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年级《第一场雪》教学设计之二
浏览次数: 723次| 发布日期:12-29 13:42:24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http://www.350xue.com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第一场雪》教学设计之二,
第一场雪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骤然、玉屑、俗话、说话、馒头、毛茸茸、沉甸甸、掷雪球、瑞雪兆丰年。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象,体会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领悟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雪后景色的美丽及作者的联想,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三、课 型:新授课
四、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
五、教学手段:用“投影片一框,投影器一台”辅助教学。
六、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68)
一、教学内容:初知内容,理清层次。
二、教学过程
<一>出示雪景投影片,让学生观察。
<二>审题引入。
1、“一场雪”和“第一场雪”意思有什么不同?
2、按你的想法,“第一场雪”应抓哪些物点写?
<三>范读课文,初知内容。
1、作者写“第一场雪”抓住哪些特点写的?与你的想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2、讨论。
3、小结:因为是“第一场雪”,所以作者抓下雪前天气骤然变冷这个特点来写,又写了雪中、雪后的情景,并对第一场雪进行了联想议论。
<四>自学生字词,理清层次。
1、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2、按“下雪前--下雪中--下雪后--联想”的顺序给文章分段。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解词。
①正音。
②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2、讨论分段。
①讨论分段依据: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段。
②填写“思考.练习”,然后分段。
第一段(1-2)写下雪前的天气变化。
第二段( 3 )写下雪时的景色。
第三段(4-5)写下雪后的景象。
第四段(6-7)写作者的联想。
第二课时 (69)
一、教学内容:学习全文
二、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找出表示时间和天气变化的词句。
前些天--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
前 天--气象台预报寒流即将南下。(寒流未到)
昨天清早--天气骤然变冷,布满彤云。(寒流初到)
昨天中午--刮起凛冽的寒风。(寒流到来)
昨天黄昏--下起雪来。
作者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把寒流来时的每一个阶段的特点表现出来,语言简明,特点突出。
<二>学习第二段。
1、朗读第二段。
2、找出表示下雪时情况变化的语言,说说各是什么时候的情形,
依据是什么。
黄昏时--下的是雨夹雪。(初雪)
天黑前--鹅毛般的雪花飘下来。(雪很大,因天未黑,可以看得
见雪的样子和地上一会儿就白了。)
夜里--雪花簌簌地往下落,偶尔有枯枝被积雪压断的声音。(看
不见了,只听见落雪声。雪声能听见,可见雪大。枯枝被压断,可见积雪厚。)
这一段作者从看到和听到两个方面写出了雪大的特点。有声、有形、有色。
<三>学习第三段。
1、朗读第三段。
2、议论。
①这一段的两个小节,写了哪三方面的内容?(雪大、雪美、人欢)
②“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作者怎样写雪大?进一步理解
词语“粉妆玉砌”。
③为什么柳树上的雪是“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松树和柏树
上的雪是“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了解原因后,指出这是静态。
④一阵风吹来,树上的景致发生了变化?齐读“树枝轻轻地摇晃”
到“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指出这里写的是动态。
⑤课文怎样写孩子们欢乐的心情?(堆雪人、掷雪球、欢乐的叫喊声)
⑥“那欢乐的叫喊声,都快把树枝上的积雪震落下来了。”这一句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目的是什么?(突出“人欢”)
⑦概括段意。
<四>讲读第四段。
1、找出中心句。(瑞雪兆丰年)
2、“瑞雪兆丰年”的科学根据是什么?
3、作者由第一场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
心情?(喜悦)
4、概括段意。
<五>总结谈话。
1、复述全文内容。
2、概括中心思想。
通过第一场雪雪景的描写和联想,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和预见小麦丰收的喜悦之情。
3、学习写作方法。
①文章的写作顺序:按时间的先后写。
②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
③景中含情。
<六>练习设计:
1、朗读课文。
2、课后作业第一题。
<七>板书设计:
┌─前天 寒流
┌ 下雪前 │ 昨天 清早 骤冷
第│ │ 中午 寒风
│ └─ 黄昏 下雪
一│ ┌─黄昏 雨夹雪
│下雪时 │ 天黑前 鹅毛雪
场│ └─夜里 压断枯枝
│下雪后 ┌─景色壮丽 粉妆玉砌
雪│ └─小孩欢乐 堆 掷 叫
└ 联想: 瑞雪兆丰年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第一场雪》教学设计之二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第一场雪》教学设计之二
第一场雪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骤然、玉屑、俗话、说话、馒头、毛茸茸、沉甸甸、掷雪球、瑞雪兆丰年。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象,体会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领悟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雪后景色的美丽及作者的联想,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三、课 型:新授课
四、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
五、教学手段:用“投影片一框,投影器一台”辅助教学。
六、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68)
一、教学内容:初知内容,理清层次。
二、教学过程
<一>出示雪景投影片,让学生观察。
<二>审题引入。
1、“一场雪”和“第一场雪”意思有什么不同?
2、按你的想法,“第一场雪”应抓哪些物点写?
<三>范读课文,初知内容。
1、作者写“第一场雪”抓住哪些特点写的?与你的想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2、讨论。
3、小结:因为是“第一场雪”,所以作者抓下雪前天气骤然变冷这个特点来写,又写了雪中、雪后的情景,并对第一场雪进行了联想议论。
<四>自学生字词,理清层次。
1、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2、按“下雪前--下雪中--下雪后--联想”的顺序给文章分段。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解词。
①正音。
②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2、讨论分段。
①讨论分段依据: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段。
②填写“思考.练习”,然后分段。
第一段(1-2)写下雪前的天气变化。
第二段( 3 )写下雪时的景色。
第三段(4-5)写下雪后的景象。
第四段(6-7)写作者的联想。
第二课时 (69)
一、教学内容:学习全文
二、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找出表示时间和天气变化的词句。
前些天--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
前 天--气象台预报寒流即将南下。(寒流未到)
昨天清早--天气骤然变冷,布满彤云。(寒流初到)
昨天中午--刮起凛冽的寒风。(寒流到来)
昨天黄昏--下起雪来。
作者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把寒流来时的每一个阶段的特点表现出来,语言简明,特点突出。
<二>学习第二段。
1、朗读第二段。
2、找出表示下雪时情况变化的语言,说说各是什么时候的情形,
依据是什么。
黄昏时--下的是雨夹雪。(初雪)
天黑前--鹅毛般的雪花飘下来。(雪很大,因天未黑,可以看得
见雪的样子和地上一会儿就白了。)
夜里--雪花簌簌地往下落,偶尔有枯枝被积雪压断的声音。(看
不见了,只听见落雪声。雪声能听见,可见雪大。枯枝被压断,可见积雪厚。)
这一段作者从看到和听到两个方面写出了雪大的特点。有声、有形、有色。
<三>学习第三段。
1、朗读第三段。
2、议论。
①这一段的两个小节,写了哪三方面的内容?(雪大、雪美、人欢)
②“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作者怎样写雪大?进一步理解
词语“粉妆玉砌”。
③为什么柳树上的雪是“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松树和柏树
上的雪是“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了解原因后,指出这是静态。
④一阵风吹来,树上的景致发生了变化?齐读“树枝轻轻地摇晃”
到“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指出这里写的是动态。
⑤课文怎样写孩子们欢乐的心情?(堆雪人、掷雪球、欢乐的叫喊声)
⑥“那欢乐的叫喊声,都快把树枝上的积雪震落下来了。”这一句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目的是什么?(突出“人欢”)
⑦概括段意。
<四>讲读第四段。
1、找出中心句。(瑞雪兆丰年)
2、“瑞雪兆丰年”的科学根据是什么?
3、作者由第一场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
心情?(喜悦)
4、概括段意。
<五>总结谈话。
1、复述全文内容。
2、概括中心思想。
通过第一场雪雪景的描写和联想,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和预见小麦丰收的喜悦之情。
3、学习写作方法。
①文章的写作顺序:按时间的先后写。
②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
③景中含情。
<六>练习设计:
1、朗读课文。
2、课后作业第一题。
<七>板书设计:
┌─前天 寒流
┌ 下雪前 │ 昨天 清早 骤冷
第│ │ 中午 寒风
│ └─ 黄昏 下雪
一│ ┌─黄昏 雨夹雪
│下雪时 │ 天黑前 鹅毛雪
场│ └─夜里 压断枯枝
│下雪后 ┌─景色壮丽 粉妆玉砌
雪│ └─小孩欢乐 堆 掷 叫
└ 联想: 瑞雪兆丰年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第一场雪》教学设计之二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第一场雪》教学设计之二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人教版语文高二年级第三册教案教学设计
- › 人教版语文高二年级《雷雨》教学设计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之二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之一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之二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陈涉世家》教学设计之一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陈涉世家》教学设计之二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隆中对》教学设计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雨说》教学设计之一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雨说》教学设计之三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雨说》教学设计之五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雨说》教学设计之二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雨说》教学设计之四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之五
tag: 暂无联系方式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栏目导航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推荐
-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3
- ·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2
- ·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3
- ·《老人与海鸥》课堂教学设计
-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1
- ·北京的春节教案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
- ·《灯光》教学设计4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 ·《拉萨古城》教学设计
- ·景阳冈教学设计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1
- ·养花教学设计2
- ·夹竹桃教学设计
- ·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 ·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教学设计
- ·夹竹桃教学设计2
-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 ·詹天佑教学案例1
- ·詹天佑教学案例2
- ·凡卡教学案例
- ·二泉映月的诞生教学设计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 ·手指教学设计
- ·《老人与海鸥》教学案例
- ·《学弈》教学实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