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610次| 发布日期:12-29 13:42:24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标签:二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http://www.350xue.com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八、乘法
教学目标:
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估算,体验估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培养应用的意识。
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相应的估算,会解决简单的数学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
教学课时:
10课时
第一课时 不进位乘
教学内容:
课本第76-78页的例题、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使学生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初步学会一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一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铺垫引入
1、口算:
2×3 7×4 6×5 5×9
2、口答
20是( )个十。
60是( )个十。
8个十是( )。
16个十是( )。
3、揭题:出示课题。
(板书课题:乘法)
教学几十乘几的口算乘法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引导观察。
问:大象在干什么?每头大象运了多少根木头?有几头大象?
2)问:三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
声相应的列出算式。
3)组织小组讨论各自算法,交流。
重点评讲:
从图中可以看到,每头大象运20根木头,也就是2个10根,3头大象一共运的木头根数是6个十,也就是60。
20也就是2个十,2个十乘3得6个十,也就是60。
4)比较几种算法,得出自己觉得简便的方法说一说。
2.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中的问题,请学生列出算式算一算。
指名说说。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题目,生观察。
问:以下几题,你打算横着做还是竖着做?
2)生练习。
小结:在口算几十乘几时,我们可以把几十看作几个十,与几相乘后得到的是几十几个十。
练习:
40×2 60×3 70×4 50×3
三.教学不进位笔算乘法
教学例题。
1)出示情境图。
问:小猴在干什么?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2只小猴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生列式计算。
2)指名说自己的算式及算法。
师:在计算时,先把10和4分别和2相乘,再把两次乘得的积20和8合起来就得到了28。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指导学生用再乘一遍的方法验算。
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问:笔算乘法要从哪一位算起?
生练习,指名板演。
指名汇报,口述笔算过程。
问:与十位上的数相乘得到的积为什么要与十位对齐?
说明:笔算乘法,要从个位乘起,乘到哪一位积就对齐哪一位写。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学生分组笔算,指名板演。
2)生分别说说笔算过程。
问:在笔算乘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完成第6题。
1)生理解图意,解答前两个问题。
2)完成第3问,引导用估算的方法来估计。
3)完成第4问。
五.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不进位乘
1 4
× 2
2 8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79-80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教学难点:
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培养应用意识。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复习引导
1.口头提问练习。
1)商店运来8筐苹果,每筐20千克, ?
2)盘子里有5块蛋糕,吃了2块, ?
先让学生口头提问,再列式解答。
2.引入新课。
根据两个有联系的条件,可以求出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如何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出示情境图,请学生说说已知条件。
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
(教师分别板书)
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
学生自己列式解答。
把自己的算法在组内进行交流。
指名说。
问:要求“两只猴子一共采了多少个”,必须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必须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指名学生完整的说说解题思路。
学生说,教师板书。
2.教学试一试。
出示问题: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
学生们自己思考,独立完成。
生将自己的想法和算法与同桌交流。
指名说解题思路。
小结。
在解答这类问题时,我们可以从问题出发分析所必须的条件,从而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生理解题意,并完整的说说题目。
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问:为什么要先算2张成人票要用多少钱?
指名生再完整的说说解题思路。
2.完成第3题。
指名读题。
问:“这是第2卷,还可以再拍6张”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
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完成第6题。
1)指名读题。
2)分小组讨论: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3)组织交流、讨论。
4)全班指名提问、解决。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在解题时,首先要理解题意,再从问题出发去思考。知道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五.课堂作业
课本第80页,想想做做第5题。
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
第三课时 练习
教学内容:
课本第81页,练习七第1-5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以及解决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以及解决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把前几节课学习的有关乘法的口算、笔算以及相关的进行练习,看谁练得又快又好。(出示课题)
二.计算练习
1.口算
20×3 40×2 60×4 7×30
21×3 42×2 33×3 14×2
1)生口算第一行的题,指名说说每题的口算过程。
小结:几十乘几时,我们可以利用乘法口诀来计算,看作几个是乘几。
2)学生口算第二行的题,指名说口算过程。
2.完成练习七第1题。
1)生独立完成。
2)集体核对,及时订正。
3.用竖式计算。
23×3 4×12
生练习,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指名说笔算过程。
问: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
4.完成第2题。
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说计算过程。
小结:笔算乘法时,数字要对齐,从个位算起,乘到哪一位积就对齐哪一位写。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第3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指名完整的说题意。
生独立完成。
指名说说解题过程。
问:为什么要先算跳绳的有多少人呢?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小结:在解答这个问题时,认真分析了题目中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先确定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解答。
2.完成第4题。
生读题,说说已知什么,求什么。
问:“孵出小企鹅的天数比你的3倍多一天”是什么意思?
2)生说说解题思路。
3)独立解答,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计算,集体核对。
3.完成第5题。
学生完整的读题,理解题意。
生独立完成。
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问:如果将第三个条件改为“月季花的盆数比杜鹃花和茶花的总数多2盆”,你会解答吗?
(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问:如果将第三个条件改为“月季花的盆数比杜鹃花和茶花的总数的2倍多2盆”,你会解答吗?
(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指名说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八、乘法
教学目标:
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估算,体验估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培养应用的意识。
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相应的估算,会解决简单的数学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
教学课时:
10课时
第一课时 不进位乘
教学内容:
课本第76-78页的例题、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使学生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初步学会一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一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铺垫引入
1、口算:
2×3 7×4 6×5 5×9
2、口答
20是( )个十。
60是( )个十。
8个十是( )。
16个十是( )。
3、揭题:出示课题。
(板书课题:乘法)
教学几十乘几的口算乘法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引导观察。
问:大象在干什么?每头大象运了多少根木头?有几头大象?
2)问:三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
声相应的列出算式。
3)组织小组讨论各自算法,交流。
重点评讲:
从图中可以看到,每头大象运20根木头,也就是2个10根,3头大象一共运的木头根数是6个十,也就是60。
20也就是2个十,2个十乘3得6个十,也就是60。
4)比较几种算法,得出自己觉得简便的方法说一说。
2.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中的问题,请学生列出算式算一算。
指名说说。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题目,生观察。
问:以下几题,你打算横着做还是竖着做?
2)生练习。
小结:在口算几十乘几时,我们可以把几十看作几个十,与几相乘后得到的是几十几个十。
练习:
40×2 60×3 70×4 50×3
三.教学不进位笔算乘法
教学例题。
1)出示情境图。
问:小猴在干什么?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2只小猴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生列式计算。
2)指名说自己的算式及算法。
师:在计算时,先把10和4分别和2相乘,再把两次乘得的积20和8合起来就得到了28。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指导学生用再乘一遍的方法验算。
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问:笔算乘法要从哪一位算起?
生练习,指名板演。
指名汇报,口述笔算过程。
问:与十位上的数相乘得到的积为什么要与十位对齐?
说明:笔算乘法,要从个位乘起,乘到哪一位积就对齐哪一位写。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学生分组笔算,指名板演。
2)生分别说说笔算过程。
问:在笔算乘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完成第6题。
1)生理解图意,解答前两个问题。
2)完成第3问,引导用估算的方法来估计。
3)完成第4问。
五.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不进位乘
1 4
× 2
2 8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79-80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教学难点:
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培养应用意识。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复习引导
1.口头提问练习。
1)商店运来8筐苹果,每筐20千克, ?
2)盘子里有5块蛋糕,吃了2块, ?
先让学生口头提问,再列式解答。
2.引入新课。
根据两个有联系的条件,可以求出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如何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出示情境图,请学生说说已知条件。
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
(教师分别板书)
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
学生自己列式解答。
把自己的算法在组内进行交流。
指名说。
问:要求“两只猴子一共采了多少个”,必须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必须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指名学生完整的说说解题思路。
学生说,教师板书。
2.教学试一试。
出示问题: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
学生们自己思考,独立完成。
生将自己的想法和算法与同桌交流。
指名说解题思路。
小结。
在解答这类问题时,我们可以从问题出发分析所必须的条件,从而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生理解题意,并完整的说说题目。
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问:为什么要先算2张成人票要用多少钱?
指名生再完整的说说解题思路。
2.完成第3题。
指名读题。
问:“这是第2卷,还可以再拍6张”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
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完成第6题。
1)指名读题。
2)分小组讨论: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3)组织交流、讨论。
4)全班指名提问、解决。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在解题时,首先要理解题意,再从问题出发去思考。知道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五.课堂作业
课本第80页,想想做做第5题。
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
第三课时 练习
教学内容:
课本第81页,练习七第1-5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以及解决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以及解决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把前几节课学习的有关乘法的口算、笔算以及相关的进行练习,看谁练得又快又好。(出示课题)
二.计算练习
1.口算
20×3 40×2 60×4 7×30
21×3 42×2 33×3 14×2
1)生口算第一行的题,指名说说每题的口算过程。
小结:几十乘几时,我们可以利用乘法口诀来计算,看作几个是乘几。
2)学生口算第二行的题,指名说口算过程。
2.完成练习七第1题。
1)生独立完成。
2)集体核对,及时订正。
3.用竖式计算。
23×3 4×12
生练习,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指名说笔算过程。
问: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
4.完成第2题。
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说计算过程。
小结:笔算乘法时,数字要对齐,从个位算起,乘到哪一位积就对齐哪一位写。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第3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指名完整的说题意。
生独立完成。
指名说说解题过程。
问:为什么要先算跳绳的有多少人呢?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小结:在解答这个问题时,认真分析了题目中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先确定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解答。
2.完成第4题。
生读题,说说已知什么,求什么。
问:“孵出小企鹅的天数比你的3倍多一天”是什么意思?
2)生说说解题思路。
3)独立解答,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计算,集体核对。
3.完成第5题。
学生完整的读题,理解题意。
生独立完成。
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问:如果将第三个条件改为“月季花的盆数比杜鹃花和茶花的总数多2盆”,你会解答吗?
(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问:如果将第三个条件改为“月季花的盆数比杜鹃花和茶花的总数的2倍多2盆”,你会解答吗?
(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指名说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 ›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第七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 ›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第七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 ›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 ›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 ›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 ›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 ›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 › 苏教版数字命名的文史知识
- › 苏教版数学七年级期末复习教案(五)
- › 苏教版数学七年级期末复习教案(三)
- › 苏教版数学七年级期末复习教案(四)
- › 苏教版数学七年级期末复习教案(一)
- › 苏教版数学七年级期末复习教案(二)
- ›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第十册教学设计
- ›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第10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案例
tag: 暂无联系方式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免费教案 - 数学教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栏目导航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推荐
- ·第三册拼一拼,算一算
- ·二年数学上:《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分
- ·四位数的数法和读法
- ·数学教案-统计与猜测(北师大)
- ·第三册五环旗
- ·数学教案-生日
- ·数学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
- ·数学教案-确定位置
-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除法练习课P8-9
-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除法(一)认识竖
-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除法(一)认识竖
-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除法(三)解决问
-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除法(三)解决问
-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除法(二)试商方
-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除法(二)试商方
-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需要几个轮子》教
-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飞行表演》教学设
-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飞行表演》教学设
-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飞行表演》教学设
-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飞行表演》教学设
-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第三册)全册教
-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第3册教案第1—4单
-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第四册教案
-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除加、除减》教学
-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