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天主教与明清多元社会文化|五人墓碑记|张溥|
www.350xue.com
其心念者无始无终也。身体亦无始无终也。故大道全真备于我,人人无始无终则草木鸟禽天地鬼神亦无始无终也。而万物所以有差别者,由于识心分别耳。……一人有心则一世界现,多人有心则多世界现。如是世界于事物总在一心,包罗该博,一法无不具摄。
“无始无终”,又可翻译成“永恒”。尽管佛教禅宗以“心”为永恒,天主教以“天主”为永恒,但两教都讨论现世与天堂,此岸与彼岸,现象与本质。这类关于现实世界永恒性的讨论,就是不同宗教间对话的最好基础。可惜当时的佛教和天主教都把自己的“神学”看成是神授的教条教义,而不是人为的解释体系,不是努力地在对方的理论体系中发现自己,完善自己,因而中西双方没有走上真正合作的道路。
明末的中西之争基本是理智的,但情绪化的行为也已经开始,这可以《圣朝破邪集》的编辑者黄贞为代表。他是福建霞漳人,因崇祯初年,叶向高与耶稣会士“三山论学”后,天主教在福建发展很快,引起地方绅士反弹。黄在当地立会建社,呼朋唤友,专辟天主教。他拉了很多佛教高僧来辟佛,自己却是以儒教正统自居。万历末年沈 《参远夷疏》中的文字带有攻击性,但正式对天主教开骂的恐怕是黄贞。他骂道:“利先生天学……只为太极之乱臣贼子,为素王之恶逆渠魁。”“利妖之灭太极,即灭中庸也。”[28]“总之妖夷不能知此一贯之道,故妄立天主与灵魂,而卑贱太极与理道也。”[29]从这样的语言口气中,我们看到清朝末年流行在中国内省的儒家士绅“反洋教”揭帖里的态度。
清末反洋教揭帖的基本内容,在清初已经形成了。清初,士绅们已经把天主教士用赈济贫困者,吸引他们入教的做法,称为召人“吃教”;已经攻击说入教妇女常被裸体;已经谣言传说教徒死后被挖去眼睛;已经指责教会常贿赂当地官府以求胜讼。现有湖北黄冈地区文献的例子,可供剖析。
湖北黄冈是明末成功开教的地区,地当鄂豫皖赣四省交界处,通湖广、扼长江,形势重要。到了清初雍乾时期,当地儒家士大夫对天主教的态度已经与江南地区不同,他们仍然承认耶稣会士的学问和各种技法,但已经开始激烈攻击天主教给民间带来的各种各样的“伤风败俗”。一百年后,道光年间,梁章 发现了雍正二年黄冈吴德芝《天主教书事》一文,抄录在他的笔记《浪迹丛谈·天主教》中:
西洋国天主教,前未有也。明季,其国人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先后来中国人多信之。其术长于推步象纬,使之治历,颇有奇验。又善作奇技yin巧及烧炼金银法,故不耕织而衣食自裕。浸假延曼,各直省郡邑建立大庙,曰天主堂。宏丽深邃,人不敢窥,而各以一西人主之。细民愿归之者,必先自斧其祖先神主及五祀神位,而后主者受之。名曰“吃教人”,按一名以白银四两,榜其门以赤纸,上画一长圈,中列十字架、刀、锥、钩、槊等器。或曰:其所奉神以磔死,故门画磔器也。每月朔望,男女齐集堂中,合门颂经,及暮始散。有疾病不得如常医药,必其教中人来施针灸,妇女亦裸体受治。死时主者遣人来验,尽驱死者血属,无一人在前,方扃门行敛。敛毕,以膏药二纸掩尸目,后裹以红布囊,曰衣胞,纫其项以入棺。或曰:借敛事以刳死人睛,作炼银药,生前与银四两,正为此也,故死时不使闻知。若不听其敛法者,谓之“叛教”,即令多人至其家,凌辱百计,权四两之子母而索之。穷民惑于此,每堕其术中,而士大夫之嗜利无耻者,皆幸其炼术可得,相与尊信之,称之曰“西儒”。而其主如所在地方,必与其长吏相结,厚馈遗。有事则官长徇庇之,以故其教益张。所刻《口铎》一书,其言谓万物主于天,而天又主于天主。一概圜坛方泽、光岳祀典、宗庙祖考,皆极其唾骂,而惟一心致敬天主。又言:自无始以来,倘非有天主操持焉,则天久倾颓,地久翻覆矣。又言:天主之神,则生于汉哀帝十四年,其说之狂悖如此。工绘画,虽刻本亦奇绝。一帧中,烟云人物,备诸变态,而寻其理,皆世俗横陈图也。又能制物为裸妇人,肌肤、骸骨、耳目、齿舌、阴窍,无一不具。初折叠如衣物,以气吹之,则柔软温暖如美人,可拥以交接如人道,其巧而丧心如此。康熙中,黄冈令刘公泽溥深恶之,议毁其庙,逐其人。胥吏有从其教者,惩以重典。不旬日而上官下檄,反责以多事。盖钱可通神也。雍正二年,浙江制府满公上言其恶,朝廷纳之。礼部议复:奉旨,西洋人除留京办事人员外,其散处直隶各省者,应通行各该督抚转饬各地方官。查明果系精通天文及有技能者,起送至京效用,余俱遣至澳门安插。其从前曾经内务府给有印票者,尽行查送内务府销毁。其所造天主堂,令皆改为公所。凡误入其教者,严为禁谕,令其改行。如有仍前,聚众诵经者,从重治罪。地方官若不实心禁饬,或容隐不报,如之。三月,奉通檄尽逐其人,以其堂为义学、公所。百年污秽一旦洗濯,因喜书其事。
这份文献的重要之处在于:它的语言和陈述继承了明末清初的辟邪论说,同时又开启了清末反洋教揭帖里的攻击性言论,是明末清初“教难”结束后,清末民初“教案”开始前的过渡性文献。从区域上来讲,清末的两湖、湖广、豫鲁地区,正是清末反洋教揭帖发源地,教案最多最严重的也是这一地区。显然,这一区域的天主教会,遇到了比江南地区教会大得多的麻烦。
《天主教书事》指出,当地教会在搞“吃教”活动,用金钱引诱穷人入教。这一指责,在明末清初的江南的“辟邪”反教言论中没有出现。这是因为江南教会中的教徒一般都比较富裕,基本是在大族首领的号召下入教的,不是为了经济原因入教的。大家族不但不取用教会的财产,象徐氏家族的许太夫人,还为教会的内地传教提供了大笔资金。至于教会和官府关系密切,这是耶稣会的一贯作风,北京的南怀仁,上海的潘国光,都仍然因受到皇帝和官方的重视,而倍受尊敬。湖北黄冈的例子,暴露了近代传教史上一个新问题:神父们是在利用与官员们的传统关系,保护下层贫穷天主教信徒们的利益,干预讼事。黄冈的例子还说明,当地士大夫对教堂艺术,如绘画雕塑之外的近代西方文化,所谓“西学”没有兴趣,无所了解。他们所称的“西儒”,已经是如同道士一般的炼丹术士。这样,天主教会就很危险地和传播奇异学说的民间秘密宗教混同起来。
可以设想的是:第一,在相对贫穷地区,教会最自然、最有效的传教手段就是利用自身财力,帮助解决穷人的生计,使他们入教。这样发展教徒,比较起认真传授学理,使人有兴趣,然后关心人的精神需求,使人入教,简单有效的多。第二,在儒家官宦势力较弱的地区,天主教神父没有良好的现成的社会关系网络(比如江南地区的宗法、家族关系,书院、社会、师生、同年关系等)可以利用,只能直接地去和下层贫民大交道,用力去组织他们。这样必然使当地社会多生出一个社会组织,和其它的较老的社会组织发生冲突。内地教会后来容易成为独立利益团体,其原因在此。第三,在文化不发达地区,耶稣会以学术和教育为特长的传教方法难以奏效。因为没有懂得西方神学、科学的人在教外为之宣传普及“西学”、“西教”知识,他们的教堂生活就相对比较封闭。因为封闭,教外对天主教的奇风异俗就更加不能理解。如此,则教堂生活越发神秘,以至谣言四起。第四,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雍正年间的湖北黄冈天主教会,已经严格执行教皇关于“中国礼仪之争”的教谕,在教者不得以传统的民间方式祭孔敬祖,严禁的规定必须毁去牌位,驰禁的规定是修改牌位文字和仪式内容。这使得许多上层社会儒家传统的信仰者难以参加教会生活,儒家士大夫与天主教会的关系恶化,这是重要的原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早期天主教与明清多元社会文化|五人墓碑记|张溥|
tag: 天主教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锦瑟》新解
- ·一个浪漫诗人的心路历程 ——关于《梦
- ·关于《石钟山记》的另类说法
- ·孔雀东南飞戏剧图
- ·纵情山水间 茶亦能醉人──欧阳修
- ·漫谈《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白马篇
- ·游褒禅山记第三段欣赏
- ·张溥之死
- ·巴金、冰心 :一对莫逆之交的朋友
- ·谈白居易的讽喻诗
- ·《祝福》说课稿2
- ·门槛教案
- ·画家雨果——写于雨果诞辰二百年之际
- ·奇傲的梅 |病梅馆记|龚自珍|
- ·歸有光等唐宋派|项脊轩志|归有光|
- ·《孔孟》中引用《论》、《孟》文句的出
- ·名士龚自珍
- ·美腿与丑腿
- ·秦松赋 |登泰山记|
- ·学者字欧阳修
- ·龚自珍纪念馆
- ·孔子生平介绍
- ·藏景阁(14)·以自己的方式独语西北(
- ·李白诗作品选七
- ·梦断槎湾一角青——龚自珍的洞庭情
- ·泰山四大景观
- ·《琵琶行》课件
- ·巴老箴言|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