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诗鉴赏(6)
浏览次数: 511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41 | 诗词教学
标签:诗词教学大全,古诗词鉴赏,http://www.350xue.com
李贺诗鉴赏(6),
天上谣
李 贺
天河夜转漂回星,
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
仙妾采香垂珮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
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
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
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
海尘新生石山下。
在一个晴朗的夜晚,诗人游目太空,被璀璨的群星所吸引,于是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向那美丽的天宇。诗共十二句 ,分成三个部分 。开头两句写天河。天河,绚烂多姿,逗人遐想,引导他由现实世界进入幻想世界。天河在转动,回荡着的流星,泛起缕缕银光。星云似水,沿着“河床”流淌,凝神谛听,仿佛潺潺有声。这些是诗人站在地面上仰望星空的所见所感,写实之中揉有一些虚构成分,呈现了想象的发生过程。
中间八句具体描述天庭的情境,陆续展示了四个各自独立的画面。画面之一是:月宫里的桂树花枝招展,香气袭人。仙女们正在采摘桂花,把它装进香囊,挂在衣带上。“ 花未落 ”意即“花不落”。仙树不枯,仙花不落,它与尘世的“馨香易销歇,繁华会枯槁”形成鲜明的对照。画面之二是 :秦妃当窗眺望晓色。秦妃即弄玉,相传为秦穆公的女儿,嫁给了萧史,学会吹箫。一天,夫妻二人“同随凤飞去”,成了神仙。此时,晨光熹微,弄玉正卷起窗帘,观赏窗外的晨景。窗前的梧桐树上停着一只小巧的青凤。它显然就是当年引导他们夫妇升天的那只神鸟。弄玉升天已有一千余年 ,而红颜未老。那青凤娇小如故。时间的推移,没有在她(它)们身上留下任何痕迹,这是天宇的神奇之处。然而,天宫岁月并非毫无变化。它有晨昏之别,仙人也有夙兴夜寐的生活习惯,这些又似与人世无异。画面之三是神奇的耕牧图景。仙人王子晋吹着细长的笙管,驱使神龙翻耕烟云,种植瑶草,多么悠闲自在!画面之四是:穿着艳丽服饰的仙女,散步青洲,寻芳拾翠。青洲是传说中的仙洲 ,山川秀丽,林木繁密,始终保持着春天的景致。来这儿踏青的仙女,采摘兰花,只顾言谈,十分舒畅。上述各个互不连缀,然而却显得和谐统一的画面,都以仙人活动为主体,以屋宇、花草、龙凤等等为陪衬,突出天上悠闲的生活和优美的环境,与人世相对比。这正是诗歌的旨意所在。人间怎样呢?末两句用雄浑的笔墨作了概略的点染。在青洲寻芳拾翠的仙女,偶然俯首观望,指点说:羲和驾着日车奔驰,时间过得飞快,东海三神山周遭的海水新近又干了,变成陆地,扬起尘土来了。这就是人们所常说的“ 沧海变桑田”。诗人借助具体的形象,表现了尘世变化之大和变化之速。对比之下,天上那种春光永驻、红颜不老的状况,就显得难能可贵。这是一首游仙诗。李贺虚构了一个尽善尽美的仙境,显然有所寄托。诗人心怀壮志而生不逢时,宝贵的青春年华被白白地浪费了 ,这叫他怎不愤恨不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对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不满的曲折表现。
这首诗想象富丽,具有浓烈的浪漫气息。诗人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种种新奇瑰丽的幻境来。诗中所提到的人物和铺叙的某些情节,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内容。但诗人又凭借想象,把它们加以改造,使之更加具体鲜明,也更加新奇美丽。象“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不仅使王子吹的笙有形可见,而且鲜明地展示了“龙耕”的美妙境界。这是诗人幻想的产物,却又是某种实体的反照。诗人写子虚乌有的幻境,实是把世间的人情物态抹上神奇的色彩。例如兰桂芬芳,与人间无异;而桂花不落,兰花常开,却又是天上特有的景象;仙妾采香,秦妃卷帘,她们的神情举止与常人没有什么不同,但仙妾采摘的是月宫里不落的桂花,秦妃身边有娇小的青凤相伴,而且她 (它)们都永不衰老,这又充满神话色彩。诗人使用这种手法,巧妙地把神和人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想成为可以观照的对象,因而显得深刻隽永,而又有生气灌注。这首诗,全诗十二句,句句都有物象可见,诗人用精心选择的动词把某些物象联系起来,使之构成情节,并且分别组合为六个不同的画面。它们虽无明显的联结迹象,但彼此色调谐和,气韵相通。这种“合而若离,离而实合”的结构方式显得异常巧妙。
诗歌首尾起落较大。开头二句是诗人仰望星空所得的印象 ,结末二句则是仙人俯瞰尘寰所见的情景。前者从现实世界进入幻想世界,后者又从幻想世界回到现实世界,一起一落,首尾相接,浑然一体。诗的题目是《天上谣》,“ 谣,声逍遥也。”意即用韵比较自由,声音富于变化,吟颂起来,轻快优美。这首诗的脚韵换了三次,平仄交互,时清时浊。各句平仄的排列有的整饬,有的参差错落,变化颇大,这种于参差中见整饬的韵律安置,显得雄峻铿锵。
秋来
李 贺
桐风惊心壮士苦,
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筒一编书,
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
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
恨血千年土中碧!
本篇写秋天来临时诗人的愁苦情绪。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这原是古往今来有才智之士的共同感慨。诗人对于时光流逝表现了特别的敏感,以致秋风吹落梧桐树叶子的声音也使他惊心动魄,无限悲苦。这时,残灯照壁,又听得墙脚边络纬哀鸣;那鸣声听起来仿佛是在织着寒天的布,提醒人们秋深天寒,岁月将暮。诗开头一 、二句点出“ 秋来 ”,抒发由此而引出的由“ 惊”转“苦”的感受,首句“惊心”说明诗人心里震动的强烈。第二句“啼寒素”这个寒字,既指岁寒,更指听络纬啼声时的心寒。在感情上直承上句的“惊”与“苦”。一个“苦”字给全诗定下了基调,笼罩以下六句。
“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上句正面提问,下句反面补足。面对衰灯,耳听秋声,诗人感慨万千,我们仿佛听到他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慨:“自己写下的这些呕心呖血的诗篇,又有谁来赏识而不致让蠹鱼白白地蛀蚀成粉末呢?”情调感伤,与首句的“苦”字相应。
五、六句紧接上面两句的意思 。诗人辗转反侧,整夜无眠,深深为世无知音、英雄无主的忧愤愁思所缠绕折磨,似乎九曲回肠都要拉成直的了。诗人痛苦地思索着,思索着,在衰灯明灭之中,仿佛看到赏识自己的知音就在眼前,在冷雨洒窗的淅沥声中,一位古代诗人的“香魂 ”前来吊问我这个“书客”来了。这两句,诗人的心情沉痛,用笔也诡谲多姿。习惯上以“肠回”、“肠断”表示悲痛欲绝的感情,李贺却一空依傍,自铸新词,运用“肠直”的说法,愁思萦绕心头,把纡曲百结的心肠牵直,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愁思的深重、强烈,可见他用语的新异。凭吊之事只见于生者之于死者,他却反过来说鬼魂前来凭吊自己这个不幸的生者,真是石破天惊的奇笔。
“ 雨冷香魂吊书客”,诗人画出了一幅多么凄清幽冷的画面,且有画外音,在风雨淋漓之中,仿佛隐约听到秋坟中的鬼魂,在唱着鲍照当年抒发“长恨”的诗,他的遗恨就像苌弘的碧血那样永远难以消释!表面上是说鲍照,实际上则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志士才人怀才不遇,正乃千古同恨!
此诗上半篇采用的是习见的由景入情的写法,下半篇则是全诗最有光彩的部分。“思牵今夜肠应直”,在牵肠情思的引发下,一个又一个恍惚迷离的幻象在眼前频频浮现,创造出了富有浪漫色彩的以幻象写真情的独特境界。诗人深广的悲愤与瑰丽奇特的艺术形象之间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在用韵上,后半篇也与前半篇不同。前半篇虽然悲苦、哀怨,但还能长歌当哭,痛痛快快地唱出,因而所选用的韵字正好是声调悠长、切合抒写哀怨之情的去声字“ 素”与“蠹”。至后半篇,与抒写伤痛已极的感情相适应 ,韵脚也由哀怨、悠长的去声字一变而为抑郁短促的入声字“ 客 ”与“碧”。
这是一首著名的“鬼”诗,其实,诗所要表现的并不是“ 鬼”,而是抒情诗人的自我形象。运用香魂来吊、鬼唱鲍诗、恨血化碧等等形象,主要是为了表现诗人抑郁未伸的情怀。诗人在世间找不到知音,只能在冥世寻求同调,不亦悲乎!
秦王饮酒
李 贺
秦王骑虎游八极,
剑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敲日玻璃声,
劫灰飞尽古今平。
龙头泻酒邀酒星,
金槽琵琶夜枨枨。
洞庭雨脚来吹笙,
酒酣喝月使倒行。
银云栉栉瑶殿明,
宫门掌事报一更。
花楼玉凤声娇狞,
绡红文香浅清,
黄娥跌舞千年觥。
仙人烛树蜡烟轻,
青琴醉眼泪泓泓。
李贺写诗,题旨多在“笔墨蹊径”之外。他写古人古事,大多用以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或借以表达自己郁闷的情怀和隐微的意旨。没有现实意义的咏古之作,在他的集子里是很难找到的。这首诗题为《秦王饮酒》,即“无一语用秦国故事”(王琦《李长吉诗歌汇解 》),因而可以判定它写的不是秦始皇。诗共十五句,分成两个部分,前面四句写武功,后面十一句写饮酒,可见重点放在饮酒上。诗人笔下的饮酒场面是“恣饮沉湎,歌舞杂沓,不卜昼夜”(姚文燮《昌谷集注》)。诗中的秦王既勇武豪雄,战功显赫,又沉溺于歌舞宴乐,过着奢yin的生活,是一位功与过都比较突出的君主。唐德宗李适正是这样的人。他即位以前,曾以兵马元帅的身分平定史朝义之乱,又以关内元帅的头衔出镇咸阳,抗击吐蕃。即位后,见祸乱平,国家安泰,便纵情享乐。这首诗是借写秦始皇的恣饮沉湎,隐含对德宗的讽喻之意。
李贺诗鉴赏(6)
天上谣
李 贺
天河夜转漂回星,
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
仙妾采香垂珮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
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
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
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
海尘新生石山下。
在一个晴朗的夜晚,诗人游目太空,被璀璨的群星所吸引,于是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向那美丽的天宇。诗共十二句 ,分成三个部分 。开头两句写天河。天河,绚烂多姿,逗人遐想,引导他由现实世界进入幻想世界。天河在转动,回荡着的流星,泛起缕缕银光。星云似水,沿着“河床”流淌,凝神谛听,仿佛潺潺有声。这些是诗人站在地面上仰望星空的所见所感,写实之中揉有一些虚构成分,呈现了想象的发生过程。
中间八句具体描述天庭的情境,陆续展示了四个各自独立的画面。画面之一是:月宫里的桂树花枝招展,香气袭人。仙女们正在采摘桂花,把它装进香囊,挂在衣带上。“ 花未落 ”意即“花不落”。仙树不枯,仙花不落,它与尘世的“馨香易销歇,繁华会枯槁”形成鲜明的对照。画面之二是 :秦妃当窗眺望晓色。秦妃即弄玉,相传为秦穆公的女儿,嫁给了萧史,学会吹箫。一天,夫妻二人“同随凤飞去”,成了神仙。此时,晨光熹微,弄玉正卷起窗帘,观赏窗外的晨景。窗前的梧桐树上停着一只小巧的青凤。它显然就是当年引导他们夫妇升天的那只神鸟。弄玉升天已有一千余年 ,而红颜未老。那青凤娇小如故。时间的推移,没有在她(它)们身上留下任何痕迹,这是天宇的神奇之处。然而,天宫岁月并非毫无变化。它有晨昏之别,仙人也有夙兴夜寐的生活习惯,这些又似与人世无异。画面之三是神奇的耕牧图景。仙人王子晋吹着细长的笙管,驱使神龙翻耕烟云,种植瑶草,多么悠闲自在!画面之四是:穿着艳丽服饰的仙女,散步青洲,寻芳拾翠。青洲是传说中的仙洲 ,山川秀丽,林木繁密,始终保持着春天的景致。来这儿踏青的仙女,采摘兰花,只顾言谈,十分舒畅。上述各个互不连缀,然而却显得和谐统一的画面,都以仙人活动为主体,以屋宇、花草、龙凤等等为陪衬,突出天上悠闲的生活和优美的环境,与人世相对比。这正是诗歌的旨意所在。人间怎样呢?末两句用雄浑的笔墨作了概略的点染。在青洲寻芳拾翠的仙女,偶然俯首观望,指点说:羲和驾着日车奔驰,时间过得飞快,东海三神山周遭的海水新近又干了,变成陆地,扬起尘土来了。这就是人们所常说的“ 沧海变桑田”。诗人借助具体的形象,表现了尘世变化之大和变化之速。对比之下,天上那种春光永驻、红颜不老的状况,就显得难能可贵。这是一首游仙诗。李贺虚构了一个尽善尽美的仙境,显然有所寄托。诗人心怀壮志而生不逢时,宝贵的青春年华被白白地浪费了 ,这叫他怎不愤恨不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对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不满的曲折表现。
这首诗想象富丽,具有浓烈的浪漫气息。诗人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种种新奇瑰丽的幻境来。诗中所提到的人物和铺叙的某些情节,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内容。但诗人又凭借想象,把它们加以改造,使之更加具体鲜明,也更加新奇美丽。象“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不仅使王子吹的笙有形可见,而且鲜明地展示了“龙耕”的美妙境界。这是诗人幻想的产物,却又是某种实体的反照。诗人写子虚乌有的幻境,实是把世间的人情物态抹上神奇的色彩。例如兰桂芬芳,与人间无异;而桂花不落,兰花常开,却又是天上特有的景象;仙妾采香,秦妃卷帘,她们的神情举止与常人没有什么不同,但仙妾采摘的是月宫里不落的桂花,秦妃身边有娇小的青凤相伴,而且她 (它)们都永不衰老,这又充满神话色彩。诗人使用这种手法,巧妙地把神和人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想成为可以观照的对象,因而显得深刻隽永,而又有生气灌注。这首诗,全诗十二句,句句都有物象可见,诗人用精心选择的动词把某些物象联系起来,使之构成情节,并且分别组合为六个不同的画面。它们虽无明显的联结迹象,但彼此色调谐和,气韵相通。这种“合而若离,离而实合”的结构方式显得异常巧妙。
诗歌首尾起落较大。开头二句是诗人仰望星空所得的印象 ,结末二句则是仙人俯瞰尘寰所见的情景。前者从现实世界进入幻想世界,后者又从幻想世界回到现实世界,一起一落,首尾相接,浑然一体。诗的题目是《天上谣》,“ 谣,声逍遥也。”意即用韵比较自由,声音富于变化,吟颂起来,轻快优美。这首诗的脚韵换了三次,平仄交互,时清时浊。各句平仄的排列有的整饬,有的参差错落,变化颇大,这种于参差中见整饬的韵律安置,显得雄峻铿锵。
秋来
李 贺
桐风惊心壮士苦,
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筒一编书,
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
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
恨血千年土中碧!
本篇写秋天来临时诗人的愁苦情绪。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这原是古往今来有才智之士的共同感慨。诗人对于时光流逝表现了特别的敏感,以致秋风吹落梧桐树叶子的声音也使他惊心动魄,无限悲苦。这时,残灯照壁,又听得墙脚边络纬哀鸣;那鸣声听起来仿佛是在织着寒天的布,提醒人们秋深天寒,岁月将暮。诗开头一 、二句点出“ 秋来 ”,抒发由此而引出的由“ 惊”转“苦”的感受,首句“惊心”说明诗人心里震动的强烈。第二句“啼寒素”这个寒字,既指岁寒,更指听络纬啼声时的心寒。在感情上直承上句的“惊”与“苦”。一个“苦”字给全诗定下了基调,笼罩以下六句。
“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上句正面提问,下句反面补足。面对衰灯,耳听秋声,诗人感慨万千,我们仿佛听到他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慨:“自己写下的这些呕心呖血的诗篇,又有谁来赏识而不致让蠹鱼白白地蛀蚀成粉末呢?”情调感伤,与首句的“苦”字相应。
五、六句紧接上面两句的意思 。诗人辗转反侧,整夜无眠,深深为世无知音、英雄无主的忧愤愁思所缠绕折磨,似乎九曲回肠都要拉成直的了。诗人痛苦地思索着,思索着,在衰灯明灭之中,仿佛看到赏识自己的知音就在眼前,在冷雨洒窗的淅沥声中,一位古代诗人的“香魂 ”前来吊问我这个“书客”来了。这两句,诗人的心情沉痛,用笔也诡谲多姿。习惯上以“肠回”、“肠断”表示悲痛欲绝的感情,李贺却一空依傍,自铸新词,运用“肠直”的说法,愁思萦绕心头,把纡曲百结的心肠牵直,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愁思的深重、强烈,可见他用语的新异。凭吊之事只见于生者之于死者,他却反过来说鬼魂前来凭吊自己这个不幸的生者,真是石破天惊的奇笔。
“ 雨冷香魂吊书客”,诗人画出了一幅多么凄清幽冷的画面,且有画外音,在风雨淋漓之中,仿佛隐约听到秋坟中的鬼魂,在唱着鲍照当年抒发“长恨”的诗,他的遗恨就像苌弘的碧血那样永远难以消释!表面上是说鲍照,实际上则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志士才人怀才不遇,正乃千古同恨!
此诗上半篇采用的是习见的由景入情的写法,下半篇则是全诗最有光彩的部分。“思牵今夜肠应直”,在牵肠情思的引发下,一个又一个恍惚迷离的幻象在眼前频频浮现,创造出了富有浪漫色彩的以幻象写真情的独特境界。诗人深广的悲愤与瑰丽奇特的艺术形象之间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在用韵上,后半篇也与前半篇不同。前半篇虽然悲苦、哀怨,但还能长歌当哭,痛痛快快地唱出,因而所选用的韵字正好是声调悠长、切合抒写哀怨之情的去声字“ 素”与“蠹”。至后半篇,与抒写伤痛已极的感情相适应 ,韵脚也由哀怨、悠长的去声字一变而为抑郁短促的入声字“ 客 ”与“碧”。
这是一首著名的“鬼”诗,其实,诗所要表现的并不是“ 鬼”,而是抒情诗人的自我形象。运用香魂来吊、鬼唱鲍诗、恨血化碧等等形象,主要是为了表现诗人抑郁未伸的情怀。诗人在世间找不到知音,只能在冥世寻求同调,不亦悲乎!
秦王饮酒
李 贺
秦王骑虎游八极,
剑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敲日玻璃声,
劫灰飞尽古今平。
龙头泻酒邀酒星,
金槽琵琶夜枨枨。
洞庭雨脚来吹笙,
酒酣喝月使倒行。
银云栉栉瑶殿明,
宫门掌事报一更。
花楼玉凤声娇狞,
绡红文香浅清,
黄娥跌舞千年觥。
仙人烛树蜡烟轻,
青琴醉眼泪泓泓。
李贺写诗,题旨多在“笔墨蹊径”之外。他写古人古事,大多用以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或借以表达自己郁闷的情怀和隐微的意旨。没有现实意义的咏古之作,在他的集子里是很难找到的。这首诗题为《秦王饮酒》,即“无一语用秦国故事”(王琦《李长吉诗歌汇解 》),因而可以判定它写的不是秦始皇。诗共十五句,分成两个部分,前面四句写武功,后面十一句写饮酒,可见重点放在饮酒上。诗人笔下的饮酒场面是“恣饮沉湎,歌舞杂沓,不卜昼夜”(姚文燮《昌谷集注》)。诗中的秦王既勇武豪雄,战功显赫,又沉溺于歌舞宴乐,过着奢yin的生活,是一位功与过都比较突出的君主。唐德宗李适正是这样的人。他即位以前,曾以兵马元帅的身分平定史朝义之乱,又以关内元帅的头衔出镇咸阳,抗击吐蕃。即位后,见祸乱平,国家安泰,便纵情享乐。这首诗是借写秦始皇的恣饮沉湎,隐含对德宗的讽喻之意。
李贺诗鉴赏(6)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诗词教学,诗词教学大全,古诗词鉴赏,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诗词教学
栏目导航
诗词教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