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综合辅导近20年高考题选(社科文阅读)

近20年高考题选(社科文阅读)

浏览次数: 789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近20年高考题选(社科文阅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以下理解不符合本义内容的一项是
A.温科AG公司专为特温戈设计的发动机也用于SmILE
B.法国雷诺公司使特温戈减轻的重量超过了195公斤
C.SmI



www.350xue.com
LE的车身使用了玻璃钢和碳素纤维强化塑料零件
D.降低燃料消耗对各种汽车的驾驶和性能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20.根据本义的内容,以下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特温戈虽然出色,但还不是一种环保型小汽车
B.原来的特温戈车的发动机存在一些问题
C.降低汽车燃料消耗的惟一办法是使用混合燃料
D.目前大多数汽车发动机的问题不在于使用寿命
答案:17.B     18.C     19.C     20.D

十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
铜奔马正名
   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据云当时被 定名为“马踏飞燕”,也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马超龙雀”。最后可能因为众说纷纭,无奈之下取名为“铜奔马”。“铜奔马”一名虽然简明扼要,但有马无燕,未惬人意。
最近有人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更考定此物应名“飞廉铜马”。其根据有二:一是《后汉书.•董卓传》中有“飞廉铜马之属” 的记载,二是“《三才图会》里的飞廉图,便是一只飞鸟”。愚意此说更属不妥。
首先,《三才图会》一书乃明朝嘉靖、万历间人所作,且《四库提要》认为其中采摭浩博,然间有冗杂虚构之病。其次,关于“飞廉”,注家多有出入。《墨子•耕柱》云:“夏后启使飞廉折金于山川。”《史记•秦本纪》云:“飞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以上两书显然认为飞廉是人。但是《淮南子•俶真训》高诱注:“飞廉,兽名,长毛有翼 。”《楚辞•离骚》王逸注:“飞廉,风伯也。”洪兴祖补注:“飞廉,神禽也,能致风气。”可见飞廉到底是人是神,是兽是禽,古人也无定论。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驾神龙升天的景象,亦有骑马的形象,但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武威铜马是一件写实的作品,马足下的飞乌亦然,所以很难将其与神话中的飞廉相提并论。至于《后汉书•董卓传》所说,当是飞廉归飞廉,铜马归铜马,非指一物,故文后有“之属”一词。
然而,武威铜马足下确有一鸟,其象征之意为人所关注。一提到马,人们很快想到奔腾如飞,而飞燕的速度同样也是无庸置疑的。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如南朝沈约诗有“紫燕光陆离”句,注:“紫燕,良马也。”梁朝简文帝诗云:“紫燕跃武,赤兔越空。”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紫燕亦指良马。李善注谢灵运诗云:“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一名飞燕骝。”在古代,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这种造型让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铜马应直截了当取名为“紫燕骝”或“飞燕骝”,此名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切。
17、以下不属于作者为铜奔马正名的原因的一项是
A作为中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其名称一直众说纷纭。
B “马踏飞燕”“马超龙雀”二名跟铜奔马造型相合,但未被采用。
C “铜奔马”一名中虽然有奔马,但是没有飞燕,不能令人满意。
D “飞廉铜马”一名,比起“铜奔马”、“马踏飞燕”等更逊一筹。
18、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名时所用证据的一项是
A 《三才图会》一书撰作时代太晚,且有冗杂虚构之病。
B飞廉是人还是神,是兽还是禽,古人的说法并不一致。
C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就有人骑神兽、神龙的景象。
D 《后汉书•董卓传》“飞廉铜马之属”中,飞廉和铜马应是两物。
19、对原文最后一段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从古到今的诗文中,用许多用燕子比喻良马奔腾如飞的例子。
B “二句中赤免指良马”的“二句”指“紫燕光陆离”、“紫燕跃武”二句。
C铜奔马足下有一鸟,文中透露出这种造型的用意表明奔马速度快于飞燕。
D作者认为,“紫燕骝”、“飞燕骝”的名称符合古人原意,又切合铜奔马的造型。
20、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四库提要》虽然比《三才图会》晚出,却是一部权威性的著作。
B高诱、王逸、洪兴祖三人都是我国古代学问渊博的注释家。
C在汉代画像石中,凡是有人骑马形象的图案,就不属于神话故事。
D在体会古人创意这一点上,“飞廉铜马”和“紫燕骝”两个命名是相似的。
答案:17 B   18 C   19 D   20 C

十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20题(2002年春季北京高考试题)
美国时代生活公司1990年出版的《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显示,史学家不可能只是超然物外的旁观者。就拿鸦片战争来说,作者谈到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难以展开时写道:“在马戛尔尼扩大英国与中国贸易行动失败的情况下,该公司只好自己想办法来维持贸易平衡,但东印度公司用什么商品来打开中国市场呢?答案就是鸦片。”
看来其中的因果关系是很明显的:因为英方一系列要求(增加通商口岸、减低税率、设立租界等)未获应允,东印度公司才不得已求助于鸦片。
其实,即使清政府当初一切照英方的安排行事,不法鸦片贸易仍无法避免。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方的要求悉数满足,鸦片交易还是不能禁绝,这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例证。而且,《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并不讳言:清朝政府早在1729年就颁布了禁烟诏令,嘉庆皇帝一即位(1796年)就下令再次禁烟,但在“十八世纪末”,每年仍有大约一千二百箱的鸦片运销中国,其中大部分来自孟加拉,东印度公司垄断了那里的鸦片生产。
“十八世纪末”这一表述方式比较模糊。实际上,在马戛尔尼出使中国(1793年)之前,鸦片走私已很猖獗。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初,东印度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岌岌可危。黑斯廷斯在1774年担任英属印度总督之后就采取了以邻为壑的政策:如果听任印度农民吸食当地盛产的鸦片,财政上当然不无小补,但东印度公司的利益最终将受到损害,即失去健壮的劳动力;在他的坚持下,东印度公司垄断的鸦片销往中国,于是偷运“福寿膏”逐渐成为英属印度的支柱产业。尽管这位黑斯廷斯在1785年遭受弹劾,但他的鸦片走私政策却留给东印度公司滚滚不断的财源,直到二十世纪仍有英国史学家对黑斯廷斯当年的“远见”大加赞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到了十九世纪初,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是靠中国的银两来维持的。
伯克在弹劾黑斯廷斯时称东印度公司是“有史以来最堕落的公共机构”,其成员系“人类的垃圾、渣滓”。当时鸦片问题尚未浮现在公众的视野之内,伯克即使有所听闻大概也不会就此问罪。至于马戛尔尼,使华前曾任东印度公司的要职,他不知道清廷明令禁止的鸦片贸易一直在进行吗?
17、下面不属于《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观点的一项是(B)
A 清朝政府禁烟的诏令并没有收到实际效果。
B 历史学家不可能只是历史的旁观者。
C 鸦片贸易应该由清朝政府负主要责任。
D 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偷运鸦片是不得已的选择。
18、下面关于黑斯廷斯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D)
A 黑斯廷斯采取的鸦片贸易政策是具有历史远见的。
B 黑斯廷斯以邻为壑的政策是指:让东印度公司把鸦片销售给印度农民。
C 黑斯廷斯因为推行以邻为壑的政策而受弹劾。
D 最晚从黑斯廷斯担任英属印度总督时起,鸦片就已经销往中国。
19、下面关于“东印度公司”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C)
A 当初如果在印度本地大量销售鸦片,最终将使东印度公司获得更大的利益。
B 东印度公司被看作“最堕落的公共机构”的主要原因是向中国偷运鸦片。
C 在孟加拉的鸦片生产和向中国销售鸦片两方面,东印度公司都占有垄断地位。
D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东印度公司因把鸦片大量销售给印度农民而一度岌岌可危。
20、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A 马戛尔尼使华时对鸦片贸易的存在并不知情。
B 《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是在为英国方面推卸责任。
C 本文反驳了《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的观点。
D 本文证明,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即使历史学家也会有偏见。


上一页  [1] [2] [3] [4] [5] 


近20年高考题选(社科文阅读)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高考题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