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矛盾观的运用
矛盾的观点也应当成为我们的一种思想方法,矛盾分析法,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一分为二”的方法。矛盾分析法在认识活动中,在议论文写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矛盾”这个概念的含义极为丰富,所以我们即使知道了事物可以分析作矛盾的两个方面,往旆还不一定能形成具体的认识。“矛盾分析法”只是给我们指点了思考问题的基本思路,要能够形成具体的认识,还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怎样正确看待分数》中指出,一方面要知道分数是检验一个人书本知识掌握的程度的标志,所以应当重视分数;另一方面又必须看到分数往往只能反映书本知识掌握的情况,又有其局限性。再如《对于“理解”的理解》一文指出每个同学都渴望得到家长的理解,这是对的;但是我们是否理解家长呢?我们是否设法争取别人的理解呢?以上几个例子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是较好地运用了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可以贯穿、渗透到前面所介绍的各种分析法之中。比如在原因分析中,在广泛探求事物的产生、发展的原因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原因中哪些是内因,哪些是外因,内因外因之间的关系如何;可以进一步探讨原因中哪些是主要原因,哪些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的关系如何。又比如结果分析,可进一步探讨哪些是主要结果,哪些是次要结果;哪些是有害的结果,哪些是有益的结果,它们间的关系如何,如此等等。又比如特征分析。可进一步探讨哪些是表面特征(现象),哪些是本质特征,现象和本质间的关系如何,哪些是主要特征,哪些是次要特征,对这个事物应当作出怎么样的总体评价,如此等等。而特征和数量之间,其实就是质和量的关系,因此特征分析和数量分析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又如比较分析。比较的双方很可能看上去是对立的,但同时又是统一的关系,也可能看上去是统一的,但同时又存在对立的关系。所有这些,都反映了“矛盾是无所不在的”,矛盾分析法可渗透到各分析方法之中。
[例文评析]
从三门人“客迁”原因及客观效果
谈宁波市近郊农村的对策
宁波镇海中学
从80年代的第4个年头开始,宁波市近郊的农村,在宁波话与黄岩话的和谐声调中,悄悄然又夹进了另一种方言——三门话。一批又一批的三门成年男子,携妻子带儿女来这儿包种土地。这次出来的三门人真不少,光我家所在的镇海区庄市镇菱漕村,就来了10户三门人。
在宁波发展的地方史中,曾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人口入迁。最近的一次大约在本世纪20年代,是黄岩、温岭等地大批农民来到宁波乡下种田。(有趣的是,我的爷爷就是这样的“客民”)用辩证唯物主义联系的观点历史地看待这二次人口入迁,我们就会发现,它们的动因似乎完全一致,都是因为经济原因而发生的人口移动。但任何事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纵观历史,它们毕竟是两次不同条件下的迁移,它们之间有着质的区别。本世纪20年代的那一次人口迁移,是贫苦农民的自发迁移。他们在故乡无法再生存下去,于是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比较富庶的宁波谋生。而当前三门人的这一次“客迁”,是由于现时国家改革开放,搞活经济政策的牵引而出现的。宁波市作为国家14个对外开放城市之一,要加快建设步伐,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这样,处于“近水楼台”的近郊农民便“先得月”,大批大批的健壮男女劳动力涌入城市做工、开店、从事建筑行业、个体商贩业等;同时乡镇企业的兴起,又吸引了大批劳动力。以我们菱漕村为例,当前在宁波、镇海两城区以及乡镇企业做工的劳动力约占总劳动力的70%左右。然而由于城市过多吸引了近郊农村的劳动力来发展自己的生产,带来的直接副作用是,一批农民的责任田的耕种成了问题。而三门那边的情况恰好相反,三门农村地少人多,劳动力过剩,交通比较闭塞,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缺乏工商业活动的经验。而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则是驾轻就熟的事。这样,肥沃富饶的宁波平原对他们有着无比的吸引力。而政策既然允许农村责任田可以转让承包,于是大批三门人就来到宁波种田。
我们该如何看待三门人的“客迁”对两地经济带来的影响呢?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事物的矛盾有主次之分。而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因此,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时候,必须分清哪一方面是主要的,哪一方面是次要的。首先,三门人到宁波乡下包种土地,缓解了这里城市与农村争夺劳动力而出现的矛盾,使近郊大批农民有更多机会和时间安心从事工商业或其他活动,走上致富道路。我们院中有一户人家,将全部田包给三门人,自己与广州一家公司联系,从事蛇皮加工行业,现在已快成了10万元户了。我们村还有户人家将田全部包给三门人后,自己从事养鸭专业,平时向市场销售鸭蛋,逢年过节出售鸭子,如今还在不断扩大规模,一个新的700平方米的养鸭棚不久前又建成,他们家也早就成了万元户。可以这样说,三门人的“客迁”对市郊农村经济的进一步振兴与繁荣起了积极的作用。更值得肯定的是,三门“客民”的到来,巩固和加强了市郊农村的粮食生产。我对村里的10户三门人作了调查,近三年,他们每年为国家和市场提供的商品粮大大超过一般农户。与此同时,三门人自身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三门人一般肯吃大苦,耐大劳,干活兢兢业业,合理优惠的转让责任田合同使他们的收入成倍提高,且农闲时,他们在“主人”的介绍下,或进城去拉拉车,或到建筑队帮帮工,又能增加额外的收入。其次,我们欣喜地发现,这次人口“客迁”,加强了山区同开放地区的联系,促进了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一般来说,市郊农村生产管理先进,机械化程度比较高,来这里的三门人深受市郊农民的影响,潜移默化,回去后不但把当地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带回了三门地区,而且把新的经营观念带回了家乡,这必然会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总之,从现在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及宁波发展方向来看,三门人出来包种土地,其积极作用占矛盾主要方面。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三门人出来包种土地后,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①由于国家对户籍实行统一的管理,作为“客民”的三门人无法把根扎下来,因此,在土地利用上,就缺乏长远的眼光,他们不肯在农田基本建设上多花本钱投资,即使对作物的栽培管理,也只给庄稼施以可以暂时增加产量的化肥。这种近似掠夺性的耕种,长此下去,必然会严重破坏土地资源,给今后近郊农村的粮食稳产、增长埋下危机的种子。②三门人与当地农民一般都是口约合同,缺乏法律依据,因此,由于权益问题常跟当地农民发生矛盾,给村干部的工作和地方治安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以上存在的问题虽然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但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它。据此,我以为在今后以至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为了充分发挥“客迁”者的积极作用,最大程度地消除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在市郊农村,宜采取下列对策:
一.近郊农村地方政府要从宏观上加强对“客迁”户的统一管理;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普法教育,积极指导各村农户依法签订转让承包合同,对擅自违约毁约的,要主持正义,必要时追究法律责任。
二.在实行统一临时户籍管理制度的同时,为鼓励“客迁”户打消临时观念,安心扎根下来,应视其实际情况,即看“客迁户”在本地农村承包多少土地,承包多少年以上,又是遵纪守法的,经审核妥善解决其户口关系。
三.严格实施承包田转让合同的审批手续,从制度上保证堵住市郊人口密度的不必要增加,堵住擅自弃田毁农的弊端,同时大力加强农业生产在四化中的重要意义、地位和作用的宣传,要大力树立近郊农民中通过务农致富的实际典型,并多渠道地、卓有成效地引导近郊广大农民开拓务农致富之路,这样,就能从根本上保证近郊农村从人力和物力上支援城市的建设,加快整个城市和农村的四化建设步伐。
当然,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时时刻刻充满矛盾,原来的矛盾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矛盾,我们应该紧紧抓住有利于生产力发展这一根本点,研究新情况,制定新对策,切实加强改革开放中宁波市郊农业生产建设。
[思考和练习]
1.阅读《关于中国“华尔街”的思考》,说明文中是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展开论证的。
2.现在有些学生不愿意当学生干部,怕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当了学生干部,也宁可做“老好人”,不愿意得罪人;还有些同学主观上希望把班级工作搞好,但对同学的态度失之简单粗暴。针对以上某一种情况,运用所学的基本观点,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3.《尊重名人而不迷信名人》、《牵牛要牵牛鼻子》、《进和退》、《说“小”》、《学习和思考》、《自由和必然》。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矛盾观的运用
栏目导航
- ·作文辅导材料
- ·有关“一个人在逆行中,会得到什么?”
- ·让作文得高分――如何选到新颖、独特的
- ·如何使记叙文写得有波澜
- ·怎样写好话题作文
- ·作文出新“三部曲”
- ·"破题"三法
- ·作文创新的误区划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立意
- ·作文中穿插歌曲的妙用
- ·“读书与做人”写作导航
- ·文化作文研究第六讲_文化作文的创写方
- ·议论文主体段分层巩固升格训练
- ·文化作文研究第五讲_文化作文的创写方
- ·技法一 慎思明辨法
- ·将哲理进行到底
- ·作文教学纲要
- ·高中作文开头“九法”与“十忌”
- ·《有一种力量,让我泪流满面》作文指导
-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正反对比式
- ·“我看姚明”话题导写
- ·材料作文的基本行文思路
-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 因果分析
-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比较分析
- ·话题设计六则
- ·“下水作文”初探
- ·飞驰的风景
- ·作文审题立意的两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