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知识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特殊的考试》教案

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特殊的考试》教案

浏览次数: 979次| 发布日期:12-29 13:42:24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350xue.com 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特殊的考试》教案,
     (虽是指导朗读,却把课文中的主要的知识点突出,而且通过对这些词语、标点的理解来指导朗读,这就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训练以及思维的训练结合在一起了。)
   4.练习。
    填充:
    我高声( )喊小林飞快( )跑
    他轻轻( )问我认真( )写字
    小红高兴( )说妹妹大声( )唱着歌
    △创设情境,让学生观察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
    △教师微笑着说:“小朋友说!”让学生加以描述。
    △指名一同学蹦跳着进教室,连声喊:我们班上得了红旗了。然后要把学生把这一情境加以描述。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生字。
  二、学习第三段。
   1.小马怎么过了河?(自学课文)
   2.老马怎么说的?(反复朗读老马的说)
     出示妈妈的话:
     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3.现在请你为小马动动脑筋,他当时怎么想就对了?
     同一条河,老牛说“深”,松鼠说“浅”,你们说哪个说得对?为什么?
     (出示小河、老牛、松鼠剪贴片(见右图)并要求学生按“因为老牛____,所以___;因为松鼠___;所以___”的句式回答。)
     (借助直观形象引导学生进入推理情境。)
   4.小马听了老马的话,认真地试了试,试的结果怎么样?为什么?
     出示小马的剪贴片,要求学生按“因为小马既不像……也不像……所以……”的句式回答。)
  三、总结课文,通过说话训练,结出寓意。
   1.现在你们看这篇课文中哪句话最重要。
   2.齐读老马的话。
   3.老马是说:“不……不……是不行的”。如果改成“要……要……”这样正面的说法,该怎么讲呢?
     (做事情要动脑筋,要去试试才行?)
   4.这告诉我们什么?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更要实地去试试。
  四、再现课文情境,分角色复述课文。
   1.各自准备。
   2.指名分角色复述。分别戴上小马、老马、老牛、松鼠的头饰表演。
  五、结合寓意,增教一首古诗。
    宋朝大诗人陆游写了一首诗,说明实践的重要。
    出示古诗的板书: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12个生字。认识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3、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懂得“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句话的意思。
    难点: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课前准备
    课文插图的放大挂图、动物头饰,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一、谈话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们上一课学了《坐井观天》,同学们很喜欢读,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同学们一定会觉得很有趣。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重点解决生字的读音,大致了解故事的内容
   1、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一、二遍,要求目视双行,读准生字的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分段指名读课文,学生听、议;检查生字的读音,教师用生字卡片正音。注意下面一些生字的读音。

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特殊的考试》教案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匹:是三声,不要读成“p ”或“p ”
     如:读二声,注意和方言区别。
     突:读一声,不要读“t ”。
     然:读“r n”,不要读成“y n”。
   3、把生字带入课文中去读,直到读熟
   4、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讲小马过河时发生的事)
  三、课堂作业
   1、在课文中找出含有生字的生词,读一读。
   2、用“麦、步、然、意、连”口头组词,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3、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订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

  一、用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二、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引导学生读第一、二自然段
    理解小马已经长大了,愿意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去。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老马和小马住的地方。理解“马棚”(养马的地方)、“一匹”等词。
   2、先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再分角色读
    思考:从老马和小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小马长大了,很愿意帮助妈妈做事。从“您”看出小马不但爱劳动,而且有礼貌)
   3、选择几个重点词语加以指导,并结合指导朗读。如“连蹦带跳地说”,写出小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表示小马愿意做事。还可以换上“
    一蹦一跳”、“蹦蹦跳跳”、“跳呀蹦呀”等词语。
  四、自由读第三至六自然段
    思考:小马驮着麦子到磨坊去,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在阅读中找出有关词句,做上记号。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小马来到河边,为什么为难了?它想到了什么?读有关的句子。
    “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过不了河,为难了。“去路”,指往前走的路。“挡住了去路”,就是没法再往前走。小马是怎么想的?读有关的句子,指导读出语气。小马想的话,轻读。
   2、小声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边读边想:小马过不了河,它是怎么做的?老牛说河水浅,松鼠说河水深,它们说的对不对?为什么?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小马问老牛,老牛怎么说?
     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这里要注意的是老牛的小腿)
   (2)指名读第五自然段,从“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注意“立刻”)说明小马没动脑筋想,准备过河
     小松鼠说河水很深。和老牛说的比较,为什么它们的说法不同?
     边读书,教师边出示挂图(小河、老牛、松鼠的图片或幻灯片)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小马要过河,老牛说河水浅,小松鼠说河水深。它们之所以说法不同,是因为它们的身体条件不同,感受也不同。老牛身材高大,河水可能只没过它的小腿;松鼠个子小,河水可能会淹死它。这里可要求学生按“因为老牛......所以说......;因为松鼠......所以说......”的句式回答。
   (3)指名读第六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句话的意思。
     老牛说河水浅,小马“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过河;松鼠说河水深,小马“连忙”收住脚步。“立刻”、“连忙”两词的意思相近,都含有“快”的意思,说明小马没动脑筋想。
     小马听了老牛和松鼠完全相反的话,不敢过河了。小马既不动脑筋想一想,又不敢试一试,所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五、指导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1、小马问老牛的话,后面是问号,要用疑问的语气读。老牛的回答,说得平静,因为它认为河水很浅,要读得平缓。可以让女同学读小马的话,男同学读老牛的话,分角色练习朗读。
   2、松鼠的话同老牛的话就不同了,“拦住他大叫”,后面的话用的是感叹号,表示语气加重。“小马!”一声大叫,要读得急促些,声音要高一点,两个“别过河”,速度要快一些,连着读,第二个“别过河”语气要加重些。
   3、“小马吃惊地问”,不是一般地问,“吃惊”,吓了一跳,表示小马害怕,紧张。教师可示范,读出语气来,再让学生练读。
   4、第六自然段中小马“叹了口气”说的话,是拿不定主意,无可奈何,只好回去问妈妈,要读得轻缓。
   5、四人一组练习分角色朗读。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学习生字

  一、朗读第七自然段
    思考:小马的妈妈是怎么说的?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你从它的话中懂得了什么?
   1、指名读,找出小马妈妈说的话,用小黑板出示:“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2、联系上下文稿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特殊的考试》教案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推荐