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详解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1)(4分)
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2)(4分)
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赏析】曾经就任西畿县县令,三年下来,马不生膘。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任满还乡时,也仅仅是满载车书而归。在山林深居,衣衫单薄简朴。就住在在灵州的一个角落,每日早上可以听到报晓的号角,平时也没有什么客人来往。
寓意说他曾经在西畿县就任三年,勤于政务,衣食节俭。以至于马都没有长出来肥膘。(更欲指人,没有贪污腐败,人为清廉)是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这句话是引自一个古典“《嘉靖宁夏新志》等宁夏地方志作“债多凭剑与”,此从《全唐诗》本”。就跟我们说成语一样,应该并不是说他真的穷的连剑都卖了。)说明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所以任满以后,没有搜刮民脂民膏,仅有学赋诗书满车。也只有学赋诗书满车!(不知道算不算说他胸怀大志,不过有点牵强。)边雪就可以让你找不到他的踪迹,说明他所处的地方比较偏僻,徐风吹来就掀起了他身上的睡衣,说明他衣衫简朴,没有什么锦衣华冠。更显得他,大方,简朴,不拘小节。他就住在灵州的一个角落,每天早上可以听到报晓的号角(说明他还是住在灵州的,不可能是深山老林里面),家里的人客房根本没有开过,说明基本也没有什么人来往。向往宁静以致远,不理凡尘俗世,清远脱俗!
育星教育网 www.ht88.com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2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2012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望江南
【宋】李纲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答:
答: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古代文学作品思想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解析】李纲是邵武人,本词是本地作家的作品,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一些关键词并不难解题。第一小题考查的是诗歌的表现手法,理解可多元化,其中衬托的表现手法相当明显。第二小题考查的是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诗句通俗易懂,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考生只要抓住“空旷”“茅舍”“欢笑”等关键词,作者所蕴含的情感便昭然若揭。
【答案】(1)要点:“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2017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详解
- › 2017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详解
- › 2017高考字音字形整理表
- › 2017年高考语文社会热点最新预测:关注“网瘾少年”
- › 2017高考语文素材:标点符号考点知识清单2
- › 2017高考语文素材:文言实词考点知识清单
- › 2017年高考语病类型快速分析技巧
- › 2017高考语文素材:鉴赏诗歌语言考点知识清单
- › 2017高考语文素材:鉴赏诗歌形象考点知识清单
- › 2017年高考语文语言表达新题型预测
- › 2017年高考病句辨析专题第五讲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结构混乱)
- › 2017届高考模拟试题病句精编4
- › 2017高考语文素材: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考点知识清单
- › 2017年高考病句辨析专题第六讲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表意不明)
- › 2017年高考病句辨析专题第四讲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成分赘余)
- › 2017年高考病句辨析专题第三讲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成分残缺)
- › 2017年考前议论文攻坚1
栏目导航
- ·描写重阳节的诗词
- ·2017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详解
- ·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的36首诗词(值得一
- ·王维《洛阳女儿行》诗词鉴赏
- ·王维《桃源行》诗词鉴赏
- ·李白《长相思·其一》诗词鉴赏
- ·《兵车行》诗词鉴赏
- ·浅谈古诗词的虚实结合
- ·高考古诗词“比较阅读鉴赏”新题型分类
- ·语文版中考古诗词、文学常识、文言文复
- ·浅谈古诗词教学
- ·李白诗鉴赏(23)
- ·中国古诗中的虚和实
- ·韩元吉词作鉴赏(1)
- ·让体验教育走进古诗诵读活动
- ·韦承庆诗鉴赏
- ·王维诗鉴赏(9)
- ·王建诗鉴赏(1)
- ·王勃诗鉴赏(2)
- ·苏颋诗鉴赏
- ·秦韬玉诗鉴赏
- ·卢仝诗鉴赏(2)
- ·柳宗元诗鉴赏(2)
- ·刘湾诗鉴赏
- ·李益诗鉴赏(2)
- ·李商隐诗鉴赏(12)
- ·李颀诗鉴赏(2)
- ·李贺诗鉴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