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综合辅导株洲市九方中学2017年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株洲市九方中学2017年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浏览次数: 813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株洲市九方中学2017年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
①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                          ,浴乎沂,               ,
咏而归。(《论语》)
②谨庠序之教,                          ,                        。 (《孟子》)
③野语有之曰,‘                        ,                       ,我之谓也。(《庄子》)
④子曰:“岁寒,                                        。” (《论语》)
五.(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呐喊》自序 (节选)
“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
    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
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说: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
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
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
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
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
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
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了就有了十余篇。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
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
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
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
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
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
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这样说来,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也就可想而知了,然而到今日还能蒙
着小说的名,甚而至于且有成集的机会,无论如何总不能不说是一件侥幸的事,但
侥幸虽使我不安于心,而悬揣人间暂时还有读者,则究竟也仍然是高兴的。
    所以我竟将我的短篇小说结集起来,而且付印了,又因为上面所说的缘由,便
称之为《呐喊》。
17.“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中的“他的意思”是:                             。(1分)
18.说出下列比喻的含义(3分)
“铁屋子”比喻                                                                  
“熟睡的人们”比喻                                                              
“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比喻                                                        
19.“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 指的是(  )(3分)
A.鲁迅意识到“我决不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B.曾“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
C.是指“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
D.



www.350xue.com
鲁迅认识到,旧社会如“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
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
20.鲁迅做小说“我不恤用曲笔”的原因是( )(3分)
A.不暇顾及自己的作品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微笑。
B.为了让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不惮于前驱。
C.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
D.主将不主张消极,自己也不愿将寂寞传染给青年。
六.(7分)
21.仿照前面划线的句式,在横线处续写句子,要求与前面内容一连贯,组成一组排比句。
(4分)
山, 你是一位公正的老师,向攀登者揭示出生活的真谛:付出多少力就攀登多少高度;                                                                                                             ;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株洲市九方中学2017年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中学  考试试题  株洲市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