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选集
[注]①熙宁七年(1074)七月作。作者在临平舟中送陈襄离杭州任去南都。(今河南商丘) ②临平山:《浙江通志》引《杭州府志》:在县治东北五十里,下有临平湖。
南乡子 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①
东武望余杭②,云海天涯两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③。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④,堕泪羊公却姓场。
[注]①杨元素:名绘,熙宁七年(1074)七月接替陈襄为杭州知州,九月,苏轼由杭州通判调为密州知府,杨再为饯别于西湖上,唱和此词。 ②东武:密州治所,今山东诸城。余杭:杭州。 ③醉笑句:唐李白《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此化用其意。 ④河塘:指沙河塘,在杭州城南五里,宋时为繁荣之区。 ⑤堕泪句:《晋书·羊祜传》:羊祜为荆州督。其后襄阳百姓于祜在岘山游息之处建庙立碑,岁时享祭,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之为“堕泪碑”。这里以杨绘比羊祜,“羊”“杨”音近。
采桑子 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①
润州甘露寺多景楼,天下之殊景也。甲寅仲冬,余同孙巨源、王正仲参会于此。有胡琴者,姿色尤好。三公皆一时英秀②,景之秀,妓之妙,真为希遇。饮阑③,巨源请于余曰:“残霞晚照,非奇才不尽。”余作此词。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④,细撚轻拢⑤。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注]①熙宁七年甲寅(1074),作者赴密州(州治今山东诸城)知州任,过润州(州治在今江苏镇江),与胡宗愈(安完夫)、王存(字正仲)、孙洙(字巨源)剧饮,游润州多景楼,作此词。 ②三公:指孙、王及胡宗愈,均当时才学之士,《宋史》卷三二一、三四一、三一八分别有传。 ③饮阑:饮酒半罢半在。 ④琵琶语:指歌妓所弹琵琶能传达感情如言语。唐白居易《琵琶行》:“今朝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⑤细撚轻拢:演奏琵琶指法。撚指揉弦,拢指按弦。语本白居易《琵琶行》。
沁园春 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⑴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⑵。晨霜耿耿,云山摛锦⑶,朝露团团。世路无穷,劳生有限⑷,似此区区长鲜欢⑸。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⑹,似二陆初来俱少年⑺。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⑻。用舍由时,行藏在我⑼,袖手何妨闲处看⑽。身长健,但优游卒岁⑾,且斗樽前。
[注]⑴熙宁七年(1074)苏轼赴密州(州治今山东诸城)知州任途中作。子由:作者弟苏辙的字,时任齐州(州治今山东济南)掌书记。 ⑵练:洁白丝绸,此形容月光。本句意谓指拂晓时月亮渐渐收起光辉。 ⑶摛(chī):铺开锦绣,形容景色美丽。 ⑷劳生:劳累的人生。《庄子·大宗师》:“夫大块 (指大地) 载我以形,劳我以生。” ⑸区区:谦词。鲜:少。 ⑹长安:今陕西西安,汉唐建都于此。这里借指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苏轼二十一岁、苏辙十八岁,到汴京举进士,声名大振。 ⑺二陆:西晋陆机、陆云,太康末年, 兄弟到晋都洛阳,才气横溢,深受张华推重,见《晋书》本传。 ⑻有笔头四句:化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等句,苏轼兄弟在汴京时都曾写出大量策论和奏议文章提出许多政治社会改革建议,后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出任外地官。“致君尧舜”意谓使君主成为如尧舜一样的圣人。 ⑼用舍二句:翻用《论语·述而》“用之由行,舍之则藏”句,意谓不用我由时势决定,行与藏则凭我们自己选择。 ⑽金元好问疑本词不是苏轼所作,其《东坡乐府集选引》云:“……就中‘野店鸡号’一篇,极害义理, 不知谁所作,世人误为东坡, 而小说家又以神宗之言实之,云‘神宗闻此词,不能平,乃贬坡黄州,且言教苏某闲处袖手,看联与王安石治天下。’安常不能辨,复收之集中,如‘当时共客长安……袖手何妨闲处看’之句;其鄙俚浅近,叫呼衒鬻,殆市驵之雄醉饱之后发之,虽鲁直 (黄庭坚) 家婢仆且羞道,而谓东坡作者,误矣。” ⑾优游卒岁:优闲自得地渡过岁月。《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蝶恋花 密州上元①
灯火钱塘三五夜②。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③。 寂寞山城人老也④。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⑤。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注]①熙宁八年(1075)苏轼在密州知州任时作。上元:正月十五元宵节,也叫上元,有观灯之俗。 ②钱塘:指杭州。 三五夜:阴历每月十五夜。 ③尘随马: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此处反用其意。 ④山城:指密州。 ⑤社:农村节日祭神之所。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①
十年生死两茫茫②。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③,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④,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⑤。
[注]①调名一作《江神子》。《全宋词》注:“公之夫人王氏先卒,味此词,盖悼亡也。”乙卯:熙宁八年(1075),作者在密州。 ②十年:苏轼妻王弗卒于治平三年(1065),至此正十年。 ③千里:王氏墓葬四川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见苏轼《亡妻王氏墓志铭》),与密州距离遥远。 ④小轩窗:小廊的窗。 ⑤短松冈:杆矮松之冈,指墓地。
江城子 密州出猎①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②。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③。欲报倾城随太守④,亲射虎,看孙郎⑤。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⑥。会挽雕弓如满月⑦,西北望,射天狼⑧。
[注]①词题、题名一作《江神子·猎词》。熙宁八年(1075)十月,苏轼作为密州知府,在往常山祭祀的归途中与同官会猎时作。 ②左牵黄两句:左手牵黄犬,右手擎苍鹰。《史记·李斯列传》:“牵黄犬,臂苍鹰。”鹰犬都是猎人用来擒捕鸟兽的。 ③卷:形容大批马队奔驰如席卷。 ④倾城:全城的人。太守:州郡的长官,苏轼自指。 ⑤孙郎:三国时东吴孙权曾亲乘马射虎。见《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⑥持节两句:《史记·冯唐列传》载:西汉魏尚为云中郡(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守,抵御匈奴颇有功绩,因上报战果数字稍有出入被削职,冯唐向汉文帝劝谏,文帝即派冯唐持节(使者凭证)赦魏尚,再任他为云中守。此两句是希望朝廷有一天派使者前来委自己以守边重任。 ⑦会:将要。满月:形容把弓全部拉开,如盈满圆月,箭可射得劲远。 ⑧天狼:星名,古人以为主侵掠。此指当时西夏和北方的辽。本词为苏轼创作豪放词的标志,有意识与词坛盛行的柔婉之风立异。他在《与鲜于子骏》中云:“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柳永)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望江南 超然台作①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 半壕春水一城花②。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③,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④,且将新火试新茶⑤。诗酒趁年华。
[注]①题名一作《暮春》。苏轼于熙宁七年(1074)知密州,八年底对园北旧台“稍葺而新之”,并由苏辙命名“超然”,苏轼有《超然台记》。本词当作于熙宁九年(1076)春。 ②壕:指护城河。 ③寒食:节气名,在清明节前一日或二日。相传源于春秋时晋文公悼念介之推故事,《荆楚岁时记》:“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④故国:指作者故乡四川眉山。清明是习俗扫墓之时,故牵引乡思。 ⑤新火:寒食禁火,节后生火谓之“新火”。 新茶:此指寒食前所采制的茶,称“火前茶”,为茶中佳品。近人俞陛云《两宋词选释》评云:“下阕故人故国,触绪生悲,新火新茶,及时行乐,以此易彼,公诚达人也。”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⑴,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⑶。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⑷。我欲乘风归去⑸,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⑹。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⑺。 转朱阁, 低绮户⑻, 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⑾。
[注]⑴丙辰:熙宁九年(1076)。 ⑵子由:作者弟苏辙字,时在齐州。 ⑶明月二句:李白《把酒问月》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近人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发端从太白仙心脱化,顿成奇逸之笔。” ⑷不知二句:唐人小说《周秦纪》有诗:“香风引到大罗天, 月地云阶拜洞仙。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⑸归去:唐李白曾被称为“谪仙人”, 谓如神仙谪降人世。苏轼也自比谪仙,故称登天为归去。 ⑹琼楼玉宇:指月中宫殿美洁,如琼玉所筑。语本《大业拾遗记》。《坡仙集外纪》载:“神宗读至‘琼楼玉宇’二句, 乃叹曰:‘苏轼终是爱君。’ 即量移汝州。”按苏轼此词作于密州(1076),而“量移汝州”(1084)则是在谪黄州后,可能神宗于其谪黄州时才读到此词的。 ⑺何似句:意为仿佛置身仙境,哪像在尘俗的人世间呢?宋蔡絛《铁转山丛谈》卷四:“东坡公昔与客游金山,适中秋夕,……命(袁)綯歌其《水调歌头》,……坡为起舞,而顾问曰:‘此便是神仙矣!’”也即此意。 ⑻低绮户:月光低照进雕花门窗。一说:绮户指有丝绸帘幕的窗户。 ⑼不应二句:宋司马光《温公诗话》:“李长吉(唐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人以为奇绝无对。曼卿(宋石延年)对‘月如无恨月长圆’,人以为勍敌。”此则翻出新意。 ⑽人有三句: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湘绮(近人王闿运)诵此词,以为此‘金’安韵可当三语椽,自来未经人道。” ⑾婵娟:美好貌,此指明月。唐孟郊《婵娟篇》:“月婵娟,真可怜。”怜是爱的意思。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评本词云:“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苏轼词选集
- › 苏轼词选集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锦瑟》新解
- ·一个浪漫诗人的心路历程 ——关于《梦
- ·关于《石钟山记》的另类说法
- ·孔雀东南飞戏剧图
- ·纵情山水间 茶亦能醉人──欧阳修
- ·漫谈《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白马篇
- ·游褒禅山记第三段欣赏
- ·张溥之死
- ·巴金、冰心 :一对莫逆之交的朋友
- ·谈白居易的讽喻诗
- ·《祝福》说课稿2
- ·门槛教案
- ·画家雨果——写于雨果诞辰二百年之际
- ·奇傲的梅 |病梅馆记|龚自珍|
- ·歸有光等唐宋派|项脊轩志|归有光|
- ·《孔孟》中引用《论》、《孟》文句的出
- ·名士龚自珍
- ·美腿与丑腿
- ·秦松赋 |登泰山记|
- ·学者字欧阳修
- ·龚自珍纪念馆
- ·孔子生平介绍
- ·藏景阁(14)·以自己的方式独语西北(
- ·李白诗作品选七
- ·梦断槎湾一角青——龚自珍的洞庭情
- ·泰山四大景观
- ·《琵琶行》课件
- ·巴老箴言|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