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地理教学地理教学设计高一地理大气的热力状况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大气的热力状况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740次| 发布日期:12-29 13:45:32 | 地理教学设计
标签: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大全,地理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www.350xue.com 高一地理大气的热力状况教学设计,

 

 

 

对流层中水汽、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可见光吸收很少,大部分可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来。

由此可见,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很少,因此,太阳辐射并非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2.反射作用(出示课件4讲解)

参与大气成分: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

特点:无选择性

实例: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3.散射作用(出示课件5)

参与的大气成分: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特点:有选择性(波长越短,越容易被散射)例:①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方向:四面八方

特点:有选择性(波长越短,越容易被散射)。例:①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②当空气质点为颗粒较大的尘埃、雾粒、小水滴时,散射无选择性,各波段同时被散射,天空呈现灰白色(阴雨天)。③“日落黄昏十里路”。④树阴下,教室里仍能看清东西,凡是阳光不能直接照射的地方,仍是明亮的,皆因大气的散射作用。

小结(见课件5,以表格形式出现)

4.削弱作用的差异性:不同纬度不同

削弱作用与纬度的关系:(课件6)

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长—被削弱的辐射多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削弱的辐射少

这就是太阳辐射由低纬度向两极递减的原因之一。

(二)大气的保温效应:(7)

阅读“大气的保温效应”,回答下列问题:

1.地面辐射为什么是长波辐射?

 

举与散射现象有关的实例说明

 

 

 

 

 

  

 

举实例说明

 

  

 看课件了解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高一地理大气的热力状况教学设计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教学  高一地理  大气   地理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大全,地理教学设计与反思,地理教学 - 地理教学设计

地理教学设计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