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表述题的解题几法
在如今各种语文试题中必有现代文阅读题,而学生在作答此类题型时往往是大失其分,究其原因,主要是这类学生对解题的思路(即答题的方法)未能准确地掌握,以致于答题时总是盲然从事,难得其宗;所以,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这料题目的解答做了一些探究,于此与同仁做一个交流,或对学生能有所裨益。
一、读全文,把握句数
当你接触到这个题目时,不能急于马上答题,而是应将全部的题目统读数遍,并在同时数清选文的句数。这样做的目的有如下两点:
1.首先是通过统读全文做到对所有的选文和题目有个初步的把握,对在答题时可能会接触到的各个知识点达到一个初步扫描的效果;在自己的心理因素上也能有个较平稳而周全的准备。否则,可能就会在答题时造成思路上的混乱状况。
2.对于在统读时数清选文的句数,即是在读的同时就将选文的句数标写出来,这是为下面的答题提供了一个方便,特别是在对选文分层和对某句的具体分析时能做到更为便捷而准确。否则,可能会出现答题时找不准句子或答一漏十的尴尬局面。
以上两点是要求学生在答题之先,就要做到心中有数,临“题”而不乱。在答写一些说明文和议论文时更要注意此法的运用。因为,说明文和议论文一般文段较长,其内在的条理逻辑性强,学生(特别是初中生)对此往往难于把握,作为教师就需从此加以引导。比如说在教学《向沙漠进军》(以下简称为《向》)一文时,其中的第四段就是如此,文中共有十四句,这里内容多,文句长,如不能先将其中的句数标出,学生在下面的具体分析中可能容易出错。
二、抓住中心句拟写小标题,简要归纳文段内容
在具体的题目中,往往第一个题是要求对文段的内容作出概述,即是有或对其找中心句、或用自己的话归纳其大意、或拟写小标题。这就需在对全文阅读的基础上来准确答题,也是对全选文做到一个总揽性的把握,就相当于“纲举目张”中的“纲”的牢牢把握。再如在《向》的第四段中就要学生用自己的话作归纳为:说明了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武器和两种方式。而在此课文的第八段中则可找出其中心句为:“这样看来,只要能充分乱用这些水源,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有收复失地的把握,而且能在大沙漠里开辟出若干绿洲来。”
三、 对于文句表述题要做到准确、完整而简要
现在的各种试题中,主观性的选择判断题占有相当比例,这类题型对培养学生在纷繁复杂的题枝中进行“去伪存真”的能力有一定作用。但是,现在的一些学生由于其本身素质不高,又加之其知识的掌握不到位,所以这些学生在做此类题目时,往往就是瞎猜一气,乱填ABCD。这样,可能是答中甚少,但也可能猜中七八,纯是一种碰运撞彩,考查不出学生的真实能力。所以,笔者认为,要能考查出学生的实际能力,还是着重在于现代文阅读题中的文句表述题(当然,写作题更是如此)。但是学生在答文句表述题时更是失分严重,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学生在答题时未能做到对所要求题目的准确、完整为简要的表述。这“准确、完整而简要”虽是简要的三个并列短语,但其中含义甚深,除了要求学生在对知识上要有全面的把握外,还需教师对学生在思维上加以训练,教师在对学生所表述的内容的评判时也要从形式逻辑的概念的内含与外延上加以推究,这样才能使学生得以训练出严慎的思维方式。
“准确”就是所表述的内容必须是题干中要求的地方,不能问牛而答马。比如在《向》一文中的第五段的内容归纳中,只能是:抵御“游击战”中风沙袭击采用了培植防护林和草皮的方法;而不能说成:抵御“阵地战”中沙丘进攻的方法(此是下段内容)。“完整”就是要求在答题时要将文段的内容概括全面,不能有所遗漏;如在《向》文第四段的归纳本段大意的题中,有不少的学生就仅是写成:说明了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武器,而少了文中重要的“沙漠向人类进攻的两种方式”,这样就是明显的未能概括得完整了。“简要”就是在前两点的基础上还要讲究归纳语言的简明扼要,不可语句罗嗦拉杂。要做到这点就要求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的训练,要让学生多从中国的传统文学中汲取精华,学习古典文学中语言形式的简练特点,达到言简意赅的语言效果。在以上三点中,第1、2点极为重要,如做不到这两点,其失分就较大。
四、 对于文句中代词含义的表述
在现代文阅读题中还有的就是对文中的一些代词(或短语)含义需作出表述,这类题型表面看来较为复杂,实际上只要掌握了其要领,就能化难为易了。在做到这种题时,先要将这个代词(或短语)找准,再在此代词(或短语)的前后处直接去找出对这个代词(或短语)作出表述的原句或词语,一般不宜用自己的话来拟写;而学生的失分之处,要么是找不准所表述的原句或词语,要么就是用自己的话去编写一气。比如,在《向》文中第8段的第4句中有“只要能充分利用这些水源”,题中可问“这些水源”是找什么内容,我们就可在原文中找到即是此段中的开篇1、2、3句话。
五、 对于文段中一些词语用法和含义的讨论
在文段阅读中对一些词语的用法和含义需作出讨论,特别是对一些表示程度的副词或表示数量的量词等。题中问“这些词语在文中能否删去(或能否换为其它词语),为什么?”对于这种题如果是出自于课文原文的,一般是要答“不能删(换)”,再答出其理由。最好是不宜答“能删(换)”。例如,在《向》中第5段中“表面干沙层的厚度一般不超过
总之,在做现代文的阅读题时,只要以细致而平稳的心态来应对,再加上娴熟地掌握了以上这些解题方法,对各种题型是可迎刃而解的。另外,以上分析虽主要是针对于说明文,但是对于一般的记叙文,议论文甚至古文的阅读题,也可参用此法来解题。
北京 陈维贤
现代文阅读的“大阅读”(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和作文是高考分值较大的两个板块。近年来,现代文阅读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呈现出一些新的面貌:文本多样化,题型丰富化,阅读个性化,考核综合化,思维探究化。选材上,重文学、重文化、重经典的特点越来越突出。除作文外,非课改卷中三大板块基本平分秋色;而课改卷中,语言文字运用板块赋分越来越小,而大阅读赋分在不断增加。由于训练不得法,效果不明显,它已经成为一些学校师生备考的软肋和必须跨越的门槛。实际上现代文阅读是最易拉开档次的板块,应该也必须成为学生的得分增长点。复习备考的后期,师生的高效训练策略,是突破魔咒的关键。
一、 阅读材料典范化
总览2010年18套语文试卷(见下图),其选文经典、关注人性、文化内涵深刻的特点非常突出。结合前几年的试卷分析,经典典范的文学作品在高考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而反观各地的一些模拟试题,文本材料的选取不仅没能很好地契合高考的发展趋势,而且出现典范性不强、删减整合不科学、文本质量较差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命题的科学性,训练的有效性。因此,阅读材料典范化、范文化是高效复习备考的前提。语文备考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形式,选文科学规范是题中应有之义。
现代文阅读表述题的解题几法
- › 河北省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答题技法点拨(人教版九年级...
- › 现代文阅读探究题十大“探”点
- › 2017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四)
- › 语文现代文阅读指导:抓住哲学思维方法来训练
- ›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作用题”解答
- › 上海市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精选参考答案
- › 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 › 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 › 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早春》有答案_
- ›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探讨与实例(一)
- › 2017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型分类及答题技法综述
- › 现代文阅读表述题的解题几法
- ›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分类技巧解析
- › 现代文阅读的解题方略
- › 现代文阅读
- › 中考现代文阅读指导之散文阅读
tag: 现代文 高中阅读题及答案,高中阅读题及答案大全,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高中阅读题及答案
栏目导航
- ·《托尔斯泰传》托尔斯泰在亚洲的影响
- ·《托尔斯泰传》第十章
- ·《托尔斯泰传》第五章
-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 ·上海市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精选参考答案
- ·《贝多芬传》贝多芬遗嘱
-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探讨与实例(一
- ·图文转换题专题研究与复习建议
- ·2017年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学案(教学设
- ·推荐:中考言文知识梳理
- ·2017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型分类及答题技法
- ·现代文阅读表述题的解题几法
- ·支招高考前语文阅读抢分技巧
- ·[转载]诗歌鉴赏“专用术语”
- ·“换位思考”抒别情——谈谈古典诗歌中
- ·因材施教与个性化教学——高二语文《先
-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趋势与复习策略
-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指导附练习及答
-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炼字教案(苏教版
- ·高考语文试题类型及应试策略
- ·《贝多芬传》第二章
- ·《托尔斯泰传》第十五章
- ·高考现代文阅读:提炼论点要注意什么
- ·五大锦囊助您夺2017高考语文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