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 5、6遗传和变异
第二册 5、6遗传和变异
生物在生殖过程中出现遗传和变异,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本节教材由现象到本质,简要分析遗传和变异的原因,但基于学生认识水平有限,教材只是把最简单,最基本的一些知识向学生作了介绍。同时为第六册和高中生物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1.教学时,按以下顺序层层深入:遗传→细胞核内染色体→基因→核酸,使学生能对这些名词形成清晰的概念。
2.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1课时。
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标
㈠认知目标
1.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
2.了解染色体和基因。
3.了解染色体和基因的传递。
4.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意义。
㈡技能目标
通过对课本中两幅图的学习,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㈢情感目标
通过对遗传变异的教学,让学习认识到自然界的任何神秘、奥妙的现象只要认真深入研究,事物都可被认识的。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染色体、基因等遗传物质、遗传基因的传递。
2.教学难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三、教学过程
㈠新课引入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它们分别寓含着生物中的什么涵义?遗传和变异。所谓遗传就是生物繁殖的新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都和自已的亲代相似。所谓变异,就是亲代与子代间,子代各个体间又不完全相同,总存在某些差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
那么,为什么会有遗传现象呢?
㈡染色体和基因。生物为什么能把自已的形态、结构、功能等特征传给自已的后代?这个秘密存在于细胞核中。教师接着结合挂图,逐层讲清以下几点:1.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上有许多片段,叫基因。2.每一种特征都由特定的基因控制。3.男女性别的差异由不同的染色体决定。男女细胞中都有46个染色体,但是男人有一个X染色体和Y染色体,女人有两个X染色体,无Y染色体。
㈢遗传基因的传递。结合教材图5-16或幻灯片进行讲解。细胞分裂前染色体先复制,形成两套与原来完全相同的染色体。分裂时,两套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则染色体上的基因就传到了子代中,生物性状就遗传下去了。
㈣遗传和变异的意义
www.350xue.com 1.回顾前面学过的与遗传有关的概念:染色体和基因。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走提出基因的成分是核酸,所以核酸是遗传物质。
2.提出变异。若生物的染色体、基因或组成它们核酸发生变化,则会产生变异。
3.遗传变异的意义:遗传使生物的种能基本保侍稳定,变异使生物的种能不断发展变化。然后教师举例,如家鸡、家鹅等的演变或苹果水稻等品种的改良,说明遗传和变异是一对矛盾,也由于遗传和变异,古代生物才能进化并发展变成今天的生物。
㈤小结。
五、板书设计
第六节 遗传和变异
第二册 5、6遗传和变异
- › 第二册角的初步认识
- › 数学 - 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第二单元
- › 第二册 3、1运动系统
- › 第二册 3、6泌尿系统
- › 第二册 4、5激素
- › 第二册 3、6体温的调节方式
- › 第二册5、1生殖
- › 第二册 1、2细胞的分裂
- › 第二册 1、5植物体的构成
- › 第二册 5、2被子植物的生殖
- › 第二册 5、6遗传和变异
- › 第二册 6、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 › 第二册 6、3人类的起源
- › 2017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学计划(第二册)
- › 2017年数学第二册教学总结
- › 2017年度第二学期小学实验教材语文第二册教学计划
tag: 暂无联系方式 幼儿园自然教案,幼儿园小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教育 - 幼儿教案 - 幼儿园自然教案
栏目导航
- ·矿 产(一)
- ·矿 产(二)
- ·动 物 的 进 化
- ·动 物 的 驯 化
- ·生 物 的 启 示
- ·月相的成因
- ·太 阳 系
- ·空气
- ·水的用途
- ·鸽子和鹰
- ·压缩空气
- ·自然第五册教案15人体的运动—骨骼和肌
- ·自然第五册教案14、压缩空气
- ·自然第五册教案13、空气占据空间
- ·自然第五册教案1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 ·自然第五册教案11、指南针
- ·自然第五册教案10、怎样加快溶解
- ·自然第五册教案9、食盐哪里去了
- ·自然第五册教案8、电和我们的生活
- ·自然第五册教案7、导体和绝缘体
- ·自然第五册教案6、连接电路
- ·自然第五册教案5、它有多少
- ·自然第五册教案4、尺的故事
- ·自然第五册教案3、制作昆虫标本
- ·自然第五册教案2、昆虫的共同特征
- ·自然第五册教案1、蝴蝶从哪里来
- ·平 衡
- ·搭 纸 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