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作文教学作文材料与审题——谈高考作文的审题

作文材料与审题——谈高考作文的审题

浏览次数: 196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41 | 作文教学
标签:作文学习,作文指导,http://www.350xue.com 作文材料与审题——谈高考作文的审题,

 

教学内容与过程:

导言:“人室由户”,要进人作文之“室”,必须通过审题之“户”,所以作文基础等级中把“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即作文的审题放在第一位。

一、新材料作文的材料与审题

请看下面的材料:(2007汕头一模)

1、某著名外企要招聘一名资深会计,一位女大学生去应聘,因为没有工作经历被拒绝了,可她却坚持参加笔试并且拿了第一。于是人事经理亲自复试,女孩坦言唯一的工作经验只是在学校掌管过学生会财务。经理失望了:“以后有消息我会打电话通知你。”女孩点点头掏出两块钱双手递给经理:“不管是否录用,请都给我打个电话。”“如果没被录用,你想知道些什么呢?”“请告诉我,哪些方面我没有达到你们的要求,我好改进。”“那两块钱……”女孩微笑道:“给没有被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由我付话费。请您一定打。”经理笑了:“你把两块钱收回。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用了。”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引导学生掌握审题的方法:

提问:第一步应该做什么?

回答:确定材料陈述的主要对象。

回答:女大学生。

点拨:一般来说主要对象是比较容易确定的,但是有些材料的主要对象则需要对看几眼,如下面的这则材料:

2006年全国卷(Ⅱ)高考作文题: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2005年为27.8%。

要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这个材料陈述的主要是国民图书阅读率和网上阅读率的有关数据,有不少考生完全抛开这两率单纯就阅读确立话题,这类作文在阅卷人眼里始终感觉与材料不是非常切合,有些省份也因此做了适当的扣分要求。

提问:第二步又该做什么呢?

答案:确定材料陈述的主要结果。

结果:大学生应聘成功。

提问:第三步要做什么了呢?

答案:由果探因,深入思考材料所述内容下隐藏的深层原因,以此确定写作的基本内容。

我们也可以从女大学生应聘之所以成功的原因,选择某方面切入来构思作文:

⑴ 从坚毅的品格切入。她应聘一开始便遭拒绝,但却毫不气馁一再争取。财务是十分繁杂的工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是不可能做好的。

⑵ 从诚信的品格切入。明知外企要招聘的是“资深会计”,她却能坦言自己没有工作经验,这种诚信的品格对搞财务工作尤为重要。

⑶ 从直面不足的勇气和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切入。即使没被录用,她也勇于直面不足,敢于承担责任,要求听到别人对她的批评意见。

⑷ 从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切入。女孩自掏电话费,这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更是财务工作不可或缺的。

过渡:小结只呈现或故事或新闻事实的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的步骤方法。

有些新材料作文题,命题人为了适当的降低审题的难度,在材料中作出提示。请看下面的作文题。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07年海南卷)(60分)

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做实验时,有一个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他很好奇又一时找不到答案,就将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一天,他偶然看见报道说,有两辆客车相撞,司机和乘客都被挡风玻璃碎片划伤了。他立刻联想到那个烧瓶,经过化验,发现烧瓶曾经盛过硝酸纤维素已经溶液,这种溶液蒸发后留下一层无色透明的薄膜,牢牢地黏附在瓶壁上起到了保护作用。“如果将这种溶液用到汽车玻璃上,车里的人不是更安全吗?“因为这个意外的发现,别涅迪克博士获得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对此,有人评论说,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地追求。也有人评论说,创造并不像我们相像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了材料的全部,你认为命题人对写作的提示在哪里?

答案:在材料的结尾部分:对此,有人评论说,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地追求。也有人评论说,创造并不像我们相像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

点拨:在分析材料的时候,要特别关注的是材料本身对主要事实是否有“点评”,因为命题人往往是以“点评”的形式来对作文的内容区间做进一步的限制的。

请你据此确定一个写作的观点。

点拨:既可以从“抢抓机遇”方面切入,亦可以从“执著”精神方面入手。不过对考生而言,从“创造并不难,创造其实离我们很近”这方面立意可能会更好操作一些。可以发表议论、可以描述一次创造的经历、可以叙写关于创造的情怀、可以编写故事等。如果能在文章中彰显“生活中人人都有着一种潜在的创造力”或“要让潜在的创造力量发挥出来,必须要关注现实生活”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对自身力量毫无了解、缺乏信心,不思创造的人,永远不会成功”等稍深刻的主题,再加上准确而又形象的表达,相信会得高分的。

过渡:我们知道了这个诀窍之后,我们再来看下面的一则材料: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多万,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当他自己病危住进医院经济困难时,几位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来看望他。这件是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经不再需要医疗了。

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买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的女生捐了10元,问她为什么把春节压岁钱全部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和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拨:试题中的两个材料有较为突出的对比性,从捐款助人的结果上说,材料一是失败的例子,材料二是成功的例子。第一个材料说的是受助者不懂得回报,也就是没有报恩之心。第二个材料最后一句话可以看作是“点评”,对这句话稍加提炼说的也是报恩。

 

4、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温总理说:“事情有大道理,有小道理,小道理都归大道理管着。”

材料二:“不随地吐痰”是人人应遵守的行为守则,是一条小道理。但随地吐痰的人多了, 不讲不行了,不大大的讲更不行,以至讲到了国外,成为我国出国人员的一门“必修课”。这条小道理也就变成了大道理。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和思考?请根据材料,联系实际或你的自身体验,任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要求: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这个材料跟前面的材料有什么不同呢?

[1] [2]  下一页


作文材料与审题——谈高考作文的审题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高考作文   作文教学,作文学习,作文指导,语文教学 - 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