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地理教学地理教学设计高中地理城市与城市化教学设计(必修2)

高中地理城市与城市化教学设计(必修2)

浏览次数: 593次| 发布日期:12-29 13:45:32 | 地理教学设计
标签: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大全,地理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www.350xue.com 高中地理城市与城市化教学设计(必修2),
高中地理城市与城市化教学设计(必修2)
  第一节城市地域结构(第2学时)
  
  一、课标要求及其解读
  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课标解读:
  1、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含义,并从城市建设与发展、人们日常生活等方面认识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与意义。
  2、强调学生学会读图,根据图表得出结论或发现规律;学生通过分析实例归纳得出理论,又能够运用理论来验证实际情况(解释城市内部结构形成原因);
  3、培养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功能区的概念、城市中主要的功能区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2、高中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读图分析能力。
  3、生活在北京的学生对本节学习内容有一定感性认识和生活体验,有助于理解本部分学习内容。
  三、教材分析
  1、教材首先解释城市地域结构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城市地域结构的一般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和实际案例。
  2、城市地域结构的一般规律和影响因素是本部分教学的重点内容,教材通过多幅插图,反映城市地域结构的一般规律和几种主要模式。在解释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因素时,既比较全面又突出重点因素——经济因素
  3、材中的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既反映了与市中心的距离对城市地价的影响,也反映出城市不同功能区受此距离影响程度不同,即付租能力的差异。
  4、节教材插图较多,既能图文并茂,更好的说明有关问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让学生通过读图,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或总结规律。
  5、介绍城市地域结构的多种影响因素时,突出了与市中心距离和交通通达性对城市地价和功能区分布的影响,对其它影响因素只给出简短的图文提示,启发学生联系实际,在生活中寻求答案,突出研讨性,留给学生自由想象、自我发挥的空间。
  6、本节教材最后设计的活动,通过城市地域结构的两种方案,检验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后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北京城市地域结构的素材,通过思考、讨论,阐述城市地域的一般规律,并解释形成原因。引导学生结合城市规划和发展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分析城市地域结构方面的典型案例。指导学生从各类图表中获取信息,并进行提炼加工,分析和解答有关问题,进而提高对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时代感。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城市地域结构的含义;城市地域结构的一般规律及形成原因。
  难点: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原因;城市内部结构的变化。
  
  
  六、教学方法
  本节教学主要采用谈话法和讨论法。选取北京城市材料作为案例,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通过探究、分析、比较和讨论等,探寻原因,总结规律。
  七、教学过程

课标要求及解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指导学生阅读图2.6,分析香港功能区的分布特点。

展示北京市图,

设问:

香港和北京城市功能区分布和组合是否相同?

导入:城市地域结构

 

分析香港功能区的分布特点

 

 

思考问题

 

承上启下,为本节后面的教学内容作铺垫

讲解城市地域结构的含义

指出城市地域结构的意义

在教材相应部分标记

说出不同城市地域结构的事例及影响。

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含义

认识学习城市地域结构的意义

 

 

 

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交通越便捷、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

 

指导学生从距离市中心远近存在地租差异来理解图2.8,分析:距市中心的距离对城市内部功能区分布产生的影响。

 

点评和总结

 

指导学生探究城市地域结构形成的其他原因

自行阅读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听讲、读图分析

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

 

 

 

 

 

 

 

[1] [2]  下一页


高中地理城市与城市化教学设计(必修2)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教学  高中地理   地理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大全,地理教学设计与反思,地理教学 - 地理教学设计

地理教学设计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