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年级《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二
浏览次数: 173次| 发布日期:12-29 13:42:24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http://www.350xue.com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二,
古诗三首
一、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认识“乾、坤”两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焚烧、千磨万击、千锺万凿。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物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墨梅、竹子、石灰的特点。
2、了解每首诗所表达的诗人的品格或特点、精神。
三、课 型:新授课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手段:用收录机辅助教学。
六、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7)
一、教学内容:学习《墨梅》。
二、教学过程
<一>简介王冕。
王冕(1287—1359),浙江诸暨人,元代诗人、画家。他的诗歌思想内容较为丰富,画和篆刻在当时社会上取得很大的名望。
<二>解题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
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三>齐读全诗,逐句讲读。(板书设计)
我 家 洗 砚 池 边 树, 我平常画画洗砚的水池边上有一棵梅树。
洗砚池:画家洗砚台的池塘。
朵 朵 花 开 淡 墨 痕。 那一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汁点化而成。
淡墨:淡淡的墨汁。
不 要 人 夸 好 颜 色, 它不需要人们夸赞它的颜色鲜艳。
只 留 清 气 满 乾 坤。 只求在天地间留下清香的正气。
清气:清香的气味;乾坤:天地。
<四>体会墨梅的特点
《墨梅》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
<五>体会诗人借物抒发了怎样的情(或赞颂了什么精神)。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品格。
<六>朗读指导
1、方法:自由练读 指名试读 指点、示范 再练读 再试读。
2、节奏:XX / XX / XX / X
3、感情:读出对墨梅的赞美之情。
<七>练习设计:背诵这首诗。
第二课时 (8)
一、教学内容:学习《竹石》
二、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他的诗自成一派,散文独具一格,书、画艺术达到很高的程度。
<二>释题。
《竹石》也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竹石画而题写的。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三>理解诗意。(板书设计)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竹子抓住青山毫不放松。
咬定:形容竹根牢牢扎根在青山上,如同咬住了般。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它的根牢牢扎在岩石缝中。
破岩:山岩的裂缝处。
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 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忍不拔。
坚劲:坚韧不拔。
任 尔 东 西 南 北 风。 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
任:任凭;尔:你。
<四>体会竹子的特点。
《竹石》突出了竹子扎根于岩缝之中坚忍不拔的特点。
<五>体会作者借物抒了什么情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那种刚烈、坚韧,不畏任何艰险、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六>朗读指导。
<七>练习设计:背诵这首诗。
第三课时 (9)
一、教学内容:学习《石灰吟》。
二、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
于谦(1398—1457),浙江钱塘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二>释题。
石灰吟:歌咏石灰的诗歌。传说这是于谦12岁时的作品。
<三>理解诗意。
千 锤 万 凿 出 深 山, 经过千锤万凿从深
千锤万凿:锤,锤打;凿,开凿。形容开采石灰石非常艰难。 山开采出来的石头。
烈 火 焚 烧 若 等 闲。 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
焚烧:烧毁;烧掉。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粉 骨 碎 身 全 不 怕, 纵然粉身碎骨也不怕。
要 留 清 白 在 人 间。 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
清白:指高尚节操。
<四>体会作者描写了它的什么特点
《石灰吟》突出了石灰不怕击打、不怕烈火,甘愿粉身碎骨而把白白的粉末奉献给人们的特点。
<五>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高尚情操?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六>朗读指导。
<七>练习设计
1、背诵此诗。
2、完成课后练习。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二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二
古诗三首
一、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认识“乾、坤”两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焚烧、千磨万击、千锺万凿。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物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墨梅、竹子、石灰的特点。
2、了解每首诗所表达的诗人的品格或特点、精神。
三、课 型:新授课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手段:用收录机辅助教学。
六、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7)
一、教学内容:学习《墨梅》。
二、教学过程
<一>简介王冕。
王冕(1287—1359),浙江诸暨人,元代诗人、画家。他的诗歌思想内容较为丰富,画和篆刻在当时社会上取得很大的名望。
<二>解题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
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三>齐读全诗,逐句讲读。(板书设计)
我 家 洗 砚 池 边 树, 我平常画画洗砚的水池边上有一棵梅树。
洗砚池:画家洗砚台的池塘。
朵 朵 花 开 淡 墨 痕。 那一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汁点化而成。
淡墨:淡淡的墨汁。
不 要 人 夸 好 颜 色, 它不需要人们夸赞它的颜色鲜艳。
只 留 清 气 满 乾 坤。 只求在天地间留下清香的正气。
清气:清香的气味;乾坤:天地。
<四>体会墨梅的特点
《墨梅》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
<五>体会诗人借物抒发了怎样的情(或赞颂了什么精神)。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品格。
<六>朗读指导
1、方法:自由练读 指名试读 指点、示范 再练读 再试读。
2、节奏:XX / XX / XX / X
3、感情:读出对墨梅的赞美之情。
<七>练习设计:背诵这首诗。
第二课时 (8)
一、教学内容:学习《竹石》
二、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他的诗自成一派,散文独具一格,书、画艺术达到很高的程度。
<二>释题。
《竹石》也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竹石画而题写的。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三>理解诗意。(板书设计)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竹子抓住青山毫不放松。
咬定:形容竹根牢牢扎根在青山上,如同咬住了般。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它的根牢牢扎在岩石缝中。
破岩:山岩的裂缝处。
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 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忍不拔。
坚劲:坚韧不拔。
任 尔 东 西 南 北 风。 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
任:任凭;尔:你。
<四>体会竹子的特点。
《竹石》突出了竹子扎根于岩缝之中坚忍不拔的特点。
<五>体会作者借物抒了什么情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那种刚烈、坚韧,不畏任何艰险、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六>朗读指导。
<七>练习设计:背诵这首诗。
第三课时 (9)
一、教学内容:学习《石灰吟》。
二、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
于谦(1398—1457),浙江钱塘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二>释题。
石灰吟:歌咏石灰的诗歌。传说这是于谦12岁时的作品。
<三>理解诗意。
千 锤 万 凿 出 深 山, 经过千锤万凿从深
千锤万凿:锤,锤打;凿,开凿。形容开采石灰石非常艰难。 山开采出来的石头。
烈 火 焚 烧 若 等 闲。 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
焚烧:烧毁;烧掉。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粉 骨 碎 身 全 不 怕, 纵然粉身碎骨也不怕。
要 留 清 白 在 人 间。 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
清白:指高尚节操。
<四>体会作者描写了它的什么特点
《石灰吟》突出了石灰不怕击打、不怕烈火,甘愿粉身碎骨而把白白的粉末奉献给人们的特点。
<五>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高尚情操?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六>朗读指导。
<七>练习设计
1、背诵此诗。
2、完成课后练习。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二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二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人教版语文高二年级第三册教案教学设计
- › 人教版语文高二年级《雷雨》教学设计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之二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之一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之二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陈涉世家》教学设计之一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陈涉世家》教学设计之二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隆中对》教学设计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雨说》教学设计之一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雨说》教学设计之三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雨说》教学设计之五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雨说》教学设计之二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雨说》教学设计之四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之五
tag: 暂无联系方式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栏目导航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推荐
-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3
- ·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2
- ·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3
- ·《老人与海鸥》课堂教学设计
-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1
- ·北京的春节教案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
- ·《灯光》教学设计4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 ·《拉萨古城》教学设计
- ·景阳冈教学设计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1
- ·养花教学设计2
- ·夹竹桃教学设计
- ·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 ·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教学设计
- ·夹竹桃教学设计2
-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 ·詹天佑教学案例1
- ·詹天佑教学案例2
- ·凡卡教学案例
- ·二泉映月的诞生教学设计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 ·手指教学设计
- ·《老人与海鸥》教学案例
- ·《学弈》教学实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