作文
- ·作文出新“三部曲”
- ·"破题"三法
- ·作文创新的误区划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立意
- ·作文中穿插歌曲的妙用
- ·“读书与做人”写作导航
- ·文化作文研究第六讲_文化作文的创写方
- ·议论文主体段分层巩固升格训练
- ·文化作文研究第五讲_文化作文的创写方
- ·技法一 慎思明辨法
- ·将哲理进行到底
- ·作文教学纲要
- ·高中作文开头“九法”与“十忌”
- ·《有一种力量,让我泪流满面》作文指导
-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正反对比式
- ·“我看姚明”话题导写
- ·材料作文的基本行文思路
-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 因果分析
-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比较分析
- ·话题设计六则
- ·“下水作文”初探
- ·飞驰的风景
- ·作文审题立意的两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