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
浏览次数: 641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2017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
5.第三段叙述爱因斯坦和普朗克共同演奏的意味深长的动人情景,“意味深长”的实际上的意思是什么?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A.他们的演奏扣人心弦,感人至深。
B.他们在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上看法相似。
C.两位著名科学家能在一起配合和谐地演奏贝多芬的作品。
D.他们都是既有科学创见,又懂艺术的人。
6.爱因斯坦高度评价作为艺术家的巴赫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原因是什么?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他热爱西方古典音乐与文学。
B.因为他懂得艺术的伦理价值。
C.因为艺术比科学更具永久魅力。
D.因为艺术家创作的作品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这种作用往往超过科学家。
7.爱因斯坦认为艺术与科学是相通的,其理由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科学与艺术都是无限的、永远没有终点的世界。
B.科学与艺术体现了一种绝对的和谐美。
C.科学与艺术是相互补充的。
D.科学与艺术都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心理背景。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爱因斯坦最推崇西方古典音乐,是因为音乐对他的科学创见和思想闪光,往往起了催化的作用。
B.艺术创造和科学研究工作在起源上尽管不同,可是被共同的目标联系着,这就是要表述生活的美。
C.爱因斯坦不仅强调了科学研究中需要“想象力”,尤其强调了艺术中的“想象力”对科学创造的激发作用。
D.要成为有创见的科学家,他们不仅需要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还必须要有广阔深邃的文化背景。
三、 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9——12题
人是生物,要想健康的活着,必须保持体内的菌态平衡。人诞生后,各种细菌便相继光顾到人体内,成为人体的终生伴侣。
须知,人体自身的细胞有百万亿个,而携带的微生物细胞是人体细胞的10倍。不要认为外来的生物是“异己”,它们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常微生物群与免疫和代谢在人体内遗传基因控制下,构成了生命存在的三大支柱。它们参与人体的生理、生化、病理、药理、组胚、解剖及其它各个方面的功能和结构的发生、发展及衰退的过程。
研究表明,正常微生物群直接参与集体的生物防御屏障结构。一为化学屏障。正常菌群代谢的产物乙酸、丙酸、乳酸活细菌素等活性物质,形成酸罩等化学屏障,抗拒致病菌入侵及伤害。二是生物屏障。生活在粘膜或皮肤上的正常菌群可形成一个个体特异性的生物膜样结构,菌群之间互相作用,彼此协调,相生相克,刺激皮肤粘膜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抑制过路菌或共生菌定植、占位、生长繁殖的作用。
综上所述,人是不能离开细菌的。然而,令人忧心的是,诸多不良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微生态的平衡与稳定,导致微生态失调。人们滥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不合理地是用现代化的检查,这些都会引起人体菌态失衡,危机健康。特别是抗生素的狂轰滥炸,看来细菌杀死了,旧病未除,新病又起,令医生头痛,患者遭殃。为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吃菌之说,研制了微生态调节剂——益生素。
生病后,让细菌治疗,这是当今的崭新疗法。“抗生素之后的时代将是活菌时代,也即是益生素的时代。”这是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魏曦教授1981年说的名言。
9.“它们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句中“它们”指代的是
A. 人体自身的细胞 B. 人体中的各种细胞
C. 微生物细胞 D. 正常微生物群
10.“正常微生物群直接参与集体的生物防御屏障结构”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正常菌群代谢的活性物质,形成酸罩等化学屏障。
B. 化学屏障抗拒细菌入侵及伤害,是机体的生物防御屏障的第一道防线。
C. 菌群之间,只有相互作用,彼此协调,相生相克,刺激皮肤粘膜免疫系统,才能发挥生物屏障的作用。
D. 生物屏障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是机体的生物防御屏障的第二道防线。
11.后一段引用魏曦教授的名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体内微生态的平衡与稳定是人保持健康的前提。
B.人体离不开微生物细胞,它参与人体各方面功能和结构的整个过程。
C.人们使用抗生素、激素和现代化的检查,引起人体菌态失衡,危及健康。
D. 们要转变观念,生病后要从主要依赖于抗生素治疗转变为主要依赖益生素治疗。
12.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A.生命存在的三大支柱是正常微生物群、免疫和代谢。
B.各种细菌在人体内的是人体的终生“伴侣”,人体菌态失衡,意味着生命的消亡。
C.滥用抗生素,既杀死病菌,也会杀死其它有益的细菌。
D.抗生素之后的时代是活菌时代,而具有微生态调节作用的益生素,能起到防病疗病的效果。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新唐书·龟兹传》:高祖(618-626年在位)受禅,金花王遣使入朝。会死。子苏伐叠(约618-630年在位)立。贞观四年(630年),献马,太宗赐玺书,抚慰加等。
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一,龟兹国:闻诸先志曰:近代有王,号曰金花,政教明察,威龙驭乘,鞭触其耳,因即潜隐,以至于今。
法国学者列维经过考释后,提出了一个令其不解的问题:他认定了苏伐叠在位时应在618年至630年间,“那么玄奘经过龟兹时应已识之,但玄奘未举其名,《西域记》中惟言‘其王智谋寡昧,迫于强臣’。”
但是,列维却没注意到另一个问题。对比《新唐书·龟兹传》和《大唐西域记》的引文,就能发现:唐高祖受禅,龟兹金花王就遣使者入朝。他不久死去,儿子苏伐叠立,贞观四年(脚年)献马。二者相距的时间并不太长。然而玄奘却说:“闻诸先志曰:近代有王,号曰金花。”请注意,《大唐西域记》校注本,校勘四:“先志,《古本》‘先志’作‘耆旧’。”“耆旧”者,年老而有声望的人。看来这个“金花”决不是向唐高祖进贡的那个“金花”。
德国学者吕德斯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他释读的写在金花王和苏伐叠统治龟兹时的克孜尔石窟梵文残卷中有“很久以前死掉了的、以金花王为首的那一些施主们”的字样。他说:“因此,我们被迫作出结论,有两个龟兹王,都叫金花,其中之一是苏伐叠的前任,另一位则生存在他之前很久,说不定是几百年前。”
近读《比
www.350xue.com
丘尼传》,发现了有关金花王的材料:冯尼者……年三十出家,……谓法惠法师言:“……可往龟兹国金花帐下直月(人名)闻,当得胜法。”法惠闻而从之。……(冯尼)年九十六,梁天监三年卒。
只有国王才能称“帐下”,因此,“金花”就是“金花王”。“梁天监三年”是公元504年,冯尼活了九十六岁,“年三十出家”,据此可推断出,法惠去金花帐下见直月当在438年至504年之间。这肯定就是玄奘所说的“金花”。他说的“近代有王”,可能说的近了一点。
(选自季羡林《龟兹国王金花考》,有删节)
13.文中加点的“这个问题”是指
A.《新唐书·龟兹传》和《大唐西域记》引文的不一致。
B.《古本广先志”作“耆旧”。“耆旧”者,年老而有声望的人。
C.玄奘所说的“金花”并非是向唐高祖进贡的那个“金花”。
D.克孜尔石窟梵文残卷中“很久以前死掉了的、以金花王为首的那一些施主们”的记载。
14.对原文最后两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冯尼生卒年代,准确推算出了玄奘所说的金花王统治龟兹的时间。
2017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
5.第三段叙述爱因斯坦和普朗克共同演奏的意味深长的动人情景,“意味深长”的实际上的意思是什么?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A.他们的演奏扣人心弦,感人至深。
B.他们在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上看法相似。
C.两位著名科学家能在一起配合和谐地演奏贝多芬的作品。
D.他们都是既有科学创见,又懂艺术的人。
6.爱因斯坦高度评价作为艺术家的巴赫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原因是什么?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他热爱西方古典音乐与文学。
B.因为他懂得艺术的伦理价值。
C.因为艺术比科学更具永久魅力。
D.因为艺术家创作的作品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这种作用往往超过科学家。
7.爱因斯坦认为艺术与科学是相通的,其理由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科学与艺术都是无限的、永远没有终点的世界。
B.科学与艺术体现了一种绝对的和谐美。
C.科学与艺术是相互补充的。
D.科学与艺术都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心理背景。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爱因斯坦最推崇西方古典音乐,是因为音乐对他的科学创见和思想闪光,往往起了催化的作用。
B.艺术创造和科学研究工作在起源上尽管不同,可是被共同的目标联系着,这就是要表述生活的美。
C.爱因斯坦不仅强调了科学研究中需要“想象力”,尤其强调了艺术中的“想象力”对科学创造的激发作用。
D.要成为有创见的科学家,他们不仅需要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还必须要有广阔深邃的文化背景。
三、 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9——12题
人是生物,要想健康的活着,必须保持体内的菌态平衡。人诞生后,各种细菌便相继光顾到人体内,成为人体的终生伴侣。
须知,人体自身的细胞有百万亿个,而携带的微生物细胞是人体细胞的10倍。不要认为外来的生物是“异己”,它们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常微生物群与免疫和代谢在人体内遗传基因控制下,构成了生命存在的三大支柱。它们参与人体的生理、生化、病理、药理、组胚、解剖及其它各个方面的功能和结构的发生、发展及衰退的过程。
研究表明,正常微生物群直接参与集体的生物防御屏障结构。一为化学屏障。正常菌群代谢的产物乙酸、丙酸、乳酸活细菌素等活性物质,形成酸罩等化学屏障,抗拒致病菌入侵及伤害。二是生物屏障。生活在粘膜或皮肤上的正常菌群可形成一个个体特异性的生物膜样结构,菌群之间互相作用,彼此协调,相生相克,刺激皮肤粘膜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抑制过路菌或共生菌定植、占位、生长繁殖的作用。
综上所述,人是不能离开细菌的。然而,令人忧心的是,诸多不良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微生态的平衡与稳定,导致微生态失调。人们滥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不合理地是用现代化的检查,这些都会引起人体菌态失衡,危机健康。特别是抗生素的狂轰滥炸,看来细菌杀死了,旧病未除,新病又起,令医生头痛,患者遭殃。为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吃菌之说,研制了微生态调节剂——益生素。
生病后,让细菌治疗,这是当今的崭新疗法。“抗生素之后的时代将是活菌时代,也即是益生素的时代。”这是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魏曦教授1981年说的名言。
9.“它们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句中“它们”指代的是
A. 人体自身的细胞 B. 人体中的各种细胞
C. 微生物细胞 D. 正常微生物群
10.“正常微生物群直接参与集体的生物防御屏障结构”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正常菌群代谢的活性物质,形成酸罩等化学屏障。
B. 化学屏障抗拒细菌入侵及伤害,是机体的生物防御屏障的第一道防线。
C. 菌群之间,只有相互作用,彼此协调,相生相克,刺激皮肤粘膜免疫系统,才能发挥生物屏障的作用。
D. 生物屏障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是机体的生物防御屏障的第二道防线。
11.后一段引用魏曦教授的名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体内微生态的平衡与稳定是人保持健康的前提。
B.人体离不开微生物细胞,它参与人体各方面功能和结构的整个过程。
C.人们使用抗生素、激素和现代化的检查,引起人体菌态失衡,危及健康。
D. 们要转变观念,生病后要从主要依赖于抗生素治疗转变为主要依赖益生素治疗。
12.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A.生命存在的三大支柱是正常微生物群、免疫和代谢。
B.各种细菌在人体内的是人体的终生“伴侣”,人体菌态失衡,意味着生命的消亡。
C.滥用抗生素,既杀死病菌,也会杀死其它有益的细菌。
D.抗生素之后的时代是活菌时代,而具有微生态调节作用的益生素,能起到防病疗病的效果。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新唐书·龟兹传》:高祖(618-626年在位)受禅,金花王遣使入朝。会死。子苏伐叠(约618-630年在位)立。贞观四年(630年),献马,太宗赐玺书,抚慰加等。
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一,龟兹国:闻诸先志曰:近代有王,号曰金花,政教明察,威龙驭乘,鞭触其耳,因即潜隐,以至于今。
法国学者列维经过考释后,提出了一个令其不解的问题:他认定了苏伐叠在位时应在618年至630年间,“那么玄奘经过龟兹时应已识之,但玄奘未举其名,《西域记》中惟言‘其王智谋寡昧,迫于强臣’。”
但是,列维却没注意到另一个问题。对比《新唐书·龟兹传》和《大唐西域记》的引文,就能发现:唐高祖受禅,龟兹金花王就遣使者入朝。他不久死去,儿子苏伐叠立,贞观四年(脚年)献马。二者相距的时间并不太长。然而玄奘却说:“闻诸先志曰:近代有王,号曰金花。”请注意,《大唐西域记》校注本,校勘四:“先志,《古本》‘先志’作‘耆旧’。”“耆旧”者,年老而有声望的人。看来这个“金花”决不是向唐高祖进贡的那个“金花”。
德国学者吕德斯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他释读的写在金花王和苏伐叠统治龟兹时的克孜尔石窟梵文残卷中有“很久以前死掉了的、以金花王为首的那一些施主们”的字样。他说:“因此,我们被迫作出结论,有两个龟兹王,都叫金花,其中之一是苏伐叠的前任,另一位则生存在他之前很久,说不定是几百年前。”
近读《比
www.350xue.com
丘尼传》,发现了有关金花王的材料:冯尼者……年三十出家,……谓法惠法师言:“……可往龟兹国金花帐下直月(人名)闻,当得胜法。”法惠闻而从之。……(冯尼)年九十六,梁天监三年卒。
只有国王才能称“帐下”,因此,“金花”就是“金花王”。“梁天监三年”是公元504年,冯尼活了九十六岁,“年三十出家”,据此可推断出,法惠去金花帐下见直月当在438年至504年之间。这肯定就是玄奘所说的“金花”。他说的“近代有王”,可能说的近了一点。
(选自季羡林《龟兹国王金花考》,有删节)
13.文中加点的“这个问题”是指
A.《新唐书·龟兹传》和《大唐西域记》引文的不一致。
B.《古本广先志”作“耆旧”。“耆旧”者,年老而有声望的人。
C.玄奘所说的“金花”并非是向唐高祖进贡的那个“金花”。
D.克孜尔石窟梵文残卷中“很久以前死掉了的、以金花王为首的那一些施主们”的记载。
14.对原文最后两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冯尼生卒年代,准确推算出了玄奘所说的金花王统治龟兹的时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2017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2017年高考总复习古文段翻译资料(人教版高三选修)
- › 题不难,做好难——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试题简评
- › 江苏徐州2017年中考语文作文作文评点(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让你的作文成绩多得3到5分——2017年高考前就作文写作给同学们的最...
- › 2017年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综述
- › 2017年福建卷高考作文题及优秀作文点评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病句试题及解析
- ›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试卷语言表达题解析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成语试题及解析
- ›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卷亮点试题评析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答案解析
- ›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建议(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2017年全国高考各地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及答案解析
- › 河北省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答题技法点拨(人教版九年级...
- › 2017新作文:“你是一部书”导写及优秀作文
- › 2017届高考命题作文指导
tag: 高三语文 现代文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推荐
- ·开平市风采华侨中学2017届模拟测试题(
- ·最新北京市语文高考模拟试题(2017.2.1
- ·2017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四)
- ·湖北省孝感市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
-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 ·高二语文(下)第一单元同步测试
- ·古诗鉴赏训练
- ·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
- ·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 ·中国古代最缠绵词章大全
-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
-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试
- ·高一下学期大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 ·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新教材第一单元测试
- ·2017届全国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 ·高三专项训练题 词语
- ·文言文训练1
- ·语言与表达能力训练(六)
- ·标点符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 ·2017高考汉语成语训练
-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1
- ·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2017.3)
- ·厦门市2017届高三年质量检查
- ·语文模拟试题(三)
- ·语文模拟试题(WORD文档)60套(2017)
-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 ·古诗鉴赏主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