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
浏览次数: 149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
④蜂鸣声中的树色生机盎然,而又忧郁悲苦,肃穆厚重而又凄凉酸涩,我梦想那小道永远没有尽头,我感觉走出小道就走近拘束、无趣、单调、苦恼,即使在夏日的早晨也会感到寒冷。仿佛一切都在发抖。我来尘世做一不速之客,却再也不能化做一只蜜蜂飘游林间自由飞行,可这些念头是多么荒唐啊,实际上全部生活早已安排好了,寂寥的慰藉也只是短暂的,终究还得在令人讨厌的路上趔趄而走,忍受窘困,而有些东西却再也找不回来。多少年以后,或中夜徘徊,或悄然独坐,蜂声、树林又不请自来,围而合之,浸透思绪。
23.总观全文,第一段中加点的“声音”“氛围”具体指什么?
“声音”指 (不超过20字)(2分)
“氛围”指 (不超过25字)(2分)
24.文章第三段“感觉沉浸到忧伤中难以摆脱”,请概述作者优伤的原因,(每点不超过15字)(6分)
25.文章最后一段中,作者认为自己是一名“不速之客”,人生是一段“令人讨厌的路”。你对作者的这种态度是怎样认识的?请略加阐述。(不超过50字)(4分)
26.下面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首尾呼应,“多少年以后”,儿时清晨求学途中密林的虫鸣和迷人的氛围每时每刻萦绕在作者心头。
B. 第三段中“没有出息的念头”“古怪念头”“莫名”念想所指相同。
C. 本文通过蜂声和树林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向往一种自由、有趣、丰富的生活之情,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惆怅和感伤.
D.文章以景物为线索,以描写景物为重心,将奇妙的景物与作者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情景交融。
E.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触,就会产生许多梦幻与慰藉,哪怕是一刹那,也能影响这一生,作者试图告诉我们这一点。
六.语言表达(10分)
27.下面一副对联(对偶)有一点毛病,按要求改正。(2分)
一位高三的同学为街道电视室写了一副对联:“收四海风云,居斗室尽知天下事;看百朝世态,坐片时通晓古今情。”
该对联总体不错,但细细推敲,应将上联的“天下”改 。
28.下面划线的句子是对黄河壶口瀑布的描写,适当调整划线部分的语序,把它改写成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的排比句。(4分,可以根据题目要求改变个别词语。)
正当平缓似锦缎的黄河得意之时,她突然从数里之阔的水面,跌入百尺之宽的峡谷。发出了震川虎啸般的声响,悬垂的水流如张挂的天幕,黄色的浊流如腾飞的巨龙,激起的水珠如钢花四溅,使每一位风尘仆仆走近它的游客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答:
29、根据下列画线句子的句式、修辞和境界仿造句子,使上下文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 (4分)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 , ; , 。 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七、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庄子带领弟子出游,行至山中,遇见伐木工,正在伐树。弟子问为什么那颗长得很歪的树不伐?答:伐了无用。至暮,投宿一老友处,友人欲杀鹅相待,家仆问杀哪只,主人说:杀那只不会叫的。
树有用而被伐,无用而被保全性命,鹅因不成器而被杀之,成器而得以延留。倘若伐木工要专寻特型树呢?那么直树反而不中意。鹅主人若是喜静而怕噪呢?当下砧板伺候的,只怕是会报警的鹅了。其实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也很常见。总之,条件不同,环境不同,结局也就不同。
请以“环境、条件与结局”为话题,以自己的经历、体验、见闻、认识为内容范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答案卷
一~三题(1-10题各2分11-19题各3分共47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四、20.(5分)
(1)
(2)
(4) 21、(1)“诗眼”是_ ________,(1分);
“诗骨”是________ __(1分)。
(2)(4分)
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
④蜂鸣声中的树色生机盎然,而又忧郁悲苦,肃穆厚重而又凄凉酸涩,我梦想那小道永远没有尽头,我感觉走出小道就走近拘束、无趣、单调、苦恼,即使在夏日的早晨也会感到寒冷。仿佛一切都在发抖。我来尘世做一不速之客,却再也不能化做一只蜜蜂飘游林间自由飞行,可这些念头是多么荒唐啊,实际上全部生活早已安排好了,寂寥的慰藉也只是短暂的,终究还得在令人讨厌的路上趔趄而走,忍受窘困,而有些东西却再也找不回来。多少年以后,或中夜徘徊,或悄然独坐,蜂声、树林又不请自来,围而合之,浸透思绪。
23.总观全文,第一段中加点的“声音”“氛围”具体指什么?
“声音”指 (不超过20字)(2分)
“氛围”指 (不超过25字)(2分)
24.文章第三段“感觉沉浸到忧伤中难以摆脱”,请概述作者优伤的原因,(每点不超过15字)(6分)
25.文章最后一段中,作者认为自己是一名“不速之客”,人生是一段“令人讨厌的路”。你对作者的这种态度是怎样认识的?请略加阐述。(不超过50字)(4分)
26.下面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首尾呼应,“多少年以后”,儿时清晨求学途中密林的虫鸣和迷人的氛围每时每刻萦绕在作者心头。
B. 第三段中“没有出息的念头”“古怪念头”“莫名”念想所指相同。
C. 本文通过蜂声和树林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向往一种自由、有趣、丰富的生活之情,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惆怅和感伤.
D.文章以景物为线索,以描写景物为重心,将奇妙的景物与作者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情景交融。
E.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触,就会产生许多梦幻与慰藉,哪怕是一刹那,也能影响这一生,作者试图告诉我们这一点。
六.语言表达(10分)
27.下面一副对联(对偶)有一点毛病,按要求改正。(2分)
一位高三的同学为街道电视室写了一副对联:“收四海风云,居斗室尽知天下事;看百朝世态,坐片时通晓古今情。”
该对联总体不错,但细细推敲,应将上联的“天下”改 。
28.下面划线的句子是对黄河壶口瀑布的描写,适当调整划线部分的语序,把它改写成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的排比句。(4分,可以根据题目要求改变个别词语。)
正当平缓似锦缎的黄河得意之时,她突然从数里之阔的水面,跌入百尺之宽的峡谷。发出了震川虎啸般的声响,悬垂的水流如张挂的天幕,黄色的浊流如腾飞的巨龙,激起的水珠如钢花四溅,使每一位风尘仆仆走近它的游客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答:
29、根据下列画线句子的句式、修辞和境界仿造句子,使上下文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 (4分)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 , ; , 。 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七、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庄子带领弟子出游,行至山中,遇见伐木工,正在伐树。弟子问为什么那颗长得很歪的树不伐?答:伐了无用。至暮,投宿一老友处,友人欲杀鹅相待,家仆问杀哪只,主人说:杀那只不会叫的。
树有用而被伐,无用而被保全性命,鹅因不成器而被杀之,成器而得以延留。倘若伐木工要专寻特型树呢?那么直树反而不中意。鹅主人若是喜静而怕噪呢?当下砧板伺候的,只怕是会报警的鹅了。其实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也很常见。总之,条件不同,环境不同,结局也就不同。
请以“环境、条件与结局”为话题,以自己的经历、体验、见闻、认识为内容范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答案卷
一~三题(1-10题各2分11-19题各3分共47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四、20.(5分)
(1)
(2)
(4) 21、(1)“诗眼”是_ ________,(1分);
“诗骨”是________ __(1分)。
(2)(4分)
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2017年高考总复习古文段翻译资料(人教版高三选修)
- › 题不难,做好难——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试题简评
- › 江苏徐州2017年中考语文作文作文评点(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让你的作文成绩多得3到5分——2017年高考前就作文写作给同学们的最...
- › 2017年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综述
- › 2017年福建卷高考作文题及优秀作文点评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病句试题及解析
- ›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试卷语言表达题解析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成语试题及解析
- ›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卷亮点试题评析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答案解析
- ›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建议(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2017年全国高考各地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及答案解析
- › 河北省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答题技法点拨(人教版九年级...
- › 2017新作文:“你是一部书”导写及优秀作文
- › 2017届高考命题作文指导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推荐
- ·开平市风采华侨中学2017届模拟测试题(
- ·最新北京市语文高考模拟试题(2017.2.1
- ·2017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四)
- ·湖北省孝感市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
-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 ·高二语文(下)第一单元同步测试
- ·古诗鉴赏训练
- ·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
- ·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 ·中国古代最缠绵词章大全
-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
-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试
- ·高一下学期大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 ·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新教材第一单元测试
- ·2017届全国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 ·高三专项训练题 词语
- ·文言文训练1
- ·语言与表达能力训练(六)
- ·标点符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 ·2017高考汉语成语训练
-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1
- ·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2017.3)
- ·厦门市2017届高三年质量检查
- ·语文模拟试题(三)
- ·语文模拟试题(WORD文档)60套(2017)
-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 ·古诗鉴赏主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