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题,也能循“规矩”
例十四:《不求甚解》中说:
www.350xue.com
“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然而也有相反的看法:“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顺着作者思路,就能把握文意。对这两种意见,你是怎么看的?(九上《短文两篇》)
本例所举的对立意见,其实是阅读理论中“读者理论”和“作者理论”的分歧点。而本题所讨论的,是对原文论题的拓展,我们正可以拿叶老的观点,作为疑问来引导学生辨析,这样有助于加深对本文阐述的理解。
5、 “穷理尽情”
例十五:细读课文,边读边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七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有些讨论题所例举的观点,本身都是依据文本材料的某个方面而提出的,也就是说,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相比之下,其中有一个则相对地更全面、更合理,所以,对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比较、鉴别,以求找出更切近原文、更有说服力的意见来。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原则其实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据此,让我们再回到《两小儿辩日》一文的问题上来,就不难得出,这篇文章所给予我们最基本的启示是:“人的知识是有限的”。
www.350xue.com
绍兴西藏民族中学 周学安
开放题,也能循“规矩”
tag: 暂无联系方式 语文教学艺术,教学艺术,语文基础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教学艺术
栏目导航
- ·2017年高考备考策略——鉴赏、阅读、写
- ·初中地理记忆口诀大全
- ·语文:让语段阅读材料“增值”
- ·高中数学知识点公式定理记忆口诀
- ·九年级语文课文及教学目标
-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速成歌诀7
- ·当今课堂教学的十大关系
- ·着迷------学好语文的捷径
- ·全国十佳班主任培训视频
- ·教学法
- ·网络语文教学与创新人格的塑造
- ·课起始的八种类型
- ·语文导入新课的二十六法
-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
- ·精熟教學法
- ·给传统教学一个有力的支点——记一次基
- ·专家指导:语文水平无非就是这两样东西
- ·语文高考应试能力自测表
- ·北大状元谈高考冲刺-8
- ·故事创作法
- ·怎样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 ·作文应急处理九法
- ·高中生的完美学习方法
- ·求“精”、求“效”的发展性备课制
- ·不作阅读的奴隶
- ·张思中教学法中兴趣调动的探索与实践
-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
- ·问题中心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