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选集

浏览次数: 261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二同步辅导
标签: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苏轼词选集,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①

似花还似非花②,也无人惜从教坠③。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④。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⑤。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⑥。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⑦。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⑧。

[注]①元丰三年 (1080) 在黄州作。章粢,字质夫,作有《水龙吟》(燕忙莺懒花残)。苏轼《与章质夫》云:“《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云,亦告以不示人也。”宋朱弁《曲洧旧闻》:“章质夫作《水龙吟》咏杨词,命其意用事,潇洒可喜。东坡和之,若豪放不入律吕,徐而视之,声韵谐婉,反觉章词有绣织工夫。”张炎《词源·杂论》:“东坡《次章质夫杨花水龙吟》韵, 机锋相摩, 起句便合让东坡一头地,后片愈出愈奇,直是压倒古今。”  ②似花句:谓杨花既象花又不象花。 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此句可作全词评语,盖不离不即也。” ③从教:任凭、不管。 ④无情有思:看似无情,却有意思。“思”与柳丝之“丝”同音双关。此化用杜甫《白丝行》“落絮游丝亦有情”句意。 ⑤萦损三句:写柳絮飘飞时引起的闺愁及思妇的娇困情态。 ⑥梦随三句:翻用唐金昌绪《春怨》(黄莺)“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诗意。 ⑦萍碎:苏轼原注:“杨花落水淡浮萍,验之信然。”又其《再次韵曾仲锦荔支》诗自注:“飞絮落水中,经宿即为浮萍。”按此为古代传说、 诗人想象, 不是科学。 ⑧清沈谦《填词杂说》评本词:“幽怨缠绵,直是言情,非复咏物。”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

水调歌头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⑵:“琴诗何者为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⑶。公曰:“此诗固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⑷。 余久不作, 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⑸,使就声律,以遗之云⑹。

 

昵昵儿女语⑺,灯火夜微明。恩冤尔汝来去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儿气⑼,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⑽。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⑾,一落百寻轻⑿。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⒀,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⒁。

[注]⑴本词作于元丰三年(1080)。苏轼在黄州《与朱唐叔》第二十书云:“章质夫求琵琶歌词,不敢不寄呈。”  ⑵欧阳文忠公:即欧阳修。  ⑶退之:唐文学家韩愈的字。他有《听颖师弹琴》诗云:“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予有两耳。未肯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师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⑷章质夫:即章粢。 ⑸隐括:矫揉弯曲竹木,使之平直,或为成形的器具,引申为依某种文体原有的内容、词句改写成另一种体裁,此指把不入乐的诗改成合于声律的词。 ⑹遗(wèi):给与。  ⑺昵昵:亲密貌。 ⑻尔汝:以“尔”“汝”相称,表示关系亲昵。 ⑼一鼓:《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填然:形容鼓声宏大。 ⑽青冥:天空。  ⑾跻攀:攀登。  ⑿寻:八尺。 ⒀烦子二句:烦劳你手指间弹奏出如风雨般的乐声,使我内心产生强烈冲突。冰炭,枚冷和极热的东西,形容感情的反差剧烈。 ⒁无泪句:是说听者眼泪已流尽,比韩愈诗的“湿衣泪滂滂”更进一层。

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②。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③,把盏凄然北望。

[注]①一本有标题为“黄州中秋”。《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说本词作于元丰三年(1080)。宋杨湜《古今词话》谓其末句“北望”为表现作者“怀君之心”。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则谓词末两句为抒发“兄弟之情”,“疑是在钱塘 (杭州) 作”。  ②夜来二句:谓秋风落叶引起眉上愁,鬓上霜(白发)。  ③孤光:远照之月光。《文选》沈约《咏源中雁》诗:“单汎逐孤光。”注:“铣曰:孤犹远也。”

满江红 寄鄂州朱使君寿昌⑴

江汉西来⑵,高楼下⑶、蒲萄深碧⑷。犹自带岷峨云浪⑸,锦江春色⑹。君是南山遗爱守⑺,我为剑外思归客⑻。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⑼,君休读。 狂处士⑽, 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⑾。不独笑书生争底事⑿,曹公黄祖俱飘忽⒀。愿使君还赋谪仙诗⒁,追黄鹤⒂。

[注]⑴本词当作于元丰四年(1081),作者在黄州,朱寿昌,安康叔,时为鄂州(冶所今湖北武汉武昌)知州。使君,汉时对州郡长官之称。 ⑵江汉:长江和汉水。 ⑶高楼:指武昌黄鹤楼。 ⑷蒲萄:同葡萄,喻江水之澄清。李白《襄阳歌》:“遥年历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 ⑸岷峨句:岷山和峨嵋山融化的雪水浪花。 ⑹锦江:在四川成都南,一称濯锦江,相传其水濯锦,特别鲜丽,故称。杜甫《登楼》:“锦江春色来天地。”  ⑺南山:终南山, 在陕西,朱寿昌曾任陕州通判,故称。遗爱, 指有惠爱之政引起人们怀念。《左传·昭公二十年》 载孔子闻郑子产卒时“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⑻剑外:四川剑门山以南。苏轼家乡四川眉山,故自称剑外来客。  ⑼《江表传》:晋虞溥著,其中记述三国时江左吴国时事及人物言行,已佚,《三国志》裴松之注中多引之。 ⑽狂处士:指三中是祢衡。他有才学而行为狂放,曾触犯曹操,曹操多顾忌他才名而未杀。后为江夏太守黄祖所杀。不出仕之士称处士。 ⑾空洲两句:鹦鹉洲,在长江中,后与陆地相连,在今湖北汉阳。黄祖长子黄射在洲大会宾客,有人献鹦鹉,祢衡当即作《鹦鹉赋》,故以为洲名。唐崔颢《黄鹤楼》诗:“芳草萋萋鹦鹉洲。”李白《赠江夏韦太守》诗:“顾惭祢处士, 虚对鹦鹉洲。”为此词用语所本。  ⑿不:据《全宋词》补。 ⒀曹公句:权势人物如曹操与黄祖也都已一闪过去。  ⒁谪仙:指李白。 ⒂追黄鹤:赶上崔颢的《黄鹤楼》诗。相传李白登黄鹤楼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见《唐才子传》)。后李白作《登金陵凤凰台》,即有意追赶崔诗的。

水龙呤

 

  闾丘大夫孝终公显⑵,尝守黄州, 作栖霞楼, 为郡中胜绝。元丰五年,余谪居黄。正月十七日,梦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楼中歌乐杂作。舟中人言:“公显方会客也。”觉而异之,乃作此曲,盖《越调鼓笛慢》。公显时已致仕⑶,在苏州。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语,使君高会⑷,佳人半醉。危柱哀弦⑸,艳歌余响,绕云萦水⑹。念故人老大⑺,风流未减,空回首,烟波里。  推枕惘然不见, 但空江, 月明千里。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⑻。云梦南州⑼,武昌东岸⑽,昔游应记。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⑾,也参差是⑿。

[注]⑴元丰五年(1082)在黄州作。 ⑵闾丘孝终:安公显,曾任黄州知州。 ⑶致仕:退休,把官职退还政府。 ⑷使君:汉时对州郡长官之称,此指闾丘。 ⑸危柱句:指乐声高而有感染力。危,高。柱,乐器上弦柱,可以旋转,将弦绷紧或放松。此指把弦柱拧紧,使发音高昂。 ⑹艳歌两句:谓歌乐余声萦绕云水面而不散。 ⑺故人:老朋友,指闾丘。 ⑻五湖三句:相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在来吴之后弃官携带西施从五源离去。五湖,约指太湖区的湖泊。 ⑼云梦南州:指黄州,在古云梦泽之南。唐杜牧《忆齐安郡》诗:“平生睡足处,云梦泽南州。”  ⑽武昌东岸, 也指黄州,武昌,今湖北鄂城,在长江南岸,黄州在长江东、北岸。  ⑾端:真,特地。  ⑿参差:约略。白居易《长恨歌》:“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满庭芳

蜗角虚名②,蝇头小利③,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④。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⑤。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⑥。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⑦。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注]①本词当系元丰五年(1082)苏轼在黄州时作。 ②蜗角:极言微小。《庄子·则阳》谓在蜗之左角的触氏与右角的蛮氏,两簇常为争地而战。  ③蝇头:本指小字,此取微小之义。  ④些子:一点儿。  ⑤百年里三句:语本李白《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⑥能几许三句:意谓计算下来,一生中日子有一半是被忧愁风雨干扰。 ⑦苔茵两句:以青苔为褥席铺展,把白云当帐幕高张。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②。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苏轼词选集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