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
浏览次数: 550次| 发布日期:03-19 02:03:25 | 高一同步辅导
标签: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庄子》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
《庄子》第一篇题为《逍遥游》,这篇文章纯粹是一些解人颐的故事。这些故事所含的思想是,获得幸福有不同等级。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可以使我们得到一种相对幸福;绝对幸福是通过对事物的自然本性有更高一层的理解而得到的。
这些必要条件的第一条是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为了实观这一条,必须充分自由发挥我们自然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我们的“德”,“德”是直接从“道”来的。庄子对于道、德的看法同老子的一样。例如他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末形。物得以生谓之德。”(《庄子·天地》)所以我们的“德”,就是使我们成为我们者。我们的这个“德”,即自然能力,充分而自由地发挥了,也就是我们的自然本性充分而自由地发展了,这个时候我们就是幸福的。
联系着这种自由发展的观念,庄子作出了何为天、何为人的对比。他说:“天在内,人在外。……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庄子·秋水》)他认为,顺乎天是一切幸福和善的根源,顺乎人是一切痛苦和恶的根源。天指自然,人指人为。
万物的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各不相同。可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在它们充分而自由地发挥其自然能力的时候,它们积是同等地幸福。《逍遥游》里讲了一个大鸟和小乌的故事。两只鸟的能力完全不一样。大鸟能飞九万里,小鸟从这棵树飞不到那棵树。可是只要它们都做到了它们能做的,爱做的,它们都同样地幸福。所以万物的自然本性没有绝对的同,也不必有绝对的同。《庄子》的《骈拇》篇说;“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放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
《庄子》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
《庄子》第一篇题为《逍遥游》,这篇文章纯粹是一些解人颐的故事。这些故事所含的思想是,获得幸福有不同等级。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可以使我们得到一种相对幸福;绝对幸福是通过对事物的自然本性有更高一层的理解而得到的。
这些必要条件的第一条是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为了实观这一条,必须充分自由发挥我们自然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我们的“德”,“德”是直接从“道”来的。庄子对于道、德的看法同老子的一样。例如他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末形。物得以生谓之德。”(《庄子·天地》)所以我们的“德”,就是使我们成为我们者。我们的这个“德”,即自然能力,充分而自由地发挥了,也就是我们的自然本性充分而自由地发展了,这个时候我们就是幸福的。
联系着这种自由发展的观念,庄子作出了何为天、何为人的对比。他说:“天在内,人在外。……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庄子·秋水》)他认为,顺乎天是一切幸福和善的根源,顺乎人是一切痛苦和恶的根源。天指自然,人指人为。
万物的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各不相同。可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在它们充分而自由地发挥其自然能力的时候,它们积是同等地幸福。《逍遥游》里讲了一个大鸟和小乌的故事。两只鸟的能力完全不一样。大鸟能飞九万里,小鸟从这棵树飞不到那棵树。可是只要它们都做到了它们能做的,爱做的,它们都同样地幸福。所以万物的自然本性没有绝对的同,也不必有绝对的同。《庄子》的《骈拇》篇说;“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放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
《庄子》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庄子》人与天地,谁贵谁贱
- › 《庄子》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
- › 读《庄子》之一
- › 简论《庄子》寓言的艺术特色
- › 右手举《孟子》左手握《庄子》
- › 汉代的《庄子》研究
- › 九年级下教参:《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 › 《庄子》故事两则
tag: 庄子 高一同步辅导,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一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一同步辅导 推荐
- ·试论范蠡及其经济思想(《国语》|勾践灭
-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 ·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往复信函
- ·浅析《庄子·逍遥游》
- ·庄子“混沌”解
- ·庄子散文的形象体系
- ·庄子思想的评价
- ·庄子的生平
- ·《庄子》人与天地,谁贵谁贱
- ·《庄子》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
- ·庄子与现代和后现代
- ·庄子的理想人格及其修养
- ·古诗中描写秋天的名句
- ·庄子的人生观
- ·川端康成文学的东方美
- ·川端康成
- ·日本概况|川端康成
- ·纹枰艺道——吴清源与川端康成
- ·荷塘月色
- ·荷塘月色图文欣赏
- ·史懷哲简介
- ·庄子与《鹏程万里/扶摇直上》
- ·近年来庄子美学研究述评
- ·中华民居:静悄悄的团山村
- ·读《庄子》之一
- ·劝学教参
- ·《劝学》知识点指要
- ·《劝学》中理解有争议的“而”意义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