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话题作文的复习备考
第一,考虑话题本身最适宜哪种文体。尽管高考试题尽可能做到了可以写出不同的文体,但实际上每个话题都有它自身对文体的适应性,都存在着“好不好写”和“写不写得好”即怎样出新、出彩、写深刻的问题。例如,“记忆移植”选用议论文,无非是采用本文所述的第一种思路,从科学技术和社会伦理角度 评价其得失,表达赞成或不赞成的态度;如果采用本文所述的第五种思路,写出记叙文或其他文学体裁,则材料丰富,易于展开,主题多而深刻。再例如“答案是丰富的”,若选用议论文,则只能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为什么丰富,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如此丰富的答案,这对思想不算深刻的中学生来说,有点勉为其难,不如演绎故事来得容易。“心灵的选择”由于要触及心灵,当然最好以第一人称描写叙述出关于选择的故事。“诚信”几乎用不着议论证明,倒是许多诚信的人值得歌颂,许多不诚信的无价值的灵魂有待撕开给人看,故应该采用叙述类文体特别是文学体裁。“规则”倒是少有的易于写议论文且容易写深刻的话题。“面对大海”易于写议论文尤其是抒情散文,却不利于选择记叙文,因为,把大海作为记叙文中的一个背景,实际上使情节演绎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第二,考虑自己的主客观条件。 有的考生长于形象思维,具有文学艺术气质,则可以选择记叙文特别是各种文学体裁、另类体裁;有的考生则精于逻辑思辨,善于分析推理,则可以选择议论文。应该选择自己熟悉的、擅长的、经常练习的文体,这样,进可求新,退可求稳;杜绝为了求新求深采用自己没有把握的文体去弄险。要看自己写作材料的储备情况,一旦确立了主题,就马上调动自己的材料储备,看能证明或表现主题的有多少,并加以分类。情节的、细节的,一般适宜于选择记叙文和各种文学体裁;语言的、概括的,一般适宜于议论文;哪方面材料丰富,一般就选择哪种文体。
第三,考虑自己的临场情况。在考场上—接触话题,即能产生兴奋,利用自己的兴奋点,趁热打铁,形成兴奋灶,顺着意识的流动,产生一系列联想,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即能形成大致的文体雏形,再有意顺此整饬。兴奋状态下的写作,常有较好的收获,要相信自己的灵感。综合这几年的高考作文的阅卷情况看,记叙文和其他文学体裁总的得分高于论述类的作文。今年湖北省语文阅卷点推荐出来的21篇优秀作文,仅有区区3篇是议论文,绝大部分是抒情散文,这其中的原因有三:其一,考题的原因。绝大部分考题本身适宜于记叙抒情类文体而不适宜于议论文。其二,文体本身的因素。议论文在体式上的变化少而且相对固定,证明式、阐释式、读后感、评论式、驳论文,常用的就此几种,能让入耳目一新的杂文又不易掌握;议论文需要有较高的认识水平、较成熟的理性思维能力,有些论题(如“记忆移植”“规则”)甚至需要专门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准备。因此,考生要想突破“深刻”“透彻”的标杆而获得发展等级分比较困难。而记叙抒情类和其他文学体裁可以展示更丰富多彩的情节内容,表现出深刻而又多样化的主题,呈现更灵活新巧的形式,常常令人耳目一新,有利于获得青睐。求真需用逻辑思维,创新则需形象思维,高考作文要求创新,使用形象思维的记叙文和各种文学体裁自然得天独厚,而使用逻辑思维的议论文自然稍逊风骚。其三,议论文是晓之以理,记叙文和文学体裁是动之以情。青少年正处在情商高涨之际,喜闻乐见的自然是情节生动、情感丰富的叙述抒情类读物了,兴趣这位最 好的老师教会了他们这类文章的写作能力。
因此,各种文体的训练就应该因“体”而异。
对于议论文,第一,进行“人格”训练,迅速掌握几种常用体式,如证明式、阐释式、读后感、评论式(文学评论、思想评论)、驳论文,不怕形成套路;因为,议论文难以在结构上绣出什么花来,不如让学生在结构上驾轻就熟,而把注意力放在立意、选材和语言上。第二,重在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特别是辩证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使学生能以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对事物进行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知与行、对立与统一、外因与内因、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主流与支流;局部与整体、全面与片面等等关系分析。训练学生多向思维、逆向思维,例如,让学生对“人定胜天”“逆境成才”“安贫乐道”“多多益善”“因人成事”“对牛弹琴”等等进行辩证思考。第三,训练选材能力,拒绝不健康的材料,避开人人都知道的材料,摒弃老掉牙的材料,点石成金翻新旧材料,挖掘自己的亲身经历,务必使自己的材料新颖别致、论证力强。第四,让议论文的语言“文”起来。方法是,适时引用成语以求精练,引用诗词以显才华,引用俗语以求风趣诙谐,引用流行歌词以显新潮鲜活,引用文言以表庄重严肃、幽默讽刺;采用整句以求气势,采用对偶以求整饬,长短结合荡气回肠,繁简搭配疏密有致。
记叙文和其他文学体裁的训练则应遵循这几点:第一,切实打好记叙文基础,把记叙文作为看家本领,而不是越过记叙文去练习其他。严格训练记叙文的细节描写能力、议论抒情能力,因为这是作文的得分点。第二,对于各种文学体裁如小说、戏剧等,可以结合课文了解其文体特征,并适当练习,但应适可而止,不可恋战。应强化小小说的学习,弄清它与一般小说的区别,初步掌握小小说的写作,因为它比较适用。第三,对于各种另类体裁,可集中展示,对其特点加以剖析,但不大面积训练,只对有不同兴趣者个别辅导。因为这类体裁适应面较窄,可作奇兵,不可作正兵。
不过,在掌握了基本记叙文、议论文和散文体裁之后,能掌握一两种其他文体,使用得当,确能收到奇效。比如:(1)使用对话体,让两个身份对比产生戏剧效果的人或物(偷猎者与熊猫、萨达姆与布什)之间驳诘问难,阐明作者的主张。(2)使用书信体,发信者与收信者之间最好也有能产生深刻主题的关系,如今天的“我”与未来的“我”之间的通信。(3)使用日记体,让人物如贪官之类夫子自道,袒露心曲。(4)连续的新闻报道和报章摘录,以表现事件、面貌、人物的前后状况,在变化或对比中体现主题。(5)使用说明文、广告、化验单、诊断书、鉴定、征婚启事、寻入启事、悼词、人事档案等等,对人物、事件甚至抽象的观念等等一切有待揭示的对象,进行双关性象征性的描述。(6)学习鲁迅采用故事新编的形式,让古典作品中的人物如唐僧师徒演绎现代“诚信”“选择”一类故事。此外,演讲稿、寓言、童话,都是可以考虑选用的文体。在记叙文和其他文学体裁的写作中,变换一下视角能更方便更深人地观察和反映生活,描摹人物内心情感,如日本川端康成的《我是猫》。简言之,文中的“我”可以是访问地球对人类的心理行为莫名其妙的天外来客,或是与现代观念大相径庭的古代人物甚至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如林黛玉之类,或者是过去或未来的“我”,还可以是一张被人到处转手的jia币、一棵庇护多少代人如今却特被砍去的大树,甚至可以是一个观念(如被抛入水中的“诚信”,时时找上门来的“责任”,贪官污吏抗拒不了的“诱惑”)。
六、话题作文的立意
谈谈话题作文的复习备考
tag: 话题作文 作文教学,作文学习,作文指导,语文教学 - 作文教学
栏目导航
- ·作文辅导材料
- ·有关“一个人在逆行中,会得到什么?”
- ·让作文得高分――如何选到新颖、独特的
- ·如何使记叙文写得有波澜
- ·怎样写好话题作文
- ·作文出新“三部曲”
- ·"破题"三法
- ·作文创新的误区划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立意
- ·作文中穿插歌曲的妙用
- ·“读书与做人”写作导航
- ·文化作文研究第六讲_文化作文的创写方
- ·议论文主体段分层巩固升格训练
- ·文化作文研究第五讲_文化作文的创写方
- ·技法一 慎思明辨法
- ·将哲理进行到底
- ·作文教学纲要
- ·高中作文开头“九法”与“十忌”
- ·《有一种力量,让我泪流满面》作文指导
-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正反对比式
- ·“我看姚明”话题导写
- ·材料作文的基本行文思路
-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 因果分析
-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比较分析
- ·话题设计六则
- ·“下水作文”初探
- ·飞驰的风景
- ·作文审题立意的两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