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课时复习计划(1—1)(人教版九年级)
浏览次数: 194次| 发布日期:01-27 16:06:47 | 高考复习资料
标签:高考复习计划,高考复习方法,http://www.350xue.com
现代文阅读课时复习计划(1—1)(人教版九年级),
(3)逻辑顺序。就是按照事物内部的联系来安排说明的先后顺序,这种顺序常常从六个方面展开: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主要到次要,从概括到具体,从整体到局部,从一般到特殊。通过这几类小点的分析,常常可以判断我们的理解是否正确。
议论文的行文思路概括提炼的方法:
(1)横式结构。这种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
(2)纵式结构。就是先提出论点(论题),而后步步深入,逐层阐发,最后再次强调结论或得出结论。
8.写作特色概括提炼的方法:
所谓写作特色,一般指文章在结构形式、语言风格、表达方式及其其他手法上的运用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个性特点。要弄清文章在写作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可以从结构上考虑,是否
www.350xue.com
前后照应,是否线索清晰;可以从修辞上考虑,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可以从技法上分析,有没有使用悬念,有没有运用对比、欲扬先抑的手法;可以从语言上考虑,是生动形象,还是朴素平实,或是含蓄优美;可以从刻画人物的方法上考虑,都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等。
(三)考点指要
概括提炼,是在阅读文章理解内容之后,转述文章内容的主要形式之一,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也是中考现代文阅读每年都要涉及的考查内容。
概括提炼能力的主要考点有以下项:
1.句子要点的概括提炼;
2.段落要点的概括提炼;
3.全文要点的概括提炼;
4.全文主旨的概括提炼;
5.人物个性的概括提炼;
6.景物特征的概括提炼;
7.行文思路的概括提炼;
8.写作特色的概括提炼。
第二课时
一.设计构想:本课时通过对3道例题的详细讲解,教师要在给学生分析命题意图,介绍解题思路,点拨解题技巧的过程中,总结出一般的解题规律。学生学会运用解题规律,不断解决今后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并且在实践中也能总结出一些适合自己的解题技巧。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1.了解本考点的常见题型。2.把握本考点的主要内容。3.掌握解题的一般思路。4.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5.帮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
三.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解题的一般思路。2.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3.帮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
四.教学过程
精典例题
[例1]
热心的海葵
①海葵勇于充当弱小动物的保护神,它柔弱的身躯里包裹着一颗火热的心。
②生活在海洋中的海葵属于无脊椎动物的庞大家族,它利用水流的循环,来支持柔软的囊状身体。海葵身躯的上端是圆盘状的口,周围长满柔软的触手。触手有奇异的色彩,犹如海底绽放的菊花。
③海葵的体壁和触手上长满了有毒的倒刺,暗藏杀机的倒刺一旦受到刺激,便迅速刺中对方并分泌毒液,致其麻痹。海葵就是以这种办法自卫或摄食。
④然而,海葵却以少有的宽容大度,收留和保护双锯鱼。双锯鱼因形态酷似马戏团中的小丑,又名小丑鱼。小丑鱼体态娇小,柔弱温顺,缺乏有力的御敌本领,是大海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于是,海葵就利用自身的毒刺充当保护伞,为小丑鱼提供安全保障。
⑤小丑鱼之所以不怕海葵触手的毒,是因为海葵的无私帮助。海葵成百上千的触手一起随波逐流,难免彼此触碰。为避免毒刺误伤友军,海葵的身体表面便分泌一种黏液给刺细胞传达指令:凡遇有这种黏液的都是自己人,不要“开火”。当小丑鱼还是幼鱼时,就凭借嗅觉和视觉找到海葵,海葵则任由小丑鱼吸收自己触手分泌的黏液。小丑鱼等到自己全身都涂满了保护物质黏液时,就可以在海葵的保护下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生活了。
⑧春潮水暖,暗礁上迎来了生育的季节。海葵和小丑鱼父母一起迎来了新一批宝宝,海葵保护着小丑鱼妈妈产下的成千上万的卵,承担保护刚孵化出来的小丑鱼的责任。海葵就这样无欲无求,一代又一代地辛勤工作着。
⑦当然,小丑鱼也是知恩图报的客人。当海葵依附在岩礁上时,小丑鱼会在海葵漂亮的触手丛中游动,这自然会引诱其他海洋小生物上钩,为房东带来食物。平时,小丑鱼会捡食海葵吃剩的饵料,担负起清洁打扫的工作,为海葵除去泥土、杂物和寄生虫。当海葵遭遇克星蝶鱼侵犯时,小丑鱼就会挺身而出,对蝶鱼展开猛烈的攻击。虽然二者个头悬殊,但凭着勇敢顽强,小丑鱼往往将蝶鱼打得落荒而逃。
⑧生物学家们把海葵和小丑鱼的这种关系称为“共生现象”。相对于这个冷冰冰的词汇,我们更愿意把这种现象看作是动物之间一种帮助和感恩的关系,或者是一种互惠的关系。
(选自《走近科学》) [2007年湖北黄冈]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海葵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1)
(2)
(3)
(4)
(5)
2.说说海葵的“热心”具体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1)
(2)
3.阅读第⑦段,用四字短语填空。
小丑鱼报恩的方式是替海葵:□□□□、□□□□、□□□□。
[剖析]这是一篇短小精悍,颇有情趣的知识小品。命题人员通过3道题目集中考查概括提炼能力,设题细致全面。第1题通过对海葵主要特征的寻找,考查对全文要点的概括提炼能力。第2题集中考查对海葵重要特性“热心”的理解,考查对规定内容的概括提炼能力。第3题进一步集中到规定的自然段进行设题,考查对段落要点的概括提炼能力。解答第1题的关键在于先读懂题干要求简要概括“主要特征”,也就是海葵与其它海洋动物的本质区别,其次,题干后的5个序号告诉我们要寻找5个要点,然后依照自然段的顺序逐一进行概括提炼。另外,解答这种题目还要注意中心句与支撑句的关系,如第3自然段前一句是支撑句,解释说明海葵的行为特征,后一句是中心句,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海葵的特。解答第2题的关键是抓住“热心”一词寻找答案要点,通过阅读不难发现,第4和第8自然段是集中表现海葵“热心”的自然段,其中“宽容大度”“保护伞”和“保护”等词语也都在提示着答案的位置所在。考生要善于抓住文中的这些提示,从而迅速准确地得出答案。解答第3题的关键是先听从题干的指向,锁定第7自然段,再抓住题干的提示——小丑鱼报恩的方式,尤其是“报恩”一词,就不难概括提炼出诸如“充当诱饵”“清洁打扫”“击退蝶鱼”等四字短语。
参考答案:1.(1)海葵是无脊椎动物;(2)海葵外形奇特,色彩斑斓;(3)海葵分泌毒液用以自卫和摄食;(4)海葵分泌黏液,用以识别友军;(5)海葵热心帮助弱小动物。2.(1)甘当保护伞,让小丑鱼无忧无虑地生活;(2)保护小丑鱼繁衍后代。3.充当诱饵、清洁打扫、击退蝶鱼。
[例2]
大国的随想 单之蔷
从人类历史看,要成为大国者,空间上要有独特之处,一般而言,要有地理屏障的保护,比如中国,东面有浩瀚无比的太平洋作为屏障,西面有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保护,因此中国的文化能够一直绵延下来。还有,大国一般应该出现在大陆的边缘地带,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四面受敌,赢得发展的时间,比如中国、俄罗斯、美国等。在大陆的中间地带,很难出现大国,这些地方只能是大国轮番表演的舞台,是大国的通道。像英国的经历,更说明边缘地带是大国的摇篮。当来自东方的武力横扫欧亚大陆时,英国这个岛国可以躲过劫难,而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就没有这样的幸运了。
国家是用边界围起来的政治实体,是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区域,但这只是国家的形式,并不是国家的本质,真正的国家是指边界之内的国民已经形成了一种“凝聚力”,即“国家意识”,也就是大家都在内心深处认为我是“某国人”。我们中华民族早在汉代就已经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形成了稳固的“国家意识”,所以后来我们虽然有过多次被征服、被占领的历史,但最后的结果总是征服者被同化。相反,一些帝国成也倏忽,败也倏忽,其原因就是扩张和征服的速度太快,远远大于“国家认同”形成的速度。
大国除了这些文化的因素外,还有军事和经济科技的实力,而后者决定前者。一个国家是否是大国最关键的因素是经济的实力。有经济实力的国家,才能从经济总量中拿出更大的部分用于军事,以取得军事的优势。
但如何成为大国,从历史看,有一条规律,就是凡与大国直接对抗的,很难成为大国,反而采取跟随战略的,则可能获得成功。前苏联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都曾经采取与大国对抗的策略,这被证明很不成功,后来邓小平所说的“不扛旗,不当头……”的战略,实际上就是跟随战略,反而获得了成功。跟随很重要的一个含义就是学习,学习的重要性不亚于发明,比如日本就很少有重大的科技发明,但由于善于学习应用,日本目前的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假使中国称为大国了,那么中国的行为与以往西方大国的所为会有什么不同吗?答案是肯定的。
这在对大国的理解中可见端倪。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认为:大国就是能保卫自己,能对付任何国家的国家。
有意味的是,中国学者关于大国的标准,都强调大国的道义责任。北京大学张祥龙教授特别强调大国的文化感召力;学者盛洪也反对实力崇拜,强调中国作为大国崛起,将结束战国——帝国——战国这种国际关系模式,出现一种后帝国时代,为万世开太平。
现代文阅读课时复习计划(1—1)(人教版九年级)
(3)逻辑顺序。就是按照事物内部的联系来安排说明的先后顺序,这种顺序常常从六个方面展开: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主要到次要,从概括到具体,从整体到局部,从一般到特殊。通过这几类小点的分析,常常可以判断我们的理解是否正确。
议论文的行文思路概括提炼的方法:
(1)横式结构。这种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
(2)纵式结构。就是先提出论点(论题),而后步步深入,逐层阐发,最后再次强调结论或得出结论。
8.写作特色概括提炼的方法:
所谓写作特色,一般指文章在结构形式、语言风格、表达方式及其其他手法上的运用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个性特点。要弄清文章在写作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可以从结构上考虑,是否
www.350xue.com
前后照应,是否线索清晰;可以从修辞上考虑,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可以从技法上分析,有没有使用悬念,有没有运用对比、欲扬先抑的手法;可以从语言上考虑,是生动形象,还是朴素平实,或是含蓄优美;可以从刻画人物的方法上考虑,都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等。
(三)考点指要
概括提炼,是在阅读文章理解内容之后,转述文章内容的主要形式之一,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也是中考现代文阅读每年都要涉及的考查内容。
概括提炼能力的主要考点有以下项:
1.句子要点的概括提炼;
2.段落要点的概括提炼;
3.全文要点的概括提炼;
4.全文主旨的概括提炼;
5.人物个性的概括提炼;
6.景物特征的概括提炼;
7.行文思路的概括提炼;
8.写作特色的概括提炼。
第二课时
一.设计构想:本课时通过对3道例题的详细讲解,教师要在给学生分析命题意图,介绍解题思路,点拨解题技巧的过程中,总结出一般的解题规律。学生学会运用解题规律,不断解决今后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并且在实践中也能总结出一些适合自己的解题技巧。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1.了解本考点的常见题型。2.把握本考点的主要内容。3.掌握解题的一般思路。4.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5.帮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
三.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解题的一般思路。2.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3.帮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
四.教学过程
精典例题
[例1]
热心的海葵
①海葵勇于充当弱小动物的保护神,它柔弱的身躯里包裹着一颗火热的心。
②生活在海洋中的海葵属于无脊椎动物的庞大家族,它利用水流的循环,来支持柔软的囊状身体。海葵身躯的上端是圆盘状的口,周围长满柔软的触手。触手有奇异的色彩,犹如海底绽放的菊花。
③海葵的体壁和触手上长满了有毒的倒刺,暗藏杀机的倒刺一旦受到刺激,便迅速刺中对方并分泌毒液,致其麻痹。海葵就是以这种办法自卫或摄食。
④然而,海葵却以少有的宽容大度,收留和保护双锯鱼。双锯鱼因形态酷似马戏团中的小丑,又名小丑鱼。小丑鱼体态娇小,柔弱温顺,缺乏有力的御敌本领,是大海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于是,海葵就利用自身的毒刺充当保护伞,为小丑鱼提供安全保障。
⑤小丑鱼之所以不怕海葵触手的毒,是因为海葵的无私帮助。海葵成百上千的触手一起随波逐流,难免彼此触碰。为避免毒刺误伤友军,海葵的身体表面便分泌一种黏液给刺细胞传达指令:凡遇有这种黏液的都是自己人,不要“开火”。当小丑鱼还是幼鱼时,就凭借嗅觉和视觉找到海葵,海葵则任由小丑鱼吸收自己触手分泌的黏液。小丑鱼等到自己全身都涂满了保护物质黏液时,就可以在海葵的保护下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生活了。
⑧春潮水暖,暗礁上迎来了生育的季节。海葵和小丑鱼父母一起迎来了新一批宝宝,海葵保护着小丑鱼妈妈产下的成千上万的卵,承担保护刚孵化出来的小丑鱼的责任。海葵就这样无欲无求,一代又一代地辛勤工作着。
⑦当然,小丑鱼也是知恩图报的客人。当海葵依附在岩礁上时,小丑鱼会在海葵漂亮的触手丛中游动,这自然会引诱其他海洋小生物上钩,为房东带来食物。平时,小丑鱼会捡食海葵吃剩的饵料,担负起清洁打扫的工作,为海葵除去泥土、杂物和寄生虫。当海葵遭遇克星蝶鱼侵犯时,小丑鱼就会挺身而出,对蝶鱼展开猛烈的攻击。虽然二者个头悬殊,但凭着勇敢顽强,小丑鱼往往将蝶鱼打得落荒而逃。
⑧生物学家们把海葵和小丑鱼的这种关系称为“共生现象”。相对于这个冷冰冰的词汇,我们更愿意把这种现象看作是动物之间一种帮助和感恩的关系,或者是一种互惠的关系。
(选自《走近科学》) [2007年湖北黄冈]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海葵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1)
(2)
(3)
(4)
(5)
2.说说海葵的“热心”具体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1)
(2)
3.阅读第⑦段,用四字短语填空。
小丑鱼报恩的方式是替海葵:□□□□、□□□□、□□□□。
[剖析]这是一篇短小精悍,颇有情趣的知识小品。命题人员通过3道题目集中考查概括提炼能力,设题细致全面。第1题通过对海葵主要特征的寻找,考查对全文要点的概括提炼能力。第2题集中考查对海葵重要特性“热心”的理解,考查对规定内容的概括提炼能力。第3题进一步集中到规定的自然段进行设题,考查对段落要点的概括提炼能力。解答第1题的关键在于先读懂题干要求简要概括“主要特征”,也就是海葵与其它海洋动物的本质区别,其次,题干后的5个序号告诉我们要寻找5个要点,然后依照自然段的顺序逐一进行概括提炼。另外,解答这种题目还要注意中心句与支撑句的关系,如第3自然段前一句是支撑句,解释说明海葵的行为特征,后一句是中心句,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海葵的特。解答第2题的关键是抓住“热心”一词寻找答案要点,通过阅读不难发现,第4和第8自然段是集中表现海葵“热心”的自然段,其中“宽容大度”“保护伞”和“保护”等词语也都在提示着答案的位置所在。考生要善于抓住文中的这些提示,从而迅速准确地得出答案。解答第3题的关键是先听从题干的指向,锁定第7自然段,再抓住题干的提示——小丑鱼报恩的方式,尤其是“报恩”一词,就不难概括提炼出诸如“充当诱饵”“清洁打扫”“击退蝶鱼”等四字短语。
参考答案:1.(1)海葵是无脊椎动物;(2)海葵外形奇特,色彩斑斓;(3)海葵分泌毒液用以自卫和摄食;(4)海葵分泌黏液,用以识别友军;(5)海葵热心帮助弱小动物。2.(1)甘当保护伞,让小丑鱼无忧无虑地生活;(2)保护小丑鱼繁衍后代。3.充当诱饵、清洁打扫、击退蝶鱼。
[例2]
大国的随想 单之蔷
从人类历史看,要成为大国者,空间上要有独特之处,一般而言,要有地理屏障的保护,比如中国,东面有浩瀚无比的太平洋作为屏障,西面有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保护,因此中国的文化能够一直绵延下来。还有,大国一般应该出现在大陆的边缘地带,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四面受敌,赢得发展的时间,比如中国、俄罗斯、美国等。在大陆的中间地带,很难出现大国,这些地方只能是大国轮番表演的舞台,是大国的通道。像英国的经历,更说明边缘地带是大国的摇篮。当来自东方的武力横扫欧亚大陆时,英国这个岛国可以躲过劫难,而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就没有这样的幸运了。
国家是用边界围起来的政治实体,是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区域,但这只是国家的形式,并不是国家的本质,真正的国家是指边界之内的国民已经形成了一种“凝聚力”,即“国家意识”,也就是大家都在内心深处认为我是“某国人”。我们中华民族早在汉代就已经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形成了稳固的“国家意识”,所以后来我们虽然有过多次被征服、被占领的历史,但最后的结果总是征服者被同化。相反,一些帝国成也倏忽,败也倏忽,其原因就是扩张和征服的速度太快,远远大于“国家认同”形成的速度。
大国除了这些文化的因素外,还有军事和经济科技的实力,而后者决定前者。一个国家是否是大国最关键的因素是经济的实力。有经济实力的国家,才能从经济总量中拿出更大的部分用于军事,以取得军事的优势。
但如何成为大国,从历史看,有一条规律,就是凡与大国直接对抗的,很难成为大国,反而采取跟随战略的,则可能获得成功。前苏联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都曾经采取与大国对抗的策略,这被证明很不成功,后来邓小平所说的“不扛旗,不当头……”的战略,实际上就是跟随战略,反而获得了成功。跟随很重要的一个含义就是学习,学习的重要性不亚于发明,比如日本就很少有重大的科技发明,但由于善于学习应用,日本目前的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假使中国称为大国了,那么中国的行为与以往西方大国的所为会有什么不同吗?答案是肯定的。
这在对大国的理解中可见端倪。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认为:大国就是能保卫自己,能对付任何国家的国家。
有意味的是,中国学者关于大国的标准,都强调大国的道义责任。北京大学张祥龙教授特别强调大国的文化感召力;学者盛洪也反对实力崇拜,强调中国作为大国崛起,将结束战国——帝国——战国这种国际关系模式,出现一种后帝国时代,为万世开太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现代文阅读课时复习计划(1—1)(人教版九年级)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现代文阅读课时复习计划(1—1)(人教版九年级)
- ›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表达技巧汇总
- › 河北省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答题技法点拨(人教版九年级...
- › 现代文阅读探究题十大“探”点
- › 2017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四)
- › 语文现代文阅读指导:抓住哲学思维方法来训练
- ›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作用题”解答
- › 上海市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精选参考答案
- › 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 › 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 › 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早春》有答案_
- ›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探讨与实例(一)
- › 2017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型分类及答题技法综述
- › 现代文阅读表述题的解题几法
- ›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分类技巧解析
- › 现代文阅读的解题方略
栏目导航
高考复习资料 推荐
- ·语言得体八项注意(人教版高三)
- ·正确使用词语(近义词的辨析)(人教版
- ·诗歌鉴赏(二)(苏教版高三必修)
- ·字音专题复习(人教版高三)
- ·诗歌鉴赏(一)(苏教版高三必修)
-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高三
-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教案(人教
- ·“变换句式”复习教案(高三)
- ·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熟语)(人教版高
- ·古代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必修)
- ·现代文阅读课时复习计划(1—1)(人教
- ·诗歌鉴赏五步法(苏教版高三选修)
-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 第四册
-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 第三册
-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 第二册
- ·高考资讯古今诗文名句大汇萃
- ·高考语文成语误用分析175例1
- ·高考语文成语误用分析175例2
- ·高考语文成语误用分类例说
- ·标点符号使用注意点汇总
- ·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分类汇总
- ·常见且易错的成语
-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表达技巧汇总
- ·语文知识集锦
- ·高考资讯:易错成语大搜捕
- ·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汇集
- ·高考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 ·高考语文诗词分类记忆精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