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综合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综合
蒋念祖
[训练讲话]
综合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科学发展史上,当科学事实或科学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需要从更广的角度和更深的层次上来揭示事物的内在的统一性,这时就会有科学家通观全局,进行综合,从而导致重大的科学发现。比如人类很早就认识到电现象儿磁现象。可是在法拉第等人的工作之前,对于电现象和磁现象的研究一直是彼此隔绝地进行的,直到麦克斯韦方程出现以后,才用数学形式实现了电与磁的综合。又如门捷列夫根据前人和自己分析研究化学元素的成果,把握了当时已知的各种元素的特性以后,就用综合的方法,把分析时暂时被割断的各种元素的内在联系恢复起来,发现了著名的元素周期律。这一规律把各种元素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揭示了各种元素之间的有机联系。
人们的认识过程是一种从低级到高级的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这个运动过程就是从综合到分析,再到新的综合的周期运动。正如毛泽东同志说:“当我们观察一咱事物时,第一步的观察只能看到这件事物的大致轮廓,形成一般概念,好比一个初来延安的人,开始他对延安的认识是一般的、笼统的。可是当他参观了抗大、女大以及延安的各机关学校之后,他采取了第二个步骤,用分析方法把延安的各部分有秩序地加以细细的研究和分析。然后第三步再用综合法把对各部分的分析加以综合,得出整体的延安。这时他认识的延安就与初来时认识的延安不同……现在他对延安就有了科学的认识和具体的了解。”毛泽东同志的话通俗地说明了人们的认识过程;第一步是从总体出发,看到这种事物的大体轮廓,获得初步的综合性的认识。第二步再用分析的方法将事物各部分加以“细细的研究和分析”,获得更深一步的认识。第三步再用综合法把各部分的分析加以综合,获得深刻而又全面的认识。这一综合性的认识又成为进一步分析的起点。这样,不断地由综合到分析,再由分析到综合,人们的认识便不断地深化、发展。由此可见,综合和分析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综合必须以分析为基础,而分析又必须以综合为指导。其次可以看到,综合有着不同的层次,这不同层次的综合,标志着人们的认识的不断深化、发展。
在议论文写作中,综合和分析同样是相互为用的。综合的作用,大致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初步的综合,可以作为议论的起点,往往出现在议论文的开头部分。比如《评潘虹的艺术风格》的开头是这样写的:“一提到潘虹,人们往往要把‘陆文婷’这个名字和她联系起来。这也许正是潘虹那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观众心理留下的烙印吧!”这里所写的,便是作者对“潘虹的艺术风格”先形成一个总体印象;也是为了给读者对“潘虹的艺术风格”先形成一个总体印象。接下去,作者便分析了潘虹在《人到中年》和《寒夜》中的表演。而开头的这一般综合,正是为下文的分析,为读者理解下文的分析指示了一个基本的方向。当然,我们说初步的综合,可以作为议论的起点,出现在议论文的开头部分,但是并不等于说,出现在开头部分的综合,都是初步的综合。也有些文章,会将全文分析以后所形成的综合放在开头的。比如《课外阅读是否影响学习》,文章开头便针对生活中人们所存在的偏见,鲜明地提出全文的论点:“正确的课外阅读非但不影响学习,而且还会促进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这一个论点,是对全文几个分论点的综合。第二,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局部综合,成为议论文中的分论点。比如《评徐玉兰的艺术风格》中有一段分析了徐玉兰在《红楼梦》中的“哭灵”一段唱:“在‘林妹妹,我来迟了’一句撕心裂肺的哭喊之后,‘金玉良缘将我骗’一句中的‘骗’字,徐玉兰在演唱时把声音提到高八度,高音中带着颤音,充分体现了贾宝玉此时对万恶的封建礼教所怀的愤恨之情。接下来一段是散板,表现了贾宝玉扶着林黛玉灵位时的懊悔莫及的心情。在‘死不能扶一扶七尺棺’一句后,徐玉兰又用了一段清板,如泣如诉,字字泪,声声悲,诉说了他对林黛玉的深深哀思。”在分析的基础上,作者作出如下综合:“整段唱一气呵成,慢中有快,柔中刚,很好地表现了贾宝玉此时悲愤交加的心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从而也显示了徐派唱腔的独特魅力。”这一综合,形成了本文中的一个分论点,从一个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第三,对全文所展开的分析、论述进行系统综合,形成全文的结论。比如《评潘虹的艺术风格》一文在分析了潘虹在《人到中年》、《寒夜》中的表演后指出,潘虹喜欢演悲剧,她演的悲剧人物使观众动情、流泪,但是泪干之后,却给人以启发、深思和前进的勇气。最后综合如下:“悲而不颓,平而不凡;含而不露,美而不俗;柔中有刚,刚中见强。这就是潘虹的艺术风格。”这一综合,是全文的结论。
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决不是分析所形成的局部认识的拼合和累积。综合应当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的认识成果应当远远超过原有分析而取得的许多局部认识的总和。一般说来,综合所形成的结论可以包括三种类型。第一,对于事物的性质、关系的认识。比如列宁在认识帝国主义这一现象时,在分析了帝国主义内部所存在的各方面矛盾之后,给帝国主义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了分割世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全世界全部领土分割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这就是对把帝国主义各方面的特征综合起来而形成的关于帝国主义的科学定义。据此,我们可以认识帝国主义的根本的性质。吴晗的一篇杂文《人和鬼》,在介绍、分析了几个关于鬼的故事的基础上形成综合,指出:“人气盛了,鬼气就衰了;人不怕鬼人了,鬼就怕人了。”这个结论揭示了人和鬼之间的关系。当然这个“鬼”是一语双关的。因为作者在结论后面还特地说明:“不但对死鬼该这样,对活鬼也该这样。”第二,对事物的评价。对事物的评价往往是在对事物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应该说它更能体现综合的特点。《毛遂不避嫌疑》一文,分析了改革浪潮中那种敢于表现自己的精神,它的实质、它的意义,并且将它与“不表现自己”进行对比,与“风头主义”、“野心”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作者以一句话结束全文:“我们能不为表现者的表现喝彩么?”这就是对敢于表现自己的改革家们的综合性的评价。第三,提出某种决策性的见解、主张。应当说,决策性的见解、主张往往包容了对某一事物的认识、评价,因此它的综合性更强。比如毛泽东同志在《反对自由主义》中的结论提出:“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精神,克服消极的自由主义。”这就是一种决策性主张,这一主张是在分析了自由主义的表现、实质、危害、形成了对自由主义的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同时包含了对自由主义的评价。在一些文章中,对事物的认识、评价和决策性主张是交织在一起的。比如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在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对革命的态度进行了精辟的分析以后,概括地指出:“综上所述,可知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亲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这一段综合性的结论中,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认识、评价和决策性主张就是交织在一起的。
综合应当以分析为基础,但综合又不应当是分析中所得到的局部性的认识的简单的相加、凑合。根据这一原则,作为结论的综合,一方面要做到“水到渠成”、“顺乎自然”,而不能让人感到缺乏基础,生硬牵强,甚至无中生有,突如其来;另一方面还要力在综合中形成新的认识,让读者从中受到新的启发。其次,作为结论的综合,在表述上力求简明扼要,力求三言两语便能画龙点睛。
[例文评析]
牛顿为什么会犯错误?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综合
- › 引用名句挑战高分 高考议论文写作素材集萃
- › 议论文写作叙例方法摭谈
- ›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 因果分析
- ›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比较分析
- ›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矛盾观的运用
- ›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概念分析
- › 议论文写作方法论:特性分析
- ›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定量分析
- ›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概括
- ›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想象和联想
- ›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演绎推理
- ›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归纳推理
- › 借鉴语言运用题,构建议论文写作模式2
- ›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综合
- ›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联系观的运用
- ›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类比推理
tag: 议论文 作文教学,作文学习,作文指导,语文教学 - 作文教学
栏目导航
- ·作文辅导材料
- ·有关“一个人在逆行中,会得到什么?”
- ·让作文得高分――如何选到新颖、独特的
- ·如何使记叙文写得有波澜
- ·怎样写好话题作文
- ·作文出新“三部曲”
- ·"破题"三法
- ·作文创新的误区划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立意
- ·作文中穿插歌曲的妙用
- ·“读书与做人”写作导航
- ·文化作文研究第六讲_文化作文的创写方
- ·议论文主体段分层巩固升格训练
- ·文化作文研究第五讲_文化作文的创写方
- ·技法一 慎思明辨法
- ·将哲理进行到底
- ·作文教学纲要
- ·高中作文开头“九法”与“十忌”
- ·《有一种力量,让我泪流满面》作文指导
-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正反对比式
- ·“我看姚明”话题导写
- ·材料作文的基本行文思路
-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 因果分析
-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比较分析
- ·话题设计六则
- ·“下水作文”初探
- ·飞驰的风景
- ·作文审题立意的两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