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一上语文第六单元试卷(新教材)
浏览次数: 461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2017高一上语文第六单元试卷(新教材),
, 。
33、 删去重复的和可有可无的词句,使行文简洁明确连贯。
怎样使压力锅降压呢?明确地说,可以有三种办法。一种办法是在常温下让它自然冷却,第二种是采用淋冷水的强制冷却的办法使之降压,再有一种办法,就是适度提动降压阀,这样就可以排气降压。
附加题(强化班必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一)老聃死,秦佚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①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②之县解。(节选自《庄子•养生主》)
注:①适,偶然。②帝,天,万物的主宰。
3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佚吊之 吊:吊丧
B.必有不蕲言而言 蕲:祈求,希望
C.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遁:逃避,违反
D.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乐:音乐
35.下列加横线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是遁天倍情 B.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C.三飡而反 D.安时而处顺
36.比较下列加横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然则吊焉若此 ②向吾入而吊焉
③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 ④必有不蕲言而言
A.①与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①与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37.比较下列句式特点,找出与“然则吊焉若此”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定乎内外之分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何以伐为
以下5-6题中的语句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
38.①三号而出 ②夫子时也( )
A.①吹了三次号就走了 ②您应时而生
B.①哭了三声就离开了 ②你们的教师应时而生
C.①大哭几声便离开了 ②你们的老师应时而生
D.①大哭几声便离开了 ②您应时而生
39.①始也吾以为其人也( )
②忘其所受
A.①原来我认为你们都是人
②忘掉了人是禀承于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
B.①原来我认为你们跟随老师多年都是超脱物外的人了
②忘掉了人是禀承于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
C.①原来我以为你们老师他是一个超脱物外的人
②忘掉了人受命于天的道理
D.①原来我以为你们跟随老师多年都是超脱物外的人了
②忘掉了人禀承于自然的道理
40.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老聃和秦佚都把生死看得很轻,在秦佚的眼里老聃的弟子也应都是超脱物外的人,但如此伤心地长久哭泣,显然哀痛过甚,有失老聃的遗风。
B.庄子认为人体禀承于自然,方才有生有死,如果好生恶死,这就忘掉了受命于天的道理。
C.在庄子看来,忧乐不能入,死生不能系,做到“安时而处顺”,就自然地解除了困缚,犹如解脱了倒悬之苦。
D.庄子本文听凭天命,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的生活态度,与《逍遥游》所表现的哲学思想迥异。
(二)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刚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告子上》)
41.对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二者不可得兼 可得:可以得到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增加
B.①所欲有甚于生者 甚:甚至
②故不为苟得也 得:得到
C.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用:使用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得:得到
D.①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舍:舍弃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非独:不单单
42.下列虚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者 ②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③ 所欲有甚于生者 ④万钟于我何加焉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43.下列句子解释正确的一项( )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②向为身死而不受
A.①如果使人的欲望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
②向来为了自己死去而不接受别人给的什么。
B.①如果使人的欲望没有超过生命的。
②从前情愿牺牲生命也不愿接受这些。
C.①假如人们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
②向来为了自己死去而接受别人给的东西。
D.①假如人们喜欢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
②从前情愿牺牲生命也不愿接受这些。
44.① 故患有所不避也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A.①旧祸患有不躲避的地方。
②优厚的傣禄对于我怎么又增加了呢?
B.①所以祸害(我们)并不去躲避它。
②优厚的俸禄对于我又有什么益处呢?
C.①旧的祸害也有躲不了的地方。
②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又有什么益处呢?
D.①所以对于人间的祸患,我并不去躲避它。
②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怎么去增加呢?
45.下列议论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第一自然段作者用鱼和熊掌设喻,意在说明熊掌比鱼更好吃。
B.因为所欲有甚于生者,所以就不能苟且偷生而失去最重要的“义”。
C.不应为了宫室之类、妻妾之奉、穷乏者感激的目的,而忘掉义,规劝人们切勿“失其本心”。
D.全文的论点是告诉人们要有舍生取义的精神,切不可“舍义偷生”或“见利忘义”。
第六单元答案:
1、C 2、D 3、A 4、B 5、C 6、A 7、B 8、C 9、D 10、C 11、A 12、D 13、B 14、B 15、D 16、D 17、C 18、C 19、B 20、D 21、C 22、C 23、C 24、C 25、 A与 D 26、B 27、D
28、仲由:要治理一个中等国家,三年改变面貌。
冉有:要治理一个小国家,三年后让人民富足
公西华:根据自己的才能,愿作一个主持赞礼的司仪官。
曾皙:到舞雩台上沐浴春风,唱歌回家。
31、参考答案一:现在许多国家都能够生产这样的机器人:它们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
参考答案二:有的机器人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现在许多国家已经能够生产这样的机器人。
32、(风是)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以上只是举例,答案可多种多样)
33、删“明确地说,可以”、“的强制冷却”、“这样就可以”。“三种办法”后的“办法”都去掉。
附加题(一)34. D 35. D 36.A 37. B 38.C 39. B 40.D
(二)41.D 42.C 43.D 44.B 45.
2017高一上语文第六单元试卷(新教材)
, 。
33、 删去重复的和可有可无的词句,使行文简洁明确连贯。
怎样使压力锅降压呢?明确地说,可以有三种办法。一种办法是在常温下让它自然冷却,第二种是采用淋冷水的强制冷却的办法使之降压,再有一种办法,就是适度提动降压阀,这样就可以排气降压。
附加题(强化班必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一)老聃死,秦佚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①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②之县解。(节选自《庄子•养生主》)
注:①适,偶然。②帝,天,万物的主宰。
3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佚吊之 吊:吊丧
B.必有不蕲言而言 蕲:祈求,希望
C.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遁:逃避,违反
D.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乐:音乐
35.下列加横线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是遁天倍情 B.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C.三飡而反 D.安时而处顺
36.比较下列加横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然则吊焉若此 ②向吾入而吊焉
③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 ④必有不蕲言而言
A.①与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①与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37.比较下列句式特点,找出与“然则吊焉若此”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定乎内外之分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何以伐为
以下5-6题中的语句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
38.①三号而出 ②夫子时也( )
A.①吹了三次号就走了 ②您应时而生
B.①哭了三声就离开了 ②你们的教师应时而生
C.①大哭几声便离开了 ②你们的老师应时而生
D.①大哭几声便离开了 ②您应时而生
39.①始也吾以为其人也( )
②忘其所受
A.①原来我认为你们都是人
②忘掉了人是禀承于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
B.①原来我认为你们跟随老师多年都是超脱物外的人了
②忘掉了人是禀承于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
C.①原来我以为你们老师他是一个超脱物外的人
②忘掉了人受命于天的道理
D.①原来我以为你们跟随老师多年都是超脱物外的人了
②忘掉了人禀承于自然的道理
40.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老聃和秦佚都把生死看得很轻,在秦佚的眼里老聃的弟子也应都是超脱物外的人,但如此伤心地长久哭泣,显然哀痛过甚,有失老聃的遗风。
B.庄子认为人体禀承于自然,方才有生有死,如果好生恶死,这就忘掉了受命于天的道理。
C.在庄子看来,忧乐不能入,死生不能系,做到“安时而处顺”,就自然地解除了困缚,犹如解脱了倒悬之苦。
D.庄子本文听凭天命,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的生活态度,与《逍遥游》所表现的哲学思想迥异。
(二)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刚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告子上》)
41.对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二者不可得兼 可得:可以得到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增加
B.①所欲有甚于生者 甚:甚至
②故不为苟得也 得:得到
C.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用:使用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得:得到
D.①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舍:舍弃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非独:不单单
42.下列虚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者 ②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③ 所欲有甚于生者 ④万钟于我何加焉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43.下列句子解释正确的一项( )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②向为身死而不受
A.①如果使人的欲望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
②向来为了自己死去而不接受别人给的什么。
B.①如果使人的欲望没有超过生命的。
②从前情愿牺牲生命也不愿接受这些。
C.①假如人们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
②向来为了自己死去而接受别人给的东西。
D.①假如人们喜欢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
②从前情愿牺牲生命也不愿接受这些。
44.① 故患有所不避也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A.①旧祸患有不躲避的地方。
②优厚的傣禄对于我怎么又增加了呢?
B.①所以祸害(我们)并不去躲避它。
②优厚的俸禄对于我又有什么益处呢?
C.①旧的祸害也有躲不了的地方。
②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又有什么益处呢?
D.①所以对于人间的祸患,我并不去躲避它。
②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怎么去增加呢?
45.下列议论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第一自然段作者用鱼和熊掌设喻,意在说明熊掌比鱼更好吃。
B.因为所欲有甚于生者,所以就不能苟且偷生而失去最重要的“义”。
C.不应为了宫室之类、妻妾之奉、穷乏者感激的目的,而忘掉义,规劝人们切勿“失其本心”。
D.全文的论点是告诉人们要有舍生取义的精神,切不可“舍义偷生”或“见利忘义”。
第六单元答案:
1、C 2、D 3、A 4、B 5、C 6、A 7、B 8、C 9、D 10、C 11、A 12、D 13、B 14、B 15、D 16、D 17、C 18、C 19、B 20、D 21、C 22、C 23、C 24、C 25、 A与 D 26、B 27、D
28、仲由:要治理一个中等国家,三年改变面貌。
冉有:要治理一个小国家,三年后让人民富足
公西华:根据自己的才能,愿作一个主持赞礼的司仪官。
曾皙:到舞雩台上沐浴春风,唱歌回家。
31、参考答案一:现在许多国家都能够生产这样的机器人:它们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
参考答案二:有的机器人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现在许多国家已经能够生产这样的机器人。
32、(风是)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以上只是举例,答案可多种多样)
33、删“明确地说,可以”、“的强制冷却”、“这样就可以”。“三种办法”后的“办法”都去掉。
附加题(一)34. D 35. D 36.A 37. B 38.C 39. B 40.D
(二)41.D 42.C 43.D 44.B 45.
2017高一上语文第六单元试卷(新教材)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2017年高考总复习古文段翻译资料(人教版高三选修)
- › 题不难,做好难——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试题简评
- › 江苏徐州2017年中考语文作文作文评点(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让你的作文成绩多得3到5分——2017年高考前就作文写作给同学们的最...
- › 2017年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综述
- › 2017年福建卷高考作文题及优秀作文点评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病句试题及解析
- ›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试卷语言表达题解析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成语试题及解析
- ›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卷亮点试题评析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答案解析
- ›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建议(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2017年全国高考各地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及答案解析
- › 河北省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答题技法点拨(人教版九年级...
- › 2017新作文:“你是一部书”导写及优秀作文
- › 2017届高考命题作文指导
tag: 语文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推荐
- ·开平市风采华侨中学2017届模拟测试题(
- ·最新北京市语文高考模拟试题(2017.2.1
- ·2017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四)
- ·湖北省孝感市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
-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 ·高二语文(下)第一单元同步测试
- ·古诗鉴赏训练
- ·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
- ·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 ·中国古代最缠绵词章大全
-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
-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试
- ·高一下学期大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 ·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新教材第一单元测试
- ·2017届全国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 ·高三专项训练题 词语
- ·文言文训练1
- ·语言与表达能力训练(六)
- ·标点符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 ·2017高考汉语成语训练
-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1
- ·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2017.3)
- ·厦门市2017届高三年质量检查
- ·语文模拟试题(三)
- ·语文模拟试题(WORD文档)60套(2017)
-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 ·古诗鉴赏主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