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853次| 发布日期:06-12 12:03:05 |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标签:五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http://www.350xue.com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课题 长方体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的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并运用其特点了解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其特点解决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模型。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我们还认识许多立体图形。
出示挂图(高楼大厦)
探索活动,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点。
我们可以以点、面、棱三个角度进行研究。
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教师参与到交流当中。
引导学生说一说: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正方体。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
用比一比、剪一剪等方法来观察棱的特点。
根据统计图的要求,来测量,找出表格中要填的内容。
对内容进行整理,概括。
集体反馈。
通过让学生在小组中经过认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到发现的乐趣。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听取学生的反馈
从面开始:
教师小结: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两个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鼓动学生说一说自己测量的方法,只要理由充分,都给予肯定。
正方体面和长方体六个面相同吗?
棱有什么特点?
顶点有什么特点?
整理归纳:
师生共同进行整理、比较、交流共同完成表格。 学生根据分析自己总结后发言。
比较、交流、共同完成。
让学生在看、量、剪、比的独立思考过程中,认识正方体、长方体,
组织学生进行整理,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知识待以积累。 板书设计: 长方体
形体
顶点
面
棱
个数
个数
形状
大小
条数
长度
长方体
正方体
教学反思:
课题 长方体的认识 课型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应用“长方体相对的棱都相等”等特点以及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有更清晰地了解。
2.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加深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难点 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模型、纸盒、剪刀、尺子。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
1.引导学生说一说:教师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
2.提问:棱长分别是它们的什么?
(在长方体中:棱长分为三组:长、宽、高)
二.练习
练一练第1题
1.请学生拿出自带的长方体、正方体。
2.引导学生讨论:测量长方体、正方体几条棱。
在测量中允许结果出现一定的误差。
练一练第2题
应用“长方体相对的棱
1.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2.它们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
1.对长方体、正方体进行测量。
2.进行反馈。
主要要测量的是哪里?
1.学生进行讨论。
2.集体反馈。
通过提问,使学生对长方体的长、宽、高,及正方体的棱长有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练一练第1题主要让学生知道应测量哪几条棱。
练一练第2题,利用长方体相对的棱都相等及长方形的计算公式,计算长方形六个面的面积,培养学生解决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都相等”特点及长方形面积公式。
学生在订正的同时,教师完成板书
多请几名同学来说自己的计算方法,特别提问:是怎么知道的?
练一练第3题
1.教师知道学生读懂题目要求。
2.让学生根据长方体
3.指导学生
4.交流时主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
练一练第4题
让学生运用长方体“棱”的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图。
2.学生尝试计算各面的面积。
3.独立计算。
4.集体订正。
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思考:长方体六个面的长、宽分别是多少?
2.自己尝试在8个图形中去找一找。
3.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1.学生独立尝试解决。
2.全班进行交流。
3.注意算法的多样性。 问题的能力以及感受长方形的表面积。
通过练习,首先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长、宽、高,掌握长方体的“面”和“棱”的特点,为学习表面积的计算打下伏笔。
发展学生解题思路,运用长方体棱长的特点,解决所求棱长之和。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上面
下面
前面
后面
左面
右面
面积/厘米2
教学反思:
课题 展开与折叠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正方体的认识。
2.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学难点 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1.说一说: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相 1 六个面
同 2 12条棱
点 3 8个顶点
不同点:六个面的面积。
二.新授
1.剪一剪:
引导学生通过把1个正方体盒子沿着棱剪开图。
2.说一说:
正方体展开图是怎样的?
3.将长方体盒子沿棱剪开,试试看。
4.比一比。
学生回顾:
长方体的基本特征
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相同点
不同点
学生动手剪开正方体纸盒。
观察,得到了一个怎么样的展开图。
小组中进行交流。说说自己剪的方法,比一比展开图是否相同?
引导学生剪开长方体盒子,观察长方体的展开图。
引导学生对长方体盒子和正方体盒子进行比较。
通过复习巩固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引入认识展开长方体、正方体的折叠。
通过剪一剪等实践活动,把长方体、正方体盒子剪开得到平面图形的活动,引导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相同点:有六个面。
不同点:六个面的大小不同。
5.做一做: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正方体? 长方体?
① 围成正方体所要的条件?
② 用手中的材料尝试折叠。
③ 独立想一想哪些图形符合要求。
④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三.练一练。
引导学生:看展开图。
在操作中进行验证。
思考:与1、2、3号面相对的的是几号面?
同学间进行交流,利用附页中的图试一试。
途中哪两个面是相对的
折一折,试一试。
通过做一做,引导学生体会展开图形与长方体、正方体的联系。
通过折叠正方体、长方体的展开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板书设计: 展开与折叠
教学反思:
课题 长方体的表面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丰富对现实空间观念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情况,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能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纸盒。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引出课题:
1.师:昨天我们用折叠等方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后的图形。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课题 长方体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的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并运用其特点了解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其特点解决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模型。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我们还认识许多立体图形。
出示挂图(高楼大厦)
探索活动,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点。
我们可以以点、面、棱三个角度进行研究。
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教师参与到交流当中。
引导学生说一说: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正方体。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
用比一比、剪一剪等方法来观察棱的特点。
根据统计图的要求,来测量,找出表格中要填的内容。
对内容进行整理,概括。
集体反馈。
通过让学生在小组中经过认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到发现的乐趣。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听取学生的反馈
从面开始:
教师小结: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两个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鼓动学生说一说自己测量的方法,只要理由充分,都给予肯定。
正方体面和长方体六个面相同吗?
棱有什么特点?
顶点有什么特点?
整理归纳:
师生共同进行整理、比较、交流共同完成表格。 学生根据分析自己总结后发言。
比较、交流、共同完成。
让学生在看、量、剪、比的独立思考过程中,认识正方体、长方体,
组织学生进行整理,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知识待以积累。 板书设计: 长方体
形体
顶点
面
棱
个数
个数
形状
大小
条数
长度
长方体
正方体
教学反思:
课题 长方体的认识 课型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应用“长方体相对的棱都相等”等特点以及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有更清晰地了解。
2.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加深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难点 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模型、纸盒、剪刀、尺子。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
1.引导学生说一说:教师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
2.提问:棱长分别是它们的什么?
(在长方体中:棱长分为三组:长、宽、高)
二.练习
练一练第1题
1.请学生拿出自带的长方体、正方体。
2.引导学生讨论:测量长方体、正方体几条棱。
在测量中允许结果出现一定的误差。
练一练第2题
应用“长方体相对的棱
1.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2.它们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
1.对长方体、正方体进行测量。
2.进行反馈。
主要要测量的是哪里?
1.学生进行讨论。
2.集体反馈。
通过提问,使学生对长方体的长、宽、高,及正方体的棱长有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练一练第1题主要让学生知道应测量哪几条棱。
练一练第2题,利用长方体相对的棱都相等及长方形的计算公式,计算长方形六个面的面积,培养学生解决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都相等”特点及长方形面积公式。
学生在订正的同时,教师完成板书
多请几名同学来说自己的计算方法,特别提问:是怎么知道的?
练一练第3题
1.教师知道学生读懂题目要求。
2.让学生根据长方体
3.指导学生
4.交流时主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
练一练第4题
让学生运用长方体“棱”的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图。
2.学生尝试计算各面的面积。
3.独立计算。
4.集体订正。
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思考:长方体六个面的长、宽分别是多少?
2.自己尝试在8个图形中去找一找。
3.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1.学生独立尝试解决。
2.全班进行交流。
3.注意算法的多样性。 问题的能力以及感受长方形的表面积。
通过练习,首先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长、宽、高,掌握长方体的“面”和“棱”的特点,为学习表面积的计算打下伏笔。
发展学生解题思路,运用长方体棱长的特点,解决所求棱长之和。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上面
下面
前面
后面
左面
右面
面积/厘米2
教学反思:
课题 展开与折叠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正方体的认识。
2.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学难点 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1.说一说: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相 1 六个面
同 2 12条棱
点 3 8个顶点
不同点:六个面的面积。
二.新授
1.剪一剪:
引导学生通过把1个正方体盒子沿着棱剪开图。
2.说一说:
正方体展开图是怎样的?
3.将长方体盒子沿棱剪开,试试看。
4.比一比。
学生回顾:
长方体的基本特征
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相同点
不同点
学生动手剪开正方体纸盒。
观察,得到了一个怎么样的展开图。
小组中进行交流。说说自己剪的方法,比一比展开图是否相同?
引导学生剪开长方体盒子,观察长方体的展开图。
引导学生对长方体盒子和正方体盒子进行比较。
通过复习巩固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引入认识展开长方体、正方体的折叠。
通过剪一剪等实践活动,把长方体、正方体盒子剪开得到平面图形的活动,引导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相同点:有六个面。
不同点:六个面的大小不同。
5.做一做: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正方体? 长方体?
① 围成正方体所要的条件?
② 用手中的材料尝试折叠。
③ 独立想一想哪些图形符合要求。
④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三.练一练。
引导学生:看展开图。
在操作中进行验证。
思考:与1、2、3号面相对的的是几号面?
同学间进行交流,利用附页中的图试一试。
途中哪两个面是相对的
折一折,试一试。
通过做一做,引导学生体会展开图形与长方体、正方体的联系。
通过折叠正方体、长方体的展开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板书设计: 展开与折叠
教学反思:
课题 长方体的表面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丰富对现实空间观念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情况,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能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纸盒。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引出课题:
1.师:昨天我们用折叠等方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后的图形。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 › 《完全平方公式》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
- ›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生活中的图形(一)
- ›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生活中的图形(二)
- ›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灯光与影子(二)》教学设计
- ›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特殊平行四边形(一)》教学设计
- ›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特殊平行四边形(三)》教学设计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tag: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五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免费教案 - 数学教案 -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