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610次| 发布日期:12-29 13:42:24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标签:三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http://www.350xue.com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2)量一量一片树叶的周长,并与同伴说说你的方法。
3、连一连
(1)用彩色笔描出下面图形的边线。
(2)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3)每小题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
①
②
游 园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五册P46
教学目标:
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会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挂图、灯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游园
(1)出示挂图,创设情境:笑笑想参观这座小公园,有一条小路环绕着它,你们能算出这座小公园的周长吗?
(2)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4)全班交流,鼓励学生充分说出自己不同的解法,对于学生的简便方法进行计算给予充分的肯定。
(5)总结计算多边形周长的方法。
活动二:算一算
(1)用灯片出示46页的算一算
独立完成
(2)小组内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特别是长方形、正方形的计算方法。
课后练习:练习六第1题前两个图。
花边有多长
教学内容:P47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再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再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用具:
幻灯、挂图、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做好铺垫
指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1) (2) (3)
(4) (5) (6)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周长。
你能算出下面三角形的周长吗?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第①图: 4+5+6=15(cm)
第②图: 5+5+4=14(cm) 5×2+4=14(cm)
第③图: 6+6+6=18(cm) 6×3=18(cm)
讨论:都是求三角形的周长,为什么有的只能用一种方法计算,有的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计算?
二、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班级要开班会,让我们来一起布置班级吧!
现在我们先来布置黑板,装上漂亮的花边。但是我出现困难了,你们能帮我解决这个难题吗?
三、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在讲给同桌讲一讲;
2、学生独立解决“花边至少有多少分米?”
3、再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
4、汇报各自的算法:
(1)我把四条边的长加起来。
34 + 12 + 34 + 12 = 92(分米)
(2)我把2个长和2个宽加起来。
34 × 2 + 12 × 2 = 92(分米)
(3)先把一个长和一个宽加起来,再乘2。
(34 + 12)× 2 = 92(分米)
四、拓展应用
1、做一做
求下面长方形的周长。
27cm 44cm
15cm 22cm
2、讨论:
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学生思考后回答,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地砖的周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自制各教具,准备实物及挂图;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活动一:运用现实物体引入新知。
谈话:我们已学过求长方形的周长,下面,我们一起讨论怎样求正方形的周长?(出示地砖一块)
二、探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①出示情境:同学们又在教室的地板上铺上了许多鲜艳的泡沫地板,你们看,每块地板都是什么形状的呢?(正方形)
②出示数学信息:“每边的长都是60厘米”,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③学生独立思考:怎样计算每块正方形地板的周长?
④讨论交流:60+60+60+60=240(厘米)
(60+60)×2=240(厘米)
60×4=240(厘米)
⑤回答问题:每块地板的周长是240厘米。
⑥小结: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有时间的话,可以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
三、练习反馈,巩固提高
先测量,再计算各图形的周长。(让学生通过思考,找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必要条件,再准确测量,正确计算。)
淘气将两块泡沫地板拼在了一起(如图),你能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吗?
60cm
60cm 60cm
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60×2+60)=360(cm)
60×3×2=360(cm)
60×4×2―60×2=360(cm)
60×6=360(cm)
用16根小棒摆出不同的长方形,能摆出几种?写出它们的长和宽。(以小棒根数为单位)(四人一组,把各种形状的图形都摆出来)
长有几根小棒 宽有几根小棒 提问:这些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一样长)
为什么?(都是用16根小棒摆成的)
游戏:找朋友(周长相等的图形是朋友)
老师依次出示(a)、(b)、(c)号图形,学生从(1)~(7)号图形中找到和老师出示的图形周长相等的图形,用手势表示图形的编号。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a) 2cm
10cm
(b)
6cm
8cm
(c) 2cm
2cm
6cm
10cm
(1) (2)
6cm 4cm
8cm 9cm
(3) (4) 10cm
6cm 6cm 2cm
6cm 2cm
2cm
2cm (6)
4cm
8cm
6cm
10cm
(7) 8cm
6cm
(a)——(3)(6)
(b)——(1)(7)
(c)——(4)(5)
四、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教科书51页实践活动:先估计,再测量黑板面、数学书封面、自己鞋底等周围学习生活用品各面的周长。
3、课后分组测量并计算学校一个篮球场的周长。
(可以使用目测、步测、工具测量等各种方法。)
第五课时 拼桌子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米尺、小棒、细铁丝。
教学过程:
一、拼一拼、想一想。
1、拿出准备的几张正方形纸片,模拟拼桌子活动:每张桌子的桌面是正方形,它的周长是32分米。2张桌子拼成的长方形桌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2、师:看到“正方形的周长是32分米”这句话,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2÷4=8(分米)。
3、师:将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能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操作并计算,小组交流并汇报。)
(1)8×6=48(分米)。
(2)32×2-2×8=48(分米)
(3)(8×2+8)×2=48(分米)
4、师:如果是3张桌子这样拼起来呢?(学生模拟操作并计算交流。)
(!)8×8=64(分米)
(2)3×8×2+8×2=64(分米)
5、如果是四张这样的正方形桌子,随你怎样拼,你能拼出几种不同的图形来呢?它们的周长是不是一样呢?试试看。(学生活动,小组交流讨论。)
(1)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8×10=80(分米)。
(2)拼成了一个大正方形,它的周长是8×2×4=64(分米)或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2)量一量一片树叶的周长,并与同伴说说你的方法。
3、连一连
(1)用彩色笔描出下面图形的边线。
(2)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3)每小题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
①
②
游 园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五册P46
教学目标:
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会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挂图、灯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游园
(1)出示挂图,创设情境:笑笑想参观这座小公园,有一条小路环绕着它,你们能算出这座小公园的周长吗?
(2)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4)全班交流,鼓励学生充分说出自己不同的解法,对于学生的简便方法进行计算给予充分的肯定。
(5)总结计算多边形周长的方法。
活动二:算一算
(1)用灯片出示46页的算一算
独立完成
(2)小组内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特别是长方形、正方形的计算方法。
课后练习:练习六第1题前两个图。
花边有多长
教学内容:P47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再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再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用具:
幻灯、挂图、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做好铺垫
指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1) (2) (3)
(4) (5) (6)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周长。
你能算出下面三角形的周长吗?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第①图: 4+5+6=15(cm)
第②图: 5+5+4=14(cm) 5×2+4=14(cm)
第③图: 6+6+6=18(cm) 6×3=18(cm)
讨论:都是求三角形的周长,为什么有的只能用一种方法计算,有的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计算?
二、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班级要开班会,让我们来一起布置班级吧!
现在我们先来布置黑板,装上漂亮的花边。但是我出现困难了,你们能帮我解决这个难题吗?
三、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在讲给同桌讲一讲;
2、学生独立解决“花边至少有多少分米?”
3、再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
4、汇报各自的算法:
(1)我把四条边的长加起来。
34 + 12 + 34 + 12 = 92(分米)
(2)我把2个长和2个宽加起来。
34 × 2 + 12 × 2 = 92(分米)
(3)先把一个长和一个宽加起来,再乘2。
(34 + 12)× 2 = 92(分米)
四、拓展应用
1、做一做
求下面长方形的周长。
27cm 44cm
15cm 22cm
2、讨论:
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学生思考后回答,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地砖的周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自制各教具,准备实物及挂图;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活动一:运用现实物体引入新知。
谈话:我们已学过求长方形的周长,下面,我们一起讨论怎样求正方形的周长?(出示地砖一块)
二、探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①出示情境:同学们又在教室的地板上铺上了许多鲜艳的泡沫地板,你们看,每块地板都是什么形状的呢?(正方形)
②出示数学信息:“每边的长都是60厘米”,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③学生独立思考:怎样计算每块正方形地板的周长?
④讨论交流:60+60+60+60=240(厘米)
(60+60)×2=240(厘米)
60×4=240(厘米)
⑤回答问题:每块地板的周长是240厘米。
⑥小结: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有时间的话,可以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
三、练习反馈,巩固提高
先测量,再计算各图形的周长。(让学生通过思考,找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必要条件,再准确测量,正确计算。)
淘气将两块泡沫地板拼在了一起(如图),你能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吗?
60cm
60cm 60cm
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60×2+60)=360(cm)
60×3×2=360(cm)
60×4×2―60×2=360(cm)
60×6=360(cm)
用16根小棒摆出不同的长方形,能摆出几种?写出它们的长和宽。(以小棒根数为单位)(四人一组,把各种形状的图形都摆出来)
长有几根小棒 宽有几根小棒 提问:这些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一样长)
为什么?(都是用16根小棒摆成的)
游戏:找朋友(周长相等的图形是朋友)
老师依次出示(a)、(b)、(c)号图形,学生从(1)~(7)号图形中找到和老师出示的图形周长相等的图形,用手势表示图形的编号。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a) 2cm
10cm
(b)
6cm
8cm
(c) 2cm
2cm
6cm
10cm
(1) (2)
6cm 4cm
8cm 9cm
(3) (4) 10cm
6cm 6cm 2cm
6cm 2cm
2cm
2cm (6)
4cm
8cm
6cm
10cm
(7) 8cm
6cm
(a)——(3)(6)
(b)——(1)(7)
(c)——(4)(5)
四、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教科书51页实践活动:先估计,再测量黑板面、数学书封面、自己鞋底等周围学习生活用品各面的周长。
3、课后分组测量并计算学校一个篮球场的周长。
(可以使用目测、步测、工具测量等各种方法。)
第五课时 拼桌子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米尺、小棒、细铁丝。
教学过程:
一、拼一拼、想一想。
1、拿出准备的几张正方形纸片,模拟拼桌子活动:每张桌子的桌面是正方形,它的周长是32分米。2张桌子拼成的长方形桌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2、师:看到“正方形的周长是32分米”这句话,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2÷4=8(分米)。
3、师:将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能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操作并计算,小组交流并汇报。)
(1)8×6=48(分米)。
(2)32×2-2×8=48(分米)
(3)(8×2+8)×2=48(分米)
4、师:如果是3张桌子这样拼起来呢?(学生模拟操作并计算交流。)
(!)8×8=64(分米)
(2)3×8×2+8×2=64(分米)
5、如果是四张这样的正方形桌子,随你怎样拼,你能拼出几种不同的图形来呢?它们的周长是不是一样呢?试试看。(学生活动,小组交流讨论。)
(1)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8×10=80(分米)。
(2)拼成了一个大正方形,它的周长是8×2×4=64(分米)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练习四》教学设计之二
-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练习四第2题》教学设计
-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确定位置(一)(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教学...
-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神奇的计算器》教学设计
-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神奇的计算工具(计算器的使用)》教学设计
-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整理与复习(一)》教学设计
-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整理复习》教学设计
-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新建小区》教学设计
-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之一
-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之三
-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之二
-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之四
-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方程》教学设计
-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线与角》教学设计之二
-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线的认识》教学设计之一
-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线的认识》教学设计之二
tag: 暂无联系方式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免费教案 - 数学教案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栏目导航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推荐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铺地面》教学设计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铺地面》教学设计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铺地面》教学设计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有多重》教学设计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森林旅游》教学设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森林旅游》教学设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森林旅游内容》教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森林旅游》教学设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练习》教学设计之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小学数学第六册全册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第一单元《乘除法》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第七单元《年月日》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第三单元《乘法》教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练习》教学设计之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练习一》教学设计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练习课》教学设计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练习课》教学设计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练习课》教学设计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面积》教学设计之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面积》教学设计之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面积单元分析》教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面积练习课(一)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面积》教学设计之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面积》教学设计之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面积》教学设计之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面积》教学设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