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古代诗歌鉴赏的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的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教案

浏览次数: 946次| 发布日期:04-26 04:07:26 | 高考复习资料
标签:高考复习计划,高考复习方法,http://www.350xue.com 古代诗歌鉴赏的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教案,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www.350xue.com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A.游子思归乡。【前为观点,后为理由】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B.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C.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2.先分后总式

答题时,先分说后总说。例如,解答2003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有一考生这样作答:

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挡,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和“冷”二字绘声绘色,【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两字的妙处。先分说】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结合全诗的意境分析其妙处。再总说】。【此答案从用词之妙分析其效果】

3.先总后分式

答题时,先总说后分说。请看2004年高考福建卷中的诗歌鉴赏题及其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参考答案:

“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先总说】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后分说】

4. 



www.350xue.com
分点作答式

    答题时,分成几点,列出答案。请看2004年高考福建卷中的诗歌鉴赏题及其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 绿绮:古代名琴。    ②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③ 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参考答案:①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古代诗歌鉴赏的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教案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答题  诗歌鉴赏   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计划,高考复习方法,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