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现代文阅读课时复习计划(1—1)(人教版九年级)

现代文阅读课时复习计划(1—1)(人教版九年级)

浏览次数: 194次| 发布日期:01-27 16:06:47 | 高考复习资料
标签:高考复习计划,高考复习方法,http://www.350xue.com 现代文阅读课时复习计划(1—1)(人教版九年级),
这次化险为夷的表现,是潘基文作为外交家的代表作。如今,他又迎来了人生中的最大挑战——担任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安南曾给过继任者这样一个忠告:“做这份工作需要脸皮厚,还需要有幽默感,才可能做好这份‘地球上最难做的工作’。”而面临这份棘手的工作,潘基文则戏称自己会实行太极打法,他说:“太极的玄妙在于它能有效地化解激烈的冲突,用到国际热点问题上很有效。”
祝愿潘基文能以东方的玄妙征服世界。
(选自《格言》2007年1月上半月)
1.题目中“戴丝绒手套的拳击手”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潘基文的性格特点和独特的外交风格,如果用成语来进行概括,你会想到哪几个成语?

2.文中主要通过哪几件事来表现潘基文的成长历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3.潘基文于2007年1月1日开始走马上任,作为一个关心时事的中学生,如果你有机会向秘书长表达一个心愿,你会表达一个怎样的心愿呢?请简要地说出一点。

4.从潘基文的成长历程中,你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

参考答案:1.柔中有刚、刚柔相济。说明:要看清题目要求,用成语概括;要把握“丝绒手套”和“拳击手”这两处形象说法的实质内涵:一柔一刚;再用相关成语来回答。2.写出三点即可:高中时代的访美经历激发梦想、学生时代的刻苦勤奋成就梦想、刚参加工作就表现出非凡才能、做外长期间妥善处理棘手问题赢得信任。. 说明:注意题目中“主要”“几件事”和“成长历程”这几处关键性提示,不要把与成长关系不大的次要事情概括进去。3.略。说明:答好本题的关键要明白联合国秘书长的主要责任: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协调各国之间的关系。不要在细枝末节上做文章,而要展示一个现代少年的远大理想。4.写出三点即可,示例:学生时代有一个美好的梦想,为实现梦想刻苦努力、勤奋好学,有“伯乐”的大力举荐,有良好的素质和个性,有渊博的知识和思维敏捷性以及判断力等。说明:写出自己感受最深、最有话可说的地方就行。
(二)考势分析
◆考点分布
    概括提炼能力虽然是一个相对“古老”的考点,但它却有长盛不衰的魅力,几乎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地区的现代文阅读试题,不可能不出概括提炼能力的试题。这一考点的分数在江西省保持在6分左右,相对比较平稳,不像一些时新的考点时高时低,让人捉摸不定。同时,这一考点的难度一般也不大,出题角度也很稳定,主要集中在以下这些方面:对文段、文章进行整体概括,对文章的要点进行概括,对文章的写作特色进行概括等。
◆三年中考验证
城市给了我们什么
在过去的一二百年里,世界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人们的居住场所、生活方式和谋生手段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走向了城市。1900年,城市人口占全世界人口不足10%,到了2000年城市人口已占全世界人口的46%。城市展示了它特有的魅力。
城市的魅力在于它的发达的社会文化。城市作为人类生活聚落形态,伴随着文明的演进和发展。正是地域赋予了城市文化基本的底色,形成城市文化最初的积淀。城市文化是人类进化到城市生活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在城市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城市的人格化表现,是人类生活的空间化表述。它是城市人群生存状况、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及城市风貌的总体形态,是城市的灵魂,是文明的标志,是属于这个城市人群的完整的价值体系。
城市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主流文化,它弘扬历史、融会时尚,塑造特色,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在农村,文化是单一的和同质的,可交流性不强。每一代人都在传承上一代的东西,没有新鲜的刺激,就不会创造。城市文化来自四面八方。传统和现代,本国和外国,精英和世俗,都在此交流流通,给人以影响、以启迪、以教育、以知识。
城市的魅力还在于它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因为城市是工商业的中心,城市拥有现代化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等在内的交通运输设施和先进的运输工具,往往处于交通枢纽或交叉道上,有充足的客源、货源。城市有现代化的通讯设施、电讯网络和传输工具,每时每刻都在交换大量信息。城市的现代交通和工商业中心相结合,使之成为商品、物质、人才、劳动、资金、信息等的转换地,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城市的魅力又在于它巨大的社会效益。城市学校多,教育发达,人才辈出,与国内外科技信息交流活动频繁,城市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量大,这些都推动城市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除了推动生产和经济的增长以外,还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促进社会文明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进步。
人类创造了城市。城市给人类提供了无尽的财富和创造力。然而随着现代工业和大都市的出现,人类被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工作压力、犯罪等所困扰。城市已不是“人类诗意的栖息地”。实际上,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甚至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都已经百病缠身了。
生态环境恶化使很多城市患上了“肺气肿”。1984年,臭名昭著的“洛杉矶烟雾”杀死了一只正准备参加第23届奥运会开幕式的秃鹰。据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污染严重的城市已有20个。
                      。10年前,北京人为曼谷上下班高峰时,汽车的时均行速只有10-20公里而感到不可思议时。10年后的今天,北京的司机相互联系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就是:“哥们儿,堵在哪儿了?”
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快餐化”了,人们的神经始终都很紧张。有人说,目前大城市的白领是前半生在用健康换金钱,后半生是用金钱换健康。
城市聚集了大量的资源,是我们物质财富和精神资源的集散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使得,但与城市繁荣共存的一些问题——城市病的症状也越来越凸现在人们面前。城市发展的出路何在,未来人类和城市将走向何方?我们会找到一个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美好家园吗?[2006年江西课标卷]
1.文章第2段中有两个单句从不同角度给“城市文化”定义,请找出这两个单句。


2.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没有创新、不融汇时尚、不弘扬历史是农村文化呈单一性的原因。
B、文化的包容、人才的流通使城市文化呈现出开放的特点。
C、城市的现代化的交通、通讯的优势与工商业中心的结合提高了城市的经济效益。
D、城市教育的发达、科技交流活动的频繁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3.为什么说“城市已不是‘人类诗意的栖息地’”?
    
4.城市化已成为世界潮流,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请围绕“中国城市化中应重视的问题”,对下面材料进行探究,提炼出2个观点。
①国内一些地方政府在经营城市时,一味强调的是要“做大做强”,要争做“国际大都市”、“区域中心城市”。
②中国古代筑城设市,能周密规划,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各具特色。
③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介绍,目前全世界20个污染最重的城市有10个在中国。
④我国许多城市都是历史文化名城,国务院先后公布了99座历史名城。到2000年底,我国共有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27处,这些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是和城市发展相连的。
⑤发达国家对城市化建设有科学的、理性的认识,但这是他们付出了沉生的代价而获得的。
观点一:
观点二:

参考答案:1.(1)是人类在城市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它是城市人群生存状况、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及城市风貌的总体形态。2.A 3.因为城市正面临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工作压力大、犯罪率高等问题。4.答案示例:(1)政府须注重城市的科学规划。(2)城市发展中既要继承民族传统,也要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3)保护城市生态环境。(4)处理好城市发展中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问题。
◆命题规律及2008年江西中考走势
研读近三年来江西省对概括提炼这一考点的考查,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下规律:
1.从答案的要求看,只一个要求:
概括回答。如江西省2006年第17题:春雨让“我”兴高采烈,文中描写了哪些场景,烘托作者的这种喜悦之情?请概括回答。
2.从答案的来源看,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找到答案。如江西省2006年第14题:从文中选择一个恰当的成语填在下面横线上。
第二种情况:不能从原文中直接找到答案,答案要经过自己的概括提炼。如江西省2007年第23题:四合木为什么会成为濒危植物?请概括说明原因。
3.从答案的生成看,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摘引文中原句。如江西省2006年第22题答案:(1)是人类在城市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它是城市人群生存状况、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及城市风貌的总体形态。这两句都是文中的原文。
第二种形式:整合重点词语。如江西省2006年第25题答案:因为城市正面临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工作压力大、犯罪率高等问题。文中原句是:随着现代工业和大都市的出现,人类被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工作压力、犯罪等所困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现代文阅读课时复习计划(1—1)(人教版九年级)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现代文  复习计划   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计划,高考复习方法,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