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古代诗歌鉴赏的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的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教案

浏览次数: 946次| 发布日期:04-26 04:07:26 | 高考复习资料
标签:高考复习计划,高考复习方法,http://www.350xue.com 古代诗歌鉴赏的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教案,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⑴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⑵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释]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阅读提示: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扶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

我们知道,与杜鹃鸟相关的有一神话故事: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人们从杜鹃嘴角的红色联想到“杜鹃啼血”,从杜鹃的叫声联想到“何不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往往与凄凉、哀伤、思归联系在一起。那么,诗人想回到哪里去呢?联系诗人的生平与提供的背景,可以联想到,诗人希望回到抗战前线,报效国家,但主和派当权,诗人于是发出报国无门的悲叹。

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学生在古诗鉴赏备考中,应熟知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

5.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句、诗眼)

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请看下面几首诗: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从标题中的“秋思”和诗句中的“家书”,即可得知该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从本诗的结句,即可得知诗人在此诗中表达的爱情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www.350xue.com
鹧鸪天·西都⑴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⑵,天教懒慢带⑶疏狂。曾批给露支风敕⑷,累奏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⑤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释]①西都:指洛阳。宋时称洛阳为西京。②清都:传说中天帝的居处。山水郎:词中指为天帝管理山水的郎官。③懒慢带:一作“支付与”。④曾批给露支风敕:一作“曾批给雨支风券”。⑤玉楼金阙:指汴京的宫殿。

从词中“几曾着眼看侯王”,即可迅速把握该词的主题:蔑视权贵。

(二)诗歌技法的快速把握

1.要牢固、准确地掌握古代诗歌常用的技法。比如,词法,句法,修辞手段,表现手法。

下面,侧重谈谈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⑴托物言志

托,寄托,借助;物,客观事物;言,表达;志,志向,志愿,思想,情感,哲理,等等。简单地说,托物言志,就是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例如:

瀑布联句 李  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此诗借写瀑布,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应志存高远,不畏艰辛,努力实现人生目标。

⑵用典

     古典诗歌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来表达思想情感,这就叫作用典。例如:

咏怀古迹 杜甫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古代诗歌鉴赏的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教案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答题  诗歌鉴赏   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计划,高考复习方法,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