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训练2
浏览次数: 973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文言文训练2,
张广祥
(六)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缴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扌干燕晋之师。
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
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已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勤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 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 则忘其亲;援木包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 ,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
忄栗 。
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正曰: “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什、车之左附、马之左骖,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
士卒次含、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贤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勤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
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仆表决漏 仆: 漏:
行军勤兵 勤:
2.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与(穰苴)语兵事,大说之
B.亲戚、左右送之,留(苴)饮
C.(贾)召军正问
D.既往,(贾)未及反
3.与“贾谢曰”中“谢”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②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③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⑤张良入谢
⑥则与牛卮酒,哙拜谢
⑦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4.“申明约束”、“约束既定”、“临军约束”中的“约束”词性应为( )
A.三个都是动词
B.三个都是名词
C.前两个是名词,后一个是动词
D.前一个是名词,后两个是动词
(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宦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仗,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本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委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①裴封叔之第 ②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A.①门第 ②劳役 B.①住宅 ②驱使
C.①住宅 ②操作 D.①门第 ②操作
2.选出下列句子“焉”字分类正确的一组( )
①愿佣隙宇而处焉 ②余往过焉 ③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④莫敢愠焉 ⑤吾收其直大半焉 ⑥无进退焉 ⑦梓人左持引,右持杖,而处中焉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⑦/⑤⑥
C.①②④⑦/③⑤⑥ D.①②④⑥⑦/③⑤
3.下面五个句子都含“工”字,其中与其它四个意义不同的一句是( )
A.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B.将求他工
C.委群材,会众工 D.凡执用之工不在列
E.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4.下面句中的“莫”,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①舍我,众莫能就一宇
②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
③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
④物莫能近乎此也
A.①与②相同 B.②与③相同
C.①与③相同 D.③与④相同
(八)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饮,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饮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善,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衤夸 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衤夸 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于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文言文训练2
张广祥
(六)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缴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扌干燕晋之师。
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
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已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勤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 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 则忘其亲;援木包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 ,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
忄栗 。
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正曰: “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什、车之左附、马之左骖,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
士卒次含、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贤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勤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
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仆表决漏 仆: 漏:
行军勤兵 勤:
2.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与(穰苴)语兵事,大说之
B.亲戚、左右送之,留(苴)饮
C.(贾)召军正问
D.既往,(贾)未及反
3.与“贾谢曰”中“谢”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②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③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⑤张良入谢
⑥则与牛卮酒,哙拜谢
⑦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4.“申明约束”、“约束既定”、“临军约束”中的“约束”词性应为( )
A.三个都是动词
B.三个都是名词
C.前两个是名词,后一个是动词
D.前一个是名词,后两个是动词
(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宦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仗,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本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委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①裴封叔之第 ②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A.①门第 ②劳役 B.①住宅 ②驱使
C.①住宅 ②操作 D.①门第 ②操作
2.选出下列句子“焉”字分类正确的一组( )
①愿佣隙宇而处焉 ②余往过焉 ③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④莫敢愠焉 ⑤吾收其直大半焉 ⑥无进退焉 ⑦梓人左持引,右持杖,而处中焉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⑦/⑤⑥
C.①②④⑦/③⑤⑥ D.①②④⑥⑦/③⑤
3.下面五个句子都含“工”字,其中与其它四个意义不同的一句是( )
A.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B.将求他工
C.委群材,会众工 D.凡执用之工不在列
E.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4.下面句中的“莫”,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①舍我,众莫能就一宇
②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
③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
④物莫能近乎此也
A.①与②相同 B.②与③相同
C.①与③相同 D.③与④相同
(八)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饮,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饮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善,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衤夸 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衤夸 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于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文言文训练2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文言文训练1
- › 文言文训练2
- › 文言文训练3
- › 201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训练之一
tag: 文言文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推荐
- ·开平市风采华侨中学2017届模拟测试题(
- ·最新北京市语文高考模拟试题(2017.2.1
- ·2017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四)
- ·湖北省孝感市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
-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 ·高二语文(下)第一单元同步测试
- ·古诗鉴赏训练
- ·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
- ·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 ·中国古代最缠绵词章大全
-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
-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试
- ·高一下学期大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 ·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新教材第一单元测试
- ·2017届全国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 ·高三专项训练题 词语
- ·文言文训练1
- ·语言与表达能力训练(六)
- ·标点符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 ·2017高考汉语成语训练
-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1
- ·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2017.3)
- ·厦门市2017届高三年质量检查
- ·语文模拟试题(三)
- ·语文模拟试题(WORD文档)60套(2017)
-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 ·古诗鉴赏主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