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方法篇: 因果分析
在原因分析中必须注意以下四点:第一,不要把原因和“前事”相混淆。白天在黑夜之前,春天在夏天之前,但前均不是后者的原因。第二,不要将原因和某一迹象或征兆相混淆。疼痛就其本身来说并不是疾病的原因,而倒是它的征兆。第三,不要把原因和结果相混淆。飞机的操纵杆断裂可能是造成飞机坠毁的原因,也可能是坠毁的后果之一。当然,原因、结果两者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第四,不要把原因和必要条件相混淆。必要条件就是缺少了它其事就不能发生的一种条件。它与原因有密切关系,但是不应该把它错认为原因。喷气式客机不是因为起飞而坠毁,但是完成起飞却是坠毁的必要条件。第五,要注意区别具体的原因分析和抽象的原因分析、(结果分析也是如此)。比如我们可以对“厌学”这一现象作原因分析,这种分析要考虑得很全面,但只能说是可能存在的原因,而某个同学厌学,其原因应当是具体的、现实的。
[例文评析]
说“勤”
杜家箴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勤天下无难事”。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这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
勤,对好学上进的人来说,是一种美德。我们所说的勤,就是要人们善于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勤于总结。看古今中外,凡有建树者,在其历史的每一页上,无不用辛勤的汗水写着一个闪光的大字——“勤”。
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了四十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20岁起就开始漫游生活,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58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有关上千本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女知识青年曹南薇,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浑浊,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辨的对手所压倒。可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雨霜风雪,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我国宋代学者朱熹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读熟。可是他不懈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终于“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这说明,即使有些天资比较差,反映比较迟钝的人,只要有勤奋好学的精神,同样也是可以弃拙为巧、变拙为灵的。
实践证明,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个人的知识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垠的知识海洋里猎取真智实才,才能不断地开拓知识领域,获得知识的酬报,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也说过:“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这就是,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求于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能得到真知灼见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意。
(选自《千字议论文选》)
本文开头对“勤”进行概念分析,接着从两个方面分析“勤”所带来的结果,最后点明文章的中心论点。文章的主体部分,便是结果分析。
[思考和练习]
1.阅读作文《“亡羊补牢”》,指出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原因分析,哪些地方运用了结果分析,哪些地方运用了结果分析,因果分析在文中分别有什么作用。
2.任课老师中,哪一位在同学的心目中最有威信?这威信是怎样形成的?会产生怎样的结果?请作具体分析。分析中请注意因果关系的复杂性(见《训练讲话》中的六点说明)。
3.《“厌学”原因初探》、《集邮(或其他课余爱好)的利弊》、《×××原因新探》。
附:
“亡羊补牢”
上海北郊中学
每次考卷发下之后,不少同学关心的只是考试的分数,看完了成绩便随手往书包里一塞,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订正。考试成绩固然重要,但和它相比,订正更为重要:考试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一个阶段里的学习情况,无论好坏与否,它只能代表过去;而订正却能帮助你解决以往不能解决的问题,避免将来再发生。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亡羊补牢”。
无论干什么事,错误和缺点是难免的;为什么有的人能“吃一堑,长一智”,而有的人却不断地重蹈覆辙呢?关键就在于这两种人对待缺点错误的不同态度。对一个牧人来说,掉了羊后,还存在着侥幸心理,不及时地堵住这个缺口,那么或早或迟,他还会掉羊。如及时地采取措施,找到了缺口,用砖石死死封住,那么他以后可能就不会再掉羊了。
让我们回想一下平时所做的事,不难发现,我们在犯相同类型的错误时,不免会懊恼地想,如果吸取了上一次教训的话,那么这次更大的错误也就避免了。的确,“亡羊补牢”其实是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不断改正缺点能使一个人趋于完美。“亡羊补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其重要的现实的意义。
但是,不少人并不太重视这一点,原因有很多,除了没有意识到“亡羊补牢”的重要性外,还有的人会沉浸于“失羊”的痛苦之中,不断地为昨天而悔恨,却又忘记了今天和明天,还有的人没有面对现实的勇气,害怕看到错误的存在;更有的人对前途丧失信心,有“听任其发展”的思想。这些原因虽然不一,但后果是相同的,他们将迎来更多的错误,更严重的错误,无论他们的主观意愿如何。
所以,真正要做到“亡羊补牢”,还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有勇气。这一点我们的政府已经给我们做出了表率以下的各级官员必须参加治黄,终于,在以后的八十多年里,黄河没有泛滥过。
我相信,只要我们都能有“亡羊补牢”的精神,那么我们将塑造出一个美好的世界,也将塑造出一个坚定的自我!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 因果分析
- › 引用名句挑战高分 高考议论文写作素材集萃
- › 议论文写作叙例方法摭谈
- ›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 因果分析
- ›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比较分析
- ›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矛盾观的运用
- ›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概念分析
- › 议论文写作方法论:特性分析
- ›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定量分析
- ›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概括
- ›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想象和联想
- ›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演绎推理
- ›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归纳推理
- › 借鉴语言运用题,构建议论文写作模式2
- ›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综合
- ›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联系观的运用
- ›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类比推理
tag: 议论文 作文教学,作文学习,作文指导,语文教学 - 作文教学
栏目导航
- ·作文辅导材料
- ·有关“一个人在逆行中,会得到什么?”
- ·让作文得高分――如何选到新颖、独特的
- ·如何使记叙文写得有波澜
- ·怎样写好话题作文
- ·作文出新“三部曲”
- ·"破题"三法
- ·作文创新的误区划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立意
- ·作文中穿插歌曲的妙用
- ·“读书与做人”写作导航
- ·文化作文研究第六讲_文化作文的创写方
- ·议论文主体段分层巩固升格训练
- ·文化作文研究第五讲_文化作文的创写方
- ·技法一 慎思明辨法
- ·将哲理进行到底
- ·作文教学纲要
- ·高中作文开头“九法”与“十忌”
- ·《有一种力量,让我泪流满面》作文指导
-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正反对比式
- ·“我看姚明”话题导写
- ·材料作文的基本行文思路
-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 因果分析
-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比较分析
- ·话题设计六则
- ·“下水作文”初探
- ·飞驰的风景
- ·作文审题立意的两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