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一同步辅导《黄鹂》——孙犁、刘白羽的作品及其他短篇小说创作

《黄鹂》——孙犁、刘白羽的作品及其他短篇小说创作

浏览次数: 227次| 发布日期:05-10 01:05:41 | 高一同步辅导
标签: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黄鹂》——孙犁、刘白羽的作品及其他短篇小说创作,


www.350xue.com
加八路军了,这一次要日寇搜索下,她冒死把一个伤员带回家中。日寇打她,摔她,她都忍住。最后,为了避免敌人再来搜查,她毅然点火烧掉自己的房了,把多年来积聚的一点家业全部毁了。她只有一个信念:“一个八路军要顶多少间房子啊!”在这里,作者生动地写出了人民群众在抗战中为了胜利是怎样不惜付出一切代价。《母子》中的李大妈是一位英雄的母亲。在抗日战争中,大儿子春生在一次反“扫荡”中为了掩护全村老百姓安全转移,英勇地牺牲了。抗战胜利后不久,在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和平的斗争中,第三个儿子春起又在前线牺牲了。这时二儿子春发又要带领民兵去打反动派。开始,她伤心得哭了,但她还是毅然把孩子送上前线。李大爷说得好:“孩子是为咱全村老百姓的幸福,为咱们下一代……”。《母子》构思独到,结构严谨,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心理活动都写得十分细腻,气氛烘托也很恰当,可以说是这一类小说中艺术上比较成功的作品。《英雄的父亲》则是写一个烈士的父亲,开始他不知道儿子牺牲,还错怪他没有写信可能是“做下对不住乡亲们的事”。他亲自找到儿子所在部队驻地,才知道儿子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为儿子的死感到光荣和自豪,也受到烈士战友们的尊敬和爱戴。作品虽然比较简单平板,但确实描绘了一个革命老人——英雄的父亲的形象。
  杨朔的《月黑夜》也是写人民群众支援战争的较好的作品。作者在抗战初期就写了许多散文和特写,并有中篇《帕米尔高原的流脉》。这一时期所写的短篇,则收入小说集《月黑夜》。他的这些作品,故事平易自然,人物形象鲜明,内容大多写人民群众和自己的军队齐心协力,坚决抗日。《月黑夜》一篇写一位革命老人庆爷爷带领村里群众接引和护送一支八路军小分队过河执行任务,就在队伍过河之后,他被敌人抓获杀害了。作品最后写八路军队伍完成任务回来,得知庆爷爷牺牲,再一次回忆起他高大的形象,感到在漆黑无边的夜色中有一种激励人的力量。通篇作品感情深厚纯真,环境描写细致,情节安排得当,语言精炼生动,特别是气氛渲染所导致的艺术效果很好。《麦子黄时》写一农村基干自卫队中队长狗剩掩护革命干部,在反“扫荡”战斗中勇敢顽强战胜敌人的故事;作品有些细节如狗剩咬下日寇手指回村时才想起吐出来,不但对人物描写起着重要作用,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王林的《五月之夜》,通过荣军辛大刚不顾危难帮助一个后方医院在敌人扫荡下转移伤病员的故事,艺术地展现了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人民武装的艰巨斗争。作品情节十分简单,只写了一个在抗战时常见的生活片段,却从这简单故事中透露出惊心动魄的斗争情况,表现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伤员的爱护,真正是“映照出了民族的伟大画面”。《五月之夜》从一个侧面描写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于平凡中显示伟大,舒缓中写出紧张,也是当时反映人民革命战争的较好的作品。
  在表现革命战争的人民性、群众性方面,有一些以少年儿童为主人公的作品写得相当出色。它们故事情节曲折,人物性格也鲜明突出,语言又比较流畅活泼,不但在一般读者中留下深刻印象,更在青少年中产生很大影响。华山的《鸡毛信》、管桦的《雨来没有死》以及峻青的《小侦察员》是其中的代表作。《鸡毛信》塑造了机智勇敢的海娃形象。这个十四岁的放羊娃受到爸爸(抗日游击队的侦察员)和妈妈关于打日本鬼子的教育,自己也当了儿童团长,经常为村里站岗放哨。在一次反“扫荡”中,他为了送一封鸡毛信(表示十万火急),一路上和敌人巧妙周旋,终于克服困难和险阻,完成了游击队交给的任务,把情报送到了八路军张连长手里,使我军打了胜仗。作品故事复杂而又符合真实,各种人物写得栩栩如生,语言也十分合于少年儿童特点。和《鸡毛信》同样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受欢迎的《雨来没有死》,以简短的篇幅写了一个活泼顽皮的孩子雨来。在日本侵略军一次突然袭击时,父母又都不在家中,他独自一人机智地掩护了区交通员李大叔。在敌人军官百般诱骗和威逼下,他坚决不说出李大叔的去处,最后日军把他带到村外还乡河边枪毙。当乡亲为雨来的死而伤心哭泣时,人们发现雨来并没有死,他在鬼子枪响之前就冷不防扎到了河里去。小说对雨来形象写得活灵活现,对形成他性格的基础交代得非常清楚,细节描写具体生动,对雨来谙熟水性,首尾也有照应。至于《小侦察员》虽然情节比较简单,但作品的主人公——刚十岁的信子的形象,还是写得生动可爱,表现了中国人民从儿童到成人在抗日战争中的崇高品质。
  直接以部队生活斗争为题材,以人民子弟兵——八路军、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主人公的作品,更有不少是写得生动感人的。它们的作者,既有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深入部队,积累了一定写作经验的作家,也有部队自身培养出来的一批新作者。
  刘白羽是这个时期里著名的描写部队生活的小说作家。他对人民军队指战员的生活比较熟悉和了解。除写作大量通讯报告外,这时他主要致力于小说创作,写了包括《政治委员》、《无敌三勇士》、《战火纷飞》、《血缘》等作品(均收入短篇小说集《战火纷飞》)在内的一批短篇小说,曾经产生了较大影响。刘白羽在政治上敏锐,加之生活经验比较丰富,作品中的主人公思想境界都比较高,焕发出照人的光彩。如《政治委员》中老红军出身的团政治委员吴毅,虽只剩一只右臂,却坚决要求留在前方作战。他沉着刚毅,勇猛善战,深入战士生活,同时又善于做各级干部的工作,特别是他把一个革命意志衰退的二营教导员沈克教育转变过来,更显出我军中级指挥员和政治工作干部的优良素质。《无敌三勇士》则通过几种类型的战士之间的分歧、矛盾,真实反映了人民军队中政治工作的威力,生动地刻划了战斗英雄的高尚品质,同时,也形象地表明了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战胜敌人的重要原因。作品中除了战斗英雄阎成福的形象刻划得十分成功外,老油条李发和及解放战士赵小义也都活灵活现,很有个性。小说写得通俗活泼,吸取了说书和章回体小说的长处,故事情节生动,发展有条不紊,也是作品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另外,《血缘》中的陈启祥和《战火纷飞》中的王喜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人民解放军勇如猛虎,克敌制胜的战斗品质。他们都是被压迫阶级出身,参加人民军队是为了给千百万阶级兄弟报仇,这就深刻揭示了人民解放军上下一心、大智大勇的力量源泉。刘白羽比较了解战士的思想感情,又熟悉他们的生活,所以作品中的人物写得十分真实,形象也比较丰满;作者既善于用少量笔墨勾画他们过去的身世,又善于具体描摹他们现在的言行笑貌,使读者感到作品中的人物好象可以呼之即出。与此同时,对于战斗场面,作者也写得紧张热烈,层次清楚,既有全景,又有特写,具体而不显冗繁,扼要而不显空洞。刘白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还发表了以解放战争为题材的中篇小说《火光在前》。作品描写解放军横渡长江、挺进南方的历史行动,真实在记录了为解放全中国进行的最后斗争的壮丽动人场面。作者写了渡江作战时遇到的严重困难:暴雨暴晴,天气酷热,战士们水土不服;山高路险,河汊纵横,大军行进不便;另外还有饥饿,蚊子的袭击,某些战士的思想波动……,与此同时更要夜以继日、马不停蹄地追击敌军,扫荡残匪。然而人民的子弟兵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表现出顽强的毅力和高昂的乐观主义。作品也写了南方人民是怎样渴望解放大军的到来,可以看出解放军和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关系。和作者写短篇小说一样,在《火光在前》中,刘白羽也着重刻划了正面英雄形象,其中以师长和师政治委员两个较高级的指挥员形象,塑造得比较成功。这对于探索文艺作品反映部队生活,在众多的形象中写好主要人物,特别是塑造好领导干部的形象,积累了值得重视的经验。可能和刘白羽在一段时期里曾经以记者的身份采访了部队的战斗生活有关,他的小说也能色彩鲜明地表现出当时的历史特点。这不是作为人物活动或者事件发生的背景出现的,而是体现在作品的整个艺术形象里。通过具体的故事情节,包括人物心理状态的刻划和生活细节的描写,烘托出一种强烈的时代气氛,即部队经过新式整军运动、人民解放战争由自卫转入进攻、进而迎接最后胜利的那种特定的历史氛围。应该说,就典型环境的渲染和塑造上,他的小说是相当成功的。刘白羽的笔端饱含革命激情,无论是描写人物或叙述事件,作者都不掩饰自己的强烈感情。他把自己的小说称之为“不断酝酿着的诗”。这当然是优点。不过由此也带来了缺点,那便是作品结构不够紧凑,人物性格有时不够鲜明,这似乎是作者所未及预料的。
  这个时期里,反映人民军队的战斗生活的作品,比较优秀的还有师田手的《活跃在前列》谭虎的《“四斤半”》、刘石的《真假李板头》、胡田的《生长》及李尔重的《落后的脑袋》等。《活跃在前列》和《“四斤半”》生动地反映了抗战时期八路军广大指战员积极投入大生产运动的情景,表现了人民军队上下一心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正是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提出一面生产一面作战的决策,我们才彻底打破了敌人的封锁,克服了巨大困难,不但使自己站住了脚跟,并且最终战胜了敌人。《真假李板头》写的是战士李板头和刘巨宽(因演秧歌剧饰李板头而被叫做假板头)在冬季练兵运动中互教互学共同进步的故事,歌颂了李板头刻苦练兵、取得成绩不骄傲、热情帮助战友的先进品质。作品语言生动流畅,表现手法上吸取了说书的优点,配合当时练兵运动,为反击蒋介石的进攻起了一定宣传教育作用。《生长》和《落后的脑袋》塑造了另一类战士形象。前者写一个在旧军队里当过兵的战士开始对人民军队认识不清,经过上级和同志们帮助及事实教育,终于提高了觉悟,热爱自己的队伍,决心“要跟大家干革命,干到底!”小说故事情节比较曲折,矛盾冲突安排得合乎情理,不同人物性格也较为鲜明,写出了这一类战士的“生长”过程。后者写一个思想比较落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命令主义都比较严重的老战士,虽然当了班长,但全班都对他不满。然而在上级的启发下,真正打起仗时他还是把一个班领导得好好的,发挥了应有的战斗作用。经过战斗,特别是他负伤后同志们对他进行抢救,他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决心和同志们一道更好地前进。《落后的脑袋》塑造的这一类战士,在实际生活中还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如何教育他们,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作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落后的脑袋》尽管表现得不十分充分,毕竟重视并提出了这一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除此以外,曾克的《战地婚筵》对反映解放战争胜利前夕部队和人民群众的欢乐心情,也是比较好的。作品写一个战士的父亲送他的未婚妻到部队驻地和他成亲,部队从领导到战友是怎样高兴,驻地群众是怎样快乐地帮助收拾新房,因为大家都感到胜利即将来临,都准备再接再厉迎接新的胜利。作品反映的故事虽然对部队生活说并不典型,但作者通过这样独特的艺术构思,却真实地写出了当时革命队伍和人民群众中弥漫的兴高彩烈的气氛,给读者留下生动的印象,因而不能不说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手法运用较好的作品。当时,周洁夫、白刃、罗丹、立高等人,都写过一些取材于部队战斗生活的短篇。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黄鹂》——孙犁、刘白羽的作品及其他短篇小说创作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短篇小说  刘白羽   高一同步辅导,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一同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