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选集

浏览次数: 261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二同步辅导
标签: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苏轼词选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元年 (1056) 进士,主考欧阳修得之惊喜。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出为杭州通判,历密、徐、湖等州知州。又因作诗讽刺时政,下狱受审,贬谪黄州,史称“乌台诗案”。哲宗朝任翰林学士, 官至礼部尚书, 其间曾先后出知杭、颖、扬、定等州,后又远谪惠州、儋耳(今海南儋县)。他是北宋大文学家,诗词散文以至书法、绘画均有杰出成就。文与父洵弟辙并称“三苏”,都列入“唐宋八大家”。词开豪放之风,时谓之“以诗为词” (陈师道《后山诗话》) 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胡寅《酒边词序》称其“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豪气,超然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皁隶而柳氏为舆台矣。”然苏词风格多样,也有不少清丽婉约之作。有《苏东坡全集》、《东坡词》等。今人龙榆生有《东坡乐府笺》,石声淮、唐玲玲有《东坡乐府编年笺注》。

 

行香子·过七里濑 临江仙·风水洞作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 醉落魄·离京口作 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南乡子·送述古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蝶恋花·密州上元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江城子·密州出猎 望江南·超然台作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阳关曲·中秋作 阳关曲·答李公择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 浣溪沙(麻叶层层荷叶光)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永遇乐·徐州梦觉,北登燕子楼作 江城子·别徐州 西江月·平山堂 南歌子·湖州作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水龙呤·次歆章质夫《杨花词》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水龙呤(小舟横截春江) 满庭芳(蜗角虚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西江月(照野瀰瀰江浪) 洞仙歌(冰肌玉骨) 哨遍(为米折腰)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中秋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醉翁操(琅然) 临江仙·夜归临皋 满庭芳(三十三年)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满庭芳(归云来兮) 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 如梦令(水垢何曾相爱)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如梦令(为向东坡传语) 南歌子·杭州端午 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满江红·怀子由作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还吴中 归朝欢·和苏伯固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西江月·梅 贺新郎·夏景 浣溪沙·咏桔 浣溪沙(道字娇讹苦未成)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行香子·述怀 虞美人(持杯摇劝天边月) 阮郎月·初夏 千秋岁·次韵少游

 

行香子 过七里濑①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②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③,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虚名④。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①熙宁六年(1073)二月作,苏轼时为杭州(今属浙江)通判,乘船至桐庐一带。七里濑在桐庐南,连亘七里,故名。按严陵濑, 相传为东汉高士严光垂钓处。 光字子陵,曾与光武帝刘秀同学,及秀为帝,他隐居富春山。  ②鸿惊:形容船桨划水轻捷,如鸿鸟惊飞。  ③鉴:镜,此指平净的水面。 ④算当年四句:意谓严光隐居垂钓白白地老去,但刘秀帝业也同样消逝如梦,只留历史空名。

临江仙 风水洞作①

四大从来都遍满②,此间风水何疑。故应为我发新诗。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③。  借与玉川生两腋,天仙未必相思④。还凭流水送人归。层巅余落日,草露已沾衣。

[注]①熙宁六年(1073)八月作。风水洞:旧名恩德洞。《杭州图经》:“洞去钱塘县旧治五十里,在杨村慈岩院。洞极大,流水不竭。洞顶又有一洞,清风微出。故名曰风水洞。” ②四大:佛教以地、水、火、风四者为宇宙组成的四大原素。 ③沦漪:水波细纹。 ④玉川:唐诗人卢仝的号。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说喝茶到七碗:“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两句说风水洞的风可借给卢仝乘风飞去,但天上群仙未必想念到他。

蝶恋花 京口得乡书①

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②,碧琼梳拥青螺髻③。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注]①熙宁七年(1074),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曾到京口(今江苏镇江)。 ②北固山:在镇江北,北峰三面临水,形容险要,故称。 ③碧琼梳:指水。青螺髻:喻山。

醉落魄 离京口作①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②。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③,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④,长作东南别。

[注]①熙宁七年(1074),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曾到京口(今江苏镇江)。 ②孤城:指京口(今镇江)城。 ③巾偏扇坠:头巾偏了,扇子掉了,形容睡中不知不觉。 ④家在西南:作者家乡在四川眉山,故云。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①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②,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③。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④。

[注]①熙宁七年(1074)四年作。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谓题名“代人寄远”为托词,实寓作者“行役未归”之感。作者于熙宁六年冬离开杭州去润州等地办理赈饥事,至次年春末尚未归家。 ②余杭:杭州在隋唐时曾称余杭。 ③以上四句翻用《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句意。 ④恰似三句:姮娥,传说中月中女神嫦娥。《淮南子·览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 姮娥窃以奔月。“后因避汉文帝刘恒讳, 改“姮”为“嫦”。此处迳以姮娥代月,谓月光斜照梁上双栖燕子,情调感伤,自己情景与之相似。

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①,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②。 水风清, 晚霞明。 一朵芙蕖③, 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④。  忽闻江上弄哀筝⑤。 苦含情, 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⑥。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⑦。

[注]①熙宁七年 (1074) 作。湖:指杭州西湖。张先:著名词人。 ②凤凰山:在杭州西湖南面。 ③芙蕖:荷花。  ④娉婷:姿态美好,此指美女。  ⑤江上:宋袁文《甕牖闲评》引作“筵上”。 ⑥湘灵:湘水女神,相传原为舜妃。《楚辞·九歌》有《湘夫人》。 ⑦欲待三句:化用唐钱起《湘灵鼓瑟》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句意。《甕牖闲评》载:“东坡倅钱塘日,忽刘贡父相访,因拉与同游西湖。……有小舟翩然至前,一妇人甚佳,见东坡自叙:‘少年景慕高名,以在室无由得见。今已嫁为民妻,闻公游湖,不避罪而来。善弹筝,愿献一曲,辄求一小词以为终身之荣,可乎?’东坡不能却,援笔而成,与之。”倅:副。苏轼时为杭州通判,是知州副职,故称。

虞美人 有美堂赠述古①

湖山信是东南美②,一望弥千里③。使君能得几回来④?便使尊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⑤,《水调》谁家唱⑥。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注]①熙宁七年(1074)七月作。杭州知州陈襄(字述古)将离任,宴僚佐于城南吴山上有美堂,作者时为杭州通判,即席赋此。 ②湖山句:宋陈岩肖《庚溪诗话》载,宋仁宗于梅挚出守杭州时赐诗有云:“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梅挚到杭后,建堂名曰“有美”。欧阳修有《有美堂记》。信,的确。 ③弥:满。 ④使君:汉魏时称州郡长官为使君,此指陈襄。陈襄在杭州,常与苏轼游有美堂。 ⑤沙河塘:在杭州城南五里,宋时为繁荣之区。有美堂上可以前眺钱塘江,后望西湖,沙河塘正出其下。 ⑥《水调》:隋唐时大曲名,相传为隋炀帝凿运河时所制。

南乡子 送述古①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②,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嫈嫈,秋雨晴时泪不晴。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苏轼词选集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