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浏览次数: 647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41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归途中升起了一轮月亮。月亮很圆,被雪地映衬得更加明亮,我至今还记得那时看见远处雪原中静卧的村庄。
母亲背着我就在这样一个有积雪的月夜里走。边走,她边踢开路边的雪层,寻找和她手里一样的那种春天遍地都是的叫做伴地莲的野草。因为孩子们的野火早在秋天就已烧遍,母亲收获不大。邻近村庄的时候,她又拐了个弯,绕上一段河堤。河堤离村庄较远,然而仍没有逃脱家乡习惯性的秋季烧荒的野火,这叫母亲失望,同时也加大了母亲搜索的范围。就这样,母亲终于没有防备地滑进了一段被挖开用来排水的坑里。坑很深,幸亏坑底雪厚,母亲除了一场虚惊没有受到任何伤害,我不记得那时我有没有因为惊吓而嚎啕大哭,我只记得母亲正要往上爬,竟意外发现坑壁被踢开的雪被下掩盖了一丛她急欲寻找的那种枯干的草。我记得那时母亲在明亮的月亮里止不住惊喜而连声赞叹。
这以后,很长一段日子留在我印象里的就是这药的苦味,苦不堪言。母亲便用作为口粮的山芋反复煮熬,熬成糊状,熬出更浓的糖味,拿来作我喝药后的奖励。在我童稚的记忆里,极苦之后,那一小勺山芋糊竟是此生再难以体验到的甘甜。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我常为自己记忆细节的清晰而诧异,然而母亲却证实了它的真实。那时,我的孩子正趴在她的怀里撒娇,她愣怔片刻,顺着我的提示她终于回想起来,她告诉我那时我患的是一种急症肝炎。她说,第二年秋天,怕我病犯,早在烧荒前她割了一大捆回来,拿绳束了,系在屋梁上,以作备用,只是再没有用着,直到迁来南方,老屋卖给人家也没有取下。
然而我却没有遗忘,那一束伴地莲烟熏火燎黝黑地挂在我老屋的梁上。尽管与母亲的回忆有些许出入,然而那晚雪地里的月光却真实地穿越二十多年的积尘落入我充满疲倦的梦中。
活着是件艰难的事,我时常这样想。生长中的许多不易处,让我越发知道,世间真正美好的东西实在太少。于做人的困顿里偶然回顾尚能发现内心深处还有可以寄托的空间,不致全然没有了信心,这,要感谢母亲。
19、一至三段对伴地莲各是从什么角度进行描写的?突出了伴地莲的什么特点?(2分)
①角度: (每处各限两字)
②特点:
20、在写母亲背着我找伴地莲的过程中,突出描写了明月和积雪,其作用有两点,试写出。(2分)
21、为什么说那一小勺山芋糊“竟是此生再难以体验到的甘甜”?(4分)
①
②
22、最后一段的意思是:(2分)
2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3分)( )
A、题目“那一束伴地莲”指的不是挂在梁上的那一束,而是母亲雪地寻找的那一束。
B、本文歌颂了母亲的伟大,母爱的纯洁与无私。
C、伴地莲普遍、平凡,而又美丽有用(能治病),正是母亲的形象。
D、“那晚雪地里的月光却真实地穿越二十多年的积尘落入我充满疲倦的梦中”,说明这二十多年来我经历了很多劫难。
E、本文以伴地莲为线索,结构严密,开头三段介绍伴地莲,中间四段写母亲寻找伴地莲为我治病,最后三段写记忆中的伴地莲。
F、本文语言华丽,色彩绚烂,如第二段对伴地莲花的描写,最能体现这种风格。
三、表述题
24、阅读陆游的《诉衷情》,完成①—②题(6分)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①,身老沧洲②。
注:①天山,在新疆内,是汉唐时代的边疆。②沧州水边,古隐者所居,这里指陆游晚年住的地方,那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1)词的开头两句,再现了 。
(2)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0字以内)
。
25、默写(每题1分,共5分)
①携来百侣曾游。 。(《沁园春·长沙》)
②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 , ?(《孔雀东南飞》)
③ ,依依墟是烟。(《归园田居》)
④《长歌行》中劝人珍惜年轻时光,努力学习的句子: ,
。
⑤《离骚》中常被后人引用的,表示不断探索的名句: ,
。
26、翻译以下古文句子。(6分)
①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
译: 。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归途中升起了一轮月亮。月亮很圆,被雪地映衬得更加明亮,我至今还记得那时看见远处雪原中静卧的村庄。
母亲背着我就在这样一个有积雪的月夜里走。边走,她边踢开路边的雪层,寻找和她手里一样的那种春天遍地都是的叫做伴地莲的野草。因为孩子们的野火早在秋天就已烧遍,母亲收获不大。邻近村庄的时候,她又拐了个弯,绕上一段河堤。河堤离村庄较远,然而仍没有逃脱家乡习惯性的秋季烧荒的野火,这叫母亲失望,同时也加大了母亲搜索的范围。就这样,母亲终于没有防备地滑进了一段被挖开用来排水的坑里。坑很深,幸亏坑底雪厚,母亲除了一场虚惊没有受到任何伤害,我不记得那时我有没有因为惊吓而嚎啕大哭,我只记得母亲正要往上爬,竟意外发现坑壁被踢开的雪被下掩盖了一丛她急欲寻找的那种枯干的草。我记得那时母亲在明亮的月亮里止不住惊喜而连声赞叹。
这以后,很长一段日子留在我印象里的就是这药的苦味,苦不堪言。母亲便用作为口粮的山芋反复煮熬,熬成糊状,熬出更浓的糖味,拿来作我喝药后的奖励。在我童稚的记忆里,极苦之后,那一小勺山芋糊竟是此生再难以体验到的甘甜。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我常为自己记忆细节的清晰而诧异,然而母亲却证实了它的真实。那时,我的孩子正趴在她的怀里撒娇,她愣怔片刻,顺着我的提示她终于回想起来,她告诉我那时我患的是一种急症肝炎。她说,第二年秋天,怕我病犯,早在烧荒前她割了一大捆回来,拿绳束了,系在屋梁上,以作备用,只是再没有用着,直到迁来南方,老屋卖给人家也没有取下。
然而我却没有遗忘,那一束伴地莲烟熏火燎黝黑地挂在我老屋的梁上。尽管与母亲的回忆有些许出入,然而那晚雪地里的月光却真实地穿越二十多年的积尘落入我充满疲倦的梦中。
活着是件艰难的事,我时常这样想。生长中的许多不易处,让我越发知道,世间真正美好的东西实在太少。于做人的困顿里偶然回顾尚能发现内心深处还有可以寄托的空间,不致全然没有了信心,这,要感谢母亲。
19、一至三段对伴地莲各是从什么角度进行描写的?突出了伴地莲的什么特点?(2分)
①角度: (每处各限两字)
②特点:
20、在写母亲背着我找伴地莲的过程中,突出描写了明月和积雪,其作用有两点,试写出。(2分)
21、为什么说那一小勺山芋糊“竟是此生再难以体验到的甘甜”?(4分)
①
②
22、最后一段的意思是:(2分)
2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3分)( )
A、题目“那一束伴地莲”指的不是挂在梁上的那一束,而是母亲雪地寻找的那一束。
B、本文歌颂了母亲的伟大,母爱的纯洁与无私。
C、伴地莲普遍、平凡,而又美丽有用(能治病),正是母亲的形象。
D、“那晚雪地里的月光却真实地穿越二十多年的积尘落入我充满疲倦的梦中”,说明这二十多年来我经历了很多劫难。
E、本文以伴地莲为线索,结构严密,开头三段介绍伴地莲,中间四段写母亲寻找伴地莲为我治病,最后三段写记忆中的伴地莲。
F、本文语言华丽,色彩绚烂,如第二段对伴地莲花的描写,最能体现这种风格。
三、表述题
24、阅读陆游的《诉衷情》,完成①—②题(6分)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①,身老沧洲②。
注:①天山,在新疆内,是汉唐时代的边疆。②沧州水边,古隐者所居,这里指陆游晚年住的地方,那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1)词的开头两句,再现了 。
(2)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0字以内)
。
25、默写(每题1分,共5分)
①携来百侣曾游。 。(《沁园春·长沙》)
②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 , ?(《孔雀东南飞》)
③ ,依依墟是烟。(《归园田居》)
④《长歌行》中劝人珍惜年轻时光,努力学习的句子: ,
。
⑤《离骚》中常被后人引用的,表示不断探索的名句: ,
。
26、翻译以下古文句子。(6分)
①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
译: 。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内容梳理
- ›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 › 人教版高中语文背诵篇目
- › 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教学行为初探
- › 试析高中语文课程的必修课和选修课
- › 小议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
- › 南京市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必修四)学习评价
- ›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之特殊文言句式
- › 高中语文课改考察学习情况汇报
- › 高中语文每轮复习目的各有侧重 高考三轮复习法
- › 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学科参考教案
- › 高中语文课改几个问题的思考
- › 高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 › 高中语文文言文与古文阅读汇总(二)
- › 高中语文学习经验:“指桑骂槐”跟桑树槐树有关系吗
- › 高中语文古代文整体阅读(二)
tag: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推荐
- ·开平市风采华侨中学2017届模拟测试题(
- ·最新北京市语文高考模拟试题(2017.2.1
- ·2017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四)
- ·湖北省孝感市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
-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 ·高二语文(下)第一单元同步测试
- ·古诗鉴赏训练
- ·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
- ·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 ·中国古代最缠绵词章大全
-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
-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试
- ·高一下学期大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 ·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新教材第一单元测试
- ·2017届全国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 ·高三专项训练题 词语
- ·文言文训练1
- ·语言与表达能力训练(六)
- ·标点符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 ·2017高考汉语成语训练
-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1
- ·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2017.3)
- ·厦门市2017届高三年质量检查
- ·语文模拟试题(三)
- ·语文模拟试题(WORD文档)60套(2017)
-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 ·古诗鉴赏主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