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综合辅导近20年高考题选(作文题)

近20年高考题选(作文题)

浏览次数: 713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近20年高考题选(作文题),
加快速度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扎扎实实地下工夫。一定要按照唯物论、辩证法办事,学习大庆、大寨的榜样,实事求是,埋头苦干,尊重科学、鼓实劲,不鼓虚劲。有困难就向群众讲清楚,群策群力,战胜困难。一定要抓主要矛盾。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要想有高速度,从全国看,首先要集中力量突破薄弱环节,特别是要把煤、电、运输等薄弱环节搞上去。
评卷参考:原文的十个要点是:
(1)华主席说:“建设速度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
(2)毛主席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灵魂是高速度。
(3)高速度全面体现了多快好省的要求。
(4)近几年来由于林彪反党集团和“四人邦”的干扰和破坏,我们的发展速度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5)要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科学一定要走在前面,因此要尽可能快地学会和采用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6)“四人帮”把学习外国经验诬蔑为洋奴哲学和卖国主义,破坏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7)有没有可能高速度发展?华主席在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上回答了这个问题。(考生缩写时应把华主席关于这个问题的分析扼要地介绍出来。全部照抄原文的扣2分。)
(8)要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关键是领导思想要跟上去。
(9)加快速度的办法是:(a)学习大庆、大寨的榜样,实事求是,埋头苦干,依靠群众。(b)抓住主要矛盾。
(10)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想有高速度,首先要突破煤、电、运输等薄弱环节。

1979年高考作文题
细读下面这篇文章,把它改写成一篇“陈伊玲的故事”。要求做到:
1.按原文内容写一篇以陈伊铃为中心的记叙文,不要另外编造情节,不要写成《第二次考试》的缩写,否则扣分。如写成诗歌、读后感之类,均不给分。
2.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注意材料的剪裁和组织。
3.层次清楚,结构完整。
4.语言通顺,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5.字数以六七百字为好,最多不得超过八百字(包括标点),否则扣分。
6.注意书写格式,每个字占稿纸一格,每个标点也占一格。
第二次考试
声乐专家苏林教授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在这次参加考试的二百多名考生中,有一个二十岁的女生陈伊玲,初试时的成绩十分优异,声乐、视唱、练耳和乐理都列入优等;尤其是她的音色美丽、音域宽广,令人赞叹。而复试时却使人大失所望。苏林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但这样年青而又有才华的学生却还是第一个,这样的事情也还是第一次碰到。
那次公开的考试是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的。当陈伊玲镇静地站在考试委员会的几位声乐专家前面,唱完了冼星海的那支有名的“二月里来”时,专家们不由得互相递了递赞赏的眼色。按照规定,应试者还要唱一支外国歌曲,她唱的是意大利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咏叹调,“有一个良辰佳日”。她那灿烂的音色和深沉的感情惊动了四座。一向以要求严格闻名的苏林教授也颔首赞许,在他严峻的眼光里,隐藏着一丝微笑。大家都注视着陈伊玲: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的西裤,宛如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在众目暌暌下,这个本来从容自若的姑娘也不禁有点困惑了。
复试是在一星期后举行的。录取与否取决于此。它将决定一个人的终身事业。经过初试这一关,剩下的人现在已寥寥无几,而复试将在更加严格的要求下进行。本市有名的音乐界人士都到了。这些考试委员和旁听者在评选时几乎都带着苛刻的挑剔神气。但是大家都认为,如果合乎录取条件的只有一个人,那么这个人无疑应该是陈伊玲。
谁知道事情却出乎意料之外。陈伊玲是参加复试的最后一个人,唱的还是那两支歌,可是声音发涩,毫无光彩,听起来前后判若两人。是因为怯场、心慌,还是由于身体不适,影响声音?人们甚至怀疑到她的生活作风是否有不够慎重的地方!在座的人面面相觑,大家带着询问和疑惑的眼光望着她。虽然她掩饰不住脸上的困倦,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得黯然无神,那顽皮的嘴角也流露出一种无法诉说的焦急,可是就整个看来,她是明朗、坦率的,可以使人信任的。她抱歉地对大家笑笑,飘然走了。
苏林教授显然是大为生气了。他一向认为,要做一个真正为人民所爱戴的艺术家,首先要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各方面都能成为表率的人!这样一个自暴自弃的女孩子,是永远也不能成为有成就的歌唱家的!他生气地侧过头去望着窗外。这个城市刚刚受到一次严重的台风袭击,窗外断枝残叶狼藉满地,整排竹篱倾倒在满是积水的地上,一片惨淡的景象。
考试委员会对陈伊玲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陈伊玲的声音极不稳定、扎实,很难造就;另一种则认为可以让她再试一次。苏林教授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觉得重要的是造成她先后两次声音悬殊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果问题在于她对事业和生活的态度,尽管禀赋再好,也不能录取她;这是一切条件中的首要条件!
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苏林教授从秘书那里取来陈伊玲的报名单,在填着地址的那一栏上,他用红铅笔划了一条粗线。表格上的那张报名照片是一张朝气蓬勃、逗人喜欢的脸,小而好看的嘴,明快单纯的眼睛,笑起来鼻翼稍稍皱起的鼻子,这一切都象是在提醒这位声乐专家,不能用任何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
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至少眼前这个姑娘的某些具体情况是这张简单的表格上所看不到的。如果这一次落选了,也许这个人终其一生就和音乐分手了。她的天才可能从此就被埋没。情况如果是这样,那他是绝对不能原谅自己的。
第二天,苏林教授乘早上第一班电车出发,根据报名单上的地址,好容易找到了在杨树浦的那条偏僻的马路。他进了弄堂,不由得吃了一惊。
那弄堂里有些墙垣都已倾塌,烧焦的梁柱呈现一片可怕的黑色,断瓦残垣中间时或露出焦黄的破布碎片,所有这些说名了这条弄堂不仅受到台风破坏,而且显然发生过火灾。就在这瓦砾场上,有些人大清早就在忙碌着清理什么。
苏林教授手持纸条,不知从何处找起,忽然听见对面的楼窗口,有一个孩子有事没事地张口唱着:
“咪—咿—咿—咿,吗—啊—啊—啊”仿佛歌唱家在练声似的。苏林教授不禁微笑了:“这准是她家!”他猜对了,那孩子敢情就是陈伊玲的弟弟。
从孩子嘴里知道:他姐姐是个转业军人,从文工团回来的,到了上海被分配在工厂里担任行政工作。她是个共青团员,又积极又热心,不管厂里也好,里弄也好,有事找陈伊玲准没有错!两三天前,这里因为台风造成电线走火,烧坏了不少房子。陈伊玲为了安置灾民,忙得整夜没睡,影响了嗓子。第二天刚好是她复试的日子,她说了声:“糟糕!”还是去参加考试了。
这就是全部经过。
“瞧,她还在那儿忙着哪!”孩子向窗外扬了扬手说:“我叫她!我去叫她!”
“不用了,请转告你姐姐,她的第二次考试已经录取了!”
苏林教授从陈伊玲家里出来,走得很快。他心里想着:这个女孩子完全有条件成为一个优秀的歌唱家,我几乎犯了一个错误!这天早晨,有什么使人感动的东西充溢在他胸口,他想赶紧回去把陈伊玲的故事告诉每一个人。(何为原作,有改动。)
作文题:陈伊玲的故事

1980年高考作文题:
仔细阅读下面这篇短文,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做到:
(1)观点正确,中心思想明确,紧扣原文发表感想,联系自己的事例要具体、恰当。
(2)结构完整,段落层次清楚,语言通顺,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3)注意书写格式,每个字占稿纸一格,每个标点也占一格。字数最多不得超过一千字,否则扣分。
(4)字迹清楚,卷面整洁,否则扣分。
注意:本题要求写读后感,如果根据原文改写或扩写,则不给分。用诗歌形式写也不给分。
画  蛋
达芬奇(公元1452—1519年)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一位卓越的画家。他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不是先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几天。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一千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形状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个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比方说,把头抬高一点看,或者把眼睛放低一点看,这个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地表现出来,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佛罗基奥还说:反复地练习画蛋,就是严格训练用眼睛细致地观察形象,用手准确地描绘形象;做到手眼一致,不论画什么就都能得心应手了。后来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成为一代宗师。
作文题:
读《画蛋》有感

1981年高考作文题:
仔细阅读下边这篇短文,写一篇读后感。
毁树容易种树难
杨树横着种可以活,倒着种也可以活,折断它再种仍然可以活。
可是,十个人种杨树,只要有一个人毁它,就没有一棵活杨树了。
种树的有十人之多,种的又是很容易活的杨树,却经不住一个人的毁它。原因是什么?毁树容易种树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近20年高考题选(作文题)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高考题  作文题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